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我亦东林复社孙”

作者:秦燕春




  1911年,冒鹤亭在《题沈友卿井梧怀旧图》一诗中写下“我亦东林复社孙,过江谁念旧清门”的句子,显得心事重重、感慨良多。
  冒鹤亭爱以“东林复社”后人自居,这在当时友朋间乃至文化界都算不得秘密。据说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曾从其妇翁沈爱苍处,见到冒书尾钤“东林复社后人”印,即“伸其巨拇”,连称“阔人,阔人”(《冒鹤亭先生年谱》)。关于此印的来历,逸话流传颇多。冒鹤亭所藏石章“东林复社后人”一枚,乃赵之谦所刻。时人艳称此印是冒十一二岁时,赵应冒外祖周星诒之邀为刻。但实际上,此因赵与周畇叔(即周星誉,行七)、周星诒(行八)兄弟往来密切,周氏等一班浙江文人有感于“道光末祚,风雅道微,士大夫无以矜式,后进学者日汩于荣利而文章之道几乎欲熄”(冒鹤亭《外祖周公畇叔行状》),遂于绍兴创立“言社”(一说“益社”),“慨然以兴复自任”,倡称“东林复社后人”,一时名士咸隶社籍,周遂请赵篆刻此印。后来此印辗转归冒鹤亭所有。这些韵事风流虽然未必当真,倒颇可见得晚清士人看待晚明故事的一种风度与趣味。
  冒鹤亭(1873—1959)即冒广生,号疚斋,早年又号钝宦、茝庵,清同治十二年(1873)农历三月十五出生在广州,时隔二百余年恰好与其先祖、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字辟疆,号巢民)生日相同。又据说当其出生之夕,祖父文川公梦见“其先巢民先生来”(叶衍兰《小三吾亭词序》),故冒鹤亭一生常自比为冒辟疆再世。前者不惜取字鹤亭,应当就是缘于仰慕前贤隐居架亭、与鹤同栖的举动。其诗、文、词乃至学术论著集,更则俱以“小三吾亭”名之。“小三吾”亦是清初冒辟疆在江苏如皋所置水绘园中的一景。
  也许缘于自己出身实在大有来头吧,冒鹤亭终生对于晚明冒辟疆所隶属的“东林”、“复社”中清流名士看法上一直褒扬有加,经常为之辩护,认为“论者犹以明亡为复社诟病,则亦责备之过哉。天之所废,其孰能兴”,“复社君子乃欲矫首厉角,奋其清议,以与执政相推排,不得谓非愚也。至于易代革命,穷时见节,或饮药而如归,或抗颜而拒顺,或老死岩穴岁寒后凋,士气之伸亦古来未之有也”(《书〈复社姓氏录〉后》)。在冒鹤亭眼中笔下,后世援党人之说责备复社的,往往才是“腾其口说,倒行逆施,以自悖于纲常名教”者流。
  毋庸置疑,在“晚明想像”一度大盛、至于“无报不谈明末事”的清末民初,较之时人,冒鹤亭“晚明想像”的方式的最大不同,就是他与冒辟疆之间的特殊关系和倾情追忆。1893年,年仅二十岁的冒鹤亭即撰成《冒巢民先生年谱》。1896年,孙诒让为《年谱》作序,云其“诵芬述德,其事甚盛,非徒以钩辑排比,为传记家言也”。后来梁启超为《年谱》作跋,则回忆1896年春夏间自己在上海与冒鹤亭初相见的情形,“问姓字,审邑居,辄忆其先德巢民先生言论行事,而口摹之,而目营之,而心追之”,直称“鹤亭之文,史家之文也。鹤亭之志,殆先生之志也”。梁氏后来在《清代学者治学之总成绩》一文中,曾将该《年谱》列为“无一不佳”之类,其赞许肯定亦是无疑。
  在道德文章诸方面,冒鹤亭立意要以这位冒姓先贤为楷模,其心驰神往之甚处,常以晚明冒襄时期才算得“吾家当全盛时”。平心而论,他此种用心亦并非虚妄自炫。清末民初时人论及冒鹤亭之诗,亦会习惯性地在他和冒辟疆之间建立明确联系:“冒郎猛气狎龙虎,继起迢迢三百年。”(姚鹓雏《论诗绝句二十首》)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冒鹤亭的一生其实一直被笼罩在冒辟疆的身影之下。通过搜集名物、撰写年谱、出版遗著、庆祝生日、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等不同的形式,冒鹤亭给予明末清初的冒辟疆在清末民初一个重塑重现的机缘。
  1899年,冒鹤亭从江建霞(标)处得到《冒巢民手书菊饮诗卷》(此卷原件现藏上海博物馆),江并为之作小跋,云此举“藉补孝廉所撰先生年谱所不及”。在冒鹤亭本人的《小三吾亭词话》中,曾对此事有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仅可见及冒鹤亭收集先人遗物的良苦用心,亦对江建霞慷慨割爱的文化赞助一直感恩、念念不忘:
  
