首页 -> 2006年第8期

宗教化了的科学是科学吗?

作者:李启咏




  (一)
  
  科学是干什么的?科学是求真的。科学追求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的一致,一致的程度越高,说明越科学。
  科学永远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任何现成的结论只能接近客观事物,但都不能穷尽本领域的所有客观事实。为此,需要不断地对知识进行积累、质疑、辨伪、创新。
  为了避免片面性和错误,就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人的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是,仅有实践还不够,因为有的理论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有的理论则不容易通过实践来检验,或者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的实践才能检验。例如,讨论“人是如何产生的”、“宇宙是如何产生的”这样的问题,就无法还原事实进行重复验证。为了减少片面性,就需要集思广益,充分尊重不同探讨者的思想,发挥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使认识接近于客观事实。
  有人说,好了,科学的作用这么大,我不信仰宗教,我信仰科学。那么,科学自身是不是可以成为一种信仰呢?不能!其一,科学追求主客观的一致,它本身并不具有任何善恶评价的功能。科学是客观的、冷静的。信仰科学的人,其内心容易趋向于冷酷。其二,信仰科学不外乎信仰“科学方法”和“科学结论”,但是,任何“科学方法”和“科学结论”都具有相对性、局限性,而不是绝对的,当这种“科学方法”和“科学结论”有问题的时候,信仰科学常常变成信仰谬误。因此,崇尚科学这种提法不错,但是把科学当成信仰和宗教肯定是有问题的。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看,人们的信仰常常十分顽固地作用在科学领域,阻碍科学的进步和认识的提高。例如,当科学家最初发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人也不是上帝造出来的时候,就与当时的宗教教义发生了冲突,引起了宗教的恐慌。提出“日心说”、质疑“上帝造人说”的科学家作为异端受到了迫害。反过来,一般人认为达尔文的学说比较科学,比较有道理,但是,如果把达尔文的观点当成神圣不可侵犯的科学来信仰,把别的观点当成禁止传播的异端,那又错了,达尔文的学说实际上又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宗教。
  2001年,中国一批反“伪科学”的人士曾经搞了个“十大伪科学代表作”评选,把一位博士写的《人是太空人的试验品》一书列在其中,并要求有关部门禁止出版。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把达尔文的认识当成了宗教来膜拜,看起来是在维护科学,实际上把自己当成了“达尔文教”的教徒。反“伪科学”的人士或许不知道,达尔文的学说同样也是一种科学假设和科学猜想,而未必就是绝对的客观事实。有兴趣的探索者提出人是太空人的试验品,也是一种猜想和假设,这种思想的权利必须受到尊重,不能认为达尔文的观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任何科学和结论都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都是可以质疑的、可以反对的,是允许人们对着它“胡思乱想”的,否则科学就不能前进。一切可贵的质疑和探索都应该受到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反科学”问题。
  科学无疑具有重大作用。但是,科学本身不是一种宗教,也不是一种信仰。如果科学或者某种“科学结论”成为一种宗教,或者一种信仰,那么,科学前进的脚步又会被束缚住了。科学一旦成了宗教,科学创新就会被严重窒息;科学一旦成了信仰,旧有的“科学知识”就会变成顽固的偏见,科学就会演化为迷信。
  上述问题,在近年来一些“反伪科学”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的学者称之为“科学神教”。一些“反伪科学”行为的实质是打着科学旗号的宗教,挂的是科学的羊头,卖的是宗教的狗肉,也可以称之为“极端科学主义”。“科学神教”和别的宗教外在表现形式不一样,因为它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具有很强的蒙蔽性?穴这和极“左”总是打着“革命”的旗号害人一样?雪。从个别“反伪科学”人士在网上大量发布的藐视中国司法、丑化中华文化、诋毁宗教信仰、肆意谩骂他人的文章看,“反伪”活动还有明显的邪教化趋势。
  日本科技史学者汤浅1962年研究了1501年到1950年世界范围的科学成果后提出,在这四百多年间,世界科技中心发生了五次大转移,即从意大利(1540年~1610年)、英国(1660年~1730年)、法国(1770年~1830年)、德国(1840年~1920年)到美国(1920年~现在),平均每次的时间是八十年。这就是科学上被称为“汤浅现象”的科学中心转移规律。
  上述科技中心出现的时间,和这些国家的宗教改革和社会变革的时间相吻合。思想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使国民思想摆脱了宗教和专制制度的束缚,大大促进了科学和文化的兴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它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先声,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旗帜,打破了极左思潮长期套在人们心灵上的种种枷锁,把人们从深深的思想禁锢中解脱出来,叩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大门。如果没有二十多年生生不息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中华民族今天的光荣和地位。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学发展也较为迅速。但是,横向地比较,我国的科学水平和世界先进国家差距还非常大。原创的科学成果和尖端领域领先于世界的核心技术非常稀少,在很多高新技术领域受制于人。我国百分之百的光纤制造装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百分之七十的轿车制造设备都要依赖进口。我国还造不出大飞机。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中,至今还没有一个大陆本土的科学家。即便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我们的落后性也显而易见,没有什么可以夜郎自大的。几十年来,除了毛泽东的战争学说享誉世界外,中国几乎没有产生在世界上公认的、富于原创性的思想家,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很多东西,往往不是在解释马列主义经典,就是在解释其他西方学者的东西,自己的创新不多。这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国家来说,确实十分尴尬。
  目前,美国无疑处于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1985年后百分之六十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得者是美国人。截至2003年,美国共有二百七十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五,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却占全球获得该奖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美国成功的现象吸引了各国的学者去研究,试图发现其中的规律为本民族发展服务。毋庸置疑,对思想和言论自由价值的推崇是美国成功的经验之一,这种自由,推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而且使得社会产生了强大的自我纠偏能力。例如,正当美军在伊拉克受困扰的时候,美国的媒体却在战时自揭家丑,纷纷报道起本国士兵虐待俘虏的丑行来。2005年,有位律师还出版了一本《本·拉登:美国敌人的完全语录》的书,书中记录了拉登在1994年到2004年之间的讲话和信函。这些现象是值得思考的。
  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昭示我们:科学最发达、最有竞争力的国家必然是能够最大限度解放人们的心灵和思想的国家。
  
  (二)
  
  科学属于文化的范畴。我们经常说,要建设先进文化,党始终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那么,什么是先进文化呢?学者徐显明认为:在世界历史上,有三个大的先进文化主流。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文化,它强调对人的尊重,反对宗教禁锢;二是近代的科技文化,它强调科学和科学技术的价值;三是现代的权利文化,它推崇民主、自由和法治。
  从价值层面上分析,自由和科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价值。自由是高于科学的价值观。自由是第一位的,科学是第二位的。我们观察到,当今世界那些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人们强调的是自由这个概念,而并不是科学这个概念。认为科学至上,这是近代科技文化的观念,而不是现代的权利文化的观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