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性、家庭、理想与精神崩溃

作者:薛 华




  随后莱辛又发表了她的“暴力下的孩子”系列小说其他四部:《良缘》(A Proper Marriage,1954)、《风暴的余波》(A Ripple from the Storm,1958)、《被陆地围住的》(Landlocked,1965)以及《四门之城》(The FourGated City,1969)。这个系列的作品以诚实细腻的笔触和颇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写实风格,展示了一位在罗得西亚长大的白人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
  真正奠定莱辛作为一代文学大师地位的,要算是她1962年发表的《金色笔记》。这部在文学界引起轰动的作品以新颖而大胆的艺术手法,从一位单身女作家的视角,描写了50年代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那个时代的“自由女性”的情感体验。这部小说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试图揭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精神面貌与道德风气,更在于它独辟蹊径的多重奏式的复合叙事结构。
  70年代以来,莱辛对当代心理学及伊斯兰神秘主义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在她的作品中时有体现,但她同时仍然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70年代中她撰写了有关个人精神崩溃的《简述下地狱》(Briefing for a Descent into Hell,1971)及讨论人类文明前途的《一个幸存者的回忆录》(The Memoirs of a Survivor,1974)。1973年发表的《黑暗前的夏天》(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k)讲述一位中年家庭主妇的精神危机。70年代末,莱辛推出一系列总名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所谓“太空小说”,其中包括《什卡斯塔》(Re: Colonised Planet 5, Shikasta,1979)、《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The Marriages between Zones Three, Four, and Five,1980)、《天狼星试验》(The Sirian Experiments,1981)、《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The Making of the Representative for Planet 8,1982)等,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与忧虑。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除了小说以外,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等多种作品。
  近年来的莱辛依然笔耕不辍,不断有新作问世。像《简·萨默斯日记》(The Diaries of Jane Somers,1984)和《好恐怖分子》(The Good Terrorist,1985)这类作品,就题材和风格而言具有回归其早期现实主义风格的倾向。
  总的来说,莱辛是一位勤奋、多产而富有才情的作家。她的作品种类繁多,风格多变,既对个人的人生加以审视,同时也对时代的发展加以思考,对人类不同种族的命运加以关注。她从感性的生活体验出发,使读者能够饱览一幅幅富有意味的生活图景,领略到一回回独特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她又能够跳脱出来,对人类的命运和时代的精神进行观照,使读者感受到她写作的那个时代的脉动。或许可以说,她的作品正如她在《金色笔记》1972年版的前言中所说,像托尔斯泰和司汤达那样,全面描写了“时代精神和道德风气”。但是,与托尔斯泰和司汤达等人不同的是,她的技巧库中,不仅有《红与黑》式的现实主义手法(比如《渴望》中的情节结构和艺术技法),也从现代主义那里借鉴了许多有力的武器(比如《金色笔记》中的拼贴技法和复式结构);与此同时,她的主题也比她所推崇的那些文学前辈更为开阔:她在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对那个时代的混乱与不合理现象进行批判的时候,更从文化差异以及活生生的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出发,对时代生活进行多角度的把握。
  
  “女权主义”还是“精神崩溃”:《金色笔记》解读
  
  在莱辛已经发表的众多作品中,《金色笔记》无疑代表了最高的水平。这部极具自传色彩的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独具特色,值得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解读。
  从小说的艺术特征来看,它其实是一个篇幅不长的中篇小说和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所记的五本笔记拼合而成的。那部中篇小说题为《自由女性》,其中的女主人公名叫安娜,她同时记了四本笔记,其中黑色的那本写着安娜自己所作的《战争边缘》的内容提要,以及关于这部小说的种种文化商业探讨和规划。这个笔记本中更为重要的内容是它记述了安娜早年在非洲殖民地的生活经历与体验;红色的那本笔记写着安娜参与共产主义活动的事件和思考;黄色的笔记本里主要是安娜所写的一篇题为《第三者的影子》的小说,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爱拉也是一位单身母亲,她也在写一部关于自杀主题的小说;蓝色笔记记录了安娜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和感想。在安娜和小说中的最后一个情人索尔·格林分手之际,她又买了一本金色日记,对自己和爱拉的生活状况和体验进行了总结,并写下了自己和索尔之间的写作约定。
  小说中的这种多层次、多时空的复式叙事结构,以及其中对于意识流和拼贴剪报等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给小说本身所要表达的复杂主题设置了一个小小的迷宫,既为读者的多重阐释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也对他们设置了某种障碍。
  在对小说的内容加以解读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对作品中几重人物关系加以分析。我们知道,莱辛从非洲回到英国的时候,她是一位单身母亲,带着《野草在歌唱》的手稿;后来,她写下了《金色笔记》,其主体为《自由女性》,其中的女主人公是安娜,她是一位单身母亲,也是一位作家,出版过一本叫做《战争边缘》的小说;而安娜又在黄色笔记中写下了名为《第三者的影子》的小说,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叫爱拉,她也是一位单身母亲,正在写着一部关于自杀的小说。从这三位人物的境遇中我们可以看到,莱辛、安娜和爱拉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当安娜在思考她的主人公爱拉的时候,她曾经见到“爱拉在一个空空的大房间里慢慢地走来走去,她一边沉思一边等待。我,安娜,见到了爱拉,而她当然就是安娜自己。但问题就在这儿,她又不是。每当安娜写道:爱拉给朱丽娅挂电话时宣称什么等等,爱拉就从我身上游离出去,变成了另一个人。”这是何等一目了然的表达:安娜小说的女主人公爱拉就是她自己的化身,只是在她想表达自己的时候,才产生了小说中的爱拉。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爱拉、安娜甚至是莱辛看作同一个人的不同的表达层面。理清爱拉和安娜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助于我们对整部作品的理解。
  “性”是《金色笔记》中不断重复出现的主题,在作为“自由女性”的单身母亲的生活中,性似乎是无法绕开的话题,而且常常以一种坦率、直露、复杂、混乱的面目出现。我们稍作统计,发现《第三者的影子》中出现的爱拉的性伙伴达六个之多,性行为的场景和体验的描写也很直白。爱拉之所以和他们发生关系,乃是出于不同的原因:她深爱着的保罗·唐纳,发生关系自然而然;为了报复保罗的冷落,她和自己毫无感觉、并且曾经拒绝过的文学同道上了床;在旅馆中偶遇美国人西·梅特兰,于是春宵一度;那个加拿大的撰稿人甚至名字都不清楚,但是还是做了爱,只是后来却发现自己 “奉献了快乐”:“一点感觉都没有”。独立的工作,独立的经济来源,独立的住所,独立抚养子女,独立于男人之外坚强地生活却可以享受自由的性爱,这在许多人看来,似乎已经构成了命名为“女权主义”的绝佳理由。
  但是,如果我们对《金色笔记》中的女人们进行仔细的分析,就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在安娜和爱拉看来,两性之间本该以真正的爱为纽带联结在一起,而不是对立的,排斥的,竞争的。爱拉爱上保罗,因为他像对待女人那样对待她,她在他身上感受到“天生的温情和爱怜”。在保罗离开她之后,她发现自己已经不可能再在性生活中得到满足了;安娜也是如此,当她觉察到迈克尔要离开她时,她仍然精心为他准备好晚餐,痴心地等待他能再回来一次。对于她们来说,世俗生活中的一切形式上的所谓的平等和自由根本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她们是否能够找到自己中意的男人。从对两性关系的处理上看,说《金色笔记》是女权主义作品真可谓南辕北辙。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