  元和江建霞京卿标,跌宕文史,纵横一世,书画金石,色色当行。尝得先巢民征君《菊饮诗卷》,脱手相赠。建霞赠余卷时,尝语座客,此事足传否。未几下世。余尝乞当代名流题咏殆遍。非惟诵芬,亦以报亡友于地下也。今春厂肆持先征君手书《六忆歌》长卷来售,为人中道劫去,以原值归之,不可,以相当之书画酬之,亦不可。此真赵王孙所谓“独孤之视东屏,其贤不肖为何如”者矣。建霞病殁,余为文哭之。所谓“兕觥归赵,薄俗则难,非君雅谊,谁结古怀”者也。
  
  以后多年,冒鹤亭历请当时名人题写此卷。题跋者有俞荫甫、黄仲弢、丁玄钧、吴昌硕等。金心兰为之补图,萧敬甫、费屺怀为之书后。费书后中有云,当此诗卷还在江标手中时,他就曾经为之题字:“其时初散馆,同官京朝,居又相近。偶得旧椠名迹,辄相与传观互赏,意气甚乐。”可见冒巢民的诗卷对于这些人,早就是一种可以“传赏观玩”的旧迹文物。题诗者则有陈子言、范肯堂、吴彦复、夏敬观、诸贞壮、沈曾植、文廷式、易顺鼎、吴子修、吴絅斋父子、王存善、宋伯鲁、梁星海、徐琪、何乃滢、莫楚生、吴用威、沈信卿、陈三立。题词者有樊樊山和程子大。由此名录中,不仅可以对冒鹤亭本人的生平交游有所了解,而且借此话题正可以窥探清末民初一部分知识人面对历史、尤其面对晚明这段敏感历史的文化感受与特殊心态。
  例如范肯堂两首题诗(《冒鹤亭以江建霞所赠辟疆先生菊饮倡和诗卷属题》),其一曰:“东林复社去堂堂,水绘亭台亦以荒。十世顿成来复象,千秋徒为后人狂。身前横被诸艰试,地下应无滴酒尝。要语鹤亭还自逸,老夫专以醉为乡。”充满往事不再、自逸保身、以醉为乡的叹息。诗后又特别有小注云:“鹤亭汲汲焉惟不朽是务,颇自传会以辟疆复生。不独时势同也。”不独时势同的背后,自然该是心态亦同。
  1900年7月庚子乱后,文廷式自日本返回,滞留京师期间也应邀题诗(《为冒鹤亭题其先世菊饮卷子》),诗中有云“寂寥二百年间事,留与君家翰墨香”,“漫拟亡弓仍楚得,可怜护璧是秦余”。异代同感之外,让人吃惊的是即使文廷式这样的文人,在晚清松动的舆论氛围当中,也开始慨叹有清近三百年中劫余秦火一般的文厄字祸了。显然,晚明文物的居然留存,是对此灾难最好的提醒与讥讽。
  而在1901年的上海,沈曾植与费念慈、丁立钧、张謇等人相聚沪上,“日与鹤亭相晤,客邸甚欢。相与谈灵鹣阁旧事”,老友物故,“胸臆怲怲”,难怪沈要慨叹“闲居兀自惜秋光,赖遣朋樽对物芳”,“客帆历落雁鸿度,噩梦苍凉露电如”(《冒巢民先生菊饮诗卷鹤亭孝廉属题》及“跋”),此际文人笔底的无边秋气,也正暗示着人心思乱的一片怅惘。
  《冒鹤亭先生年谱》中又曾转载汪宗衍《梁节庵自评菊饮诗》一文,并收录了梁鼎芬《为冒鹤亭题其先德巢民征君手书菊饮诗卷》三首稿本,每句都有自称自赞语,因是录示门人,故能畅所欲言,虽语义少夸,然可想见其旨趣。梁著《节庵先生遗稿》中未收入此诗。该诗的宗旨其实全在抒写己意,不及冒襄。如第一首“花事如何到此穷,溪园旧日有清风。菊苗可以供斋料,换取囊茶醒酒翁”;第二首“百年虽响风飘远,七子骖鸾于某山。拍手笑余无寐梦,要诗镌肺酒催颜”;第三首“一时韵事灵鹣阁,后辈才名水绘孙。花面有黄人发白,看花已过十年尊”。
  陈三立《为冒鹤亭题先世巢民老人菊饮诗卷子》,想像明季的冒襄如何“独向冥冥呼醉侠,伴弹老泪漉神州”,很难说没有自身寄托在内。反观一下清史专家孟森《董小宛考》中那个“一生不废声色之好”的冒辟疆,此语恐怕真的只是“想像”而已。另外陈又有《冒鹤亭乞题十二世祖巢民先生遗像》,谓其“园馆写酒悲,声乐出憔悴”,“潦倒歌泣场,海色黯执袂”,“遗”于“声乐”而“隐”于“歌场”,明季的节义与清季的忧伤于此才能遥相呼应、互为表里。“趣分嵇阮俦,迹与蟠泰逝”式的颓废而不过激,是更容易获得陈三立这样“模糊”而“游移”的所谓晚清遗老的心许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