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三星堆众鸟造型考

作者:冯广宏



通的鸟类来背太阳,可能因为它们的毛色黑亮,那是被太阳长期烘烤出来的结果。这些神话,为普天下所共有,西蜀当然认同。同时,西部人承认太阳升起的地方,有这么一株扶木。
  《楚辞·天问》“羿焉弹日,乌焉解羽?”王逸注释说:“《淮南》言: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淮南子·精神》指出:“日中有睃乌。”《论衡》说那是一种三足乌。汉代纬书《春秋元命苞》说:“乌者,阳精”;由于“阳成于三”,所以有三足。由此可见,神话后来发生了转移,背太阳的乌鸦跑进太阳当中去了。最后,太阳与乌鸦合为—体,乌鸦就成为太阳的替身。按此推证,神树上的那些鸟儿,显然就是代表太阳的乌鸦,它们一共9个,表示最初的9个太阳。
  至于坑里神树究竟是不是扶木(扶桑),目前还有着不同看法。《淮南子·地形》“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原来“若木”的末端也有着十日。《山海经·海内经》指出:“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按《水经注》的说法,那若水就是雅砻江,位于四川西部。《大荒北经》“洞(一作灰)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郭璞注“生昆仑西,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文选·月赋》注引此经,下文还有“日之所入处”一句。可见若木和十日,也可以算是西部的产物。神树有可能就是若木。不过,无论扶桑和若木,书上都没有明确说它们有9根枝条;倒是《海内经》描写的建木,虽然“百仞无枝”,但“上有九樼,下有九枸”,樼是弯曲着的枝,枸是卷曲着的根,倒很像神树的模样。
  乌鸦是四川常见的雀形目鸟类。有—种大嘴乌鸦,体长可达60厘米;通身黑色,有粗大的鸟喙,鼻孔附近有着长毛,腿脚强健;神树上的铜鸟也具有这些特征。乌鸦比较机警,飞的时候不断地回头张望,发现危险,就急速鼓动双翅,飞向远处。它们平时喜欢结群,多时可以形成几百只聚在一起的团队。清晨鸦群沿河谷飞来,上午和下午频繁觅食,中午就在附近的树上休息,傍晚再按原路飞回栖息地;生活很有规律,可说是随着太阳的升降而作息,也许这就是古人把它们和太阳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古代还把乌鸦作为提倡孝道的样板,据说在幼鸟长大之后,常常觅食反哺其母,传为佳话。
  此外,坑内还出土一件编号为K2③:193-9的铜鸟头,颈部以下完全残缺,宽11.7厘米,高7.4厘米,带有浅的冠羽,喙部较长,有镂空的口缝。(图八)形态与神树上的铜鸟—致,也应该就是乌鸦。
  可是编号为K2③:301—3的铜鸟,就比较特殊。此鸟宽15.4厘米,通高27.8厘米,立在—个穹顶圆座上,下面似乎可与另一柱状物套接。那鸟的形状更像乌鸦,很浅的冠,略钩的喙,上翘的尾,强劲的足;可是背部却高高耸起一支云形羽翎,尖端有膨大有孔的3支翎毛,仿佛另加了一根翅膀,于是就把它带进了神圣的领域。(图九)它或许是古蜀人心目中神化了的飞乌,名副其实的太阳鸟。
  与此性质相近的,还有编号为K2③:193---4的鸟形饰。它器形扁平,宽6.5厘米,残高9厘米。平面上呈鸟形,腿足残断。冠羽作双歧状,下钩的鸟喙比较厚实,口缝前端有一穿孔,套着一个铜丝圆环。鸟身有波状横纹,翅膀上抬,端部并向前勾卷,纹饰华丽。尾羽上下分岔,上岔上翘呈关刀形,尖端折断;下岔形如双勾云雷纹(图十)。另一件鸟形饰编号为K2②:70-9,宽7厘米,高13.1厘米。鸟头与上述器物相同,只是缘端穿孔没有贯穿物。奇怪的是喙壳上和头顶上分别耸起—支高高的刀状羽,与下面翅膀延伸出来的刀状羽基本平行,排成—个“川”字。这两件鸟饰的基调似乎都是飞乌,但已刻意使之神化。
  
  三、鸾凤造型
  
  在二号坑中,还发现一些羽毛华丽的铜质鸟类。编号为K2②:213的一件比较典型,似是小型神树顶部的立鸟,宽4.5厘米,高8厘米。它站立在残断的三瓣花中间果实上面,头上耸立着3支冠羽,羽端膨大成桃形,上有穿孔,以表现像孔雀那样的漂亮羽毛。鸟眼圆大,内眼角明显;喙端下钩,穿有—孔,贯穿着一根铜丝,表示它能够操纵蛇类。鸟身上有显示羽毛的鳞纹,双翼以贴身的云纹加以表现;尾部略翘,尾羽十分突出,分为上下两股,每股各有3支与冠羽相似的翎毛;其中向下弯曲的3支羽孔中,都贯穿着扭成“8”字形的铜丝,用以表现孔雀尾屏的那种艳丽,或者竟表示尾羽上盘着蛇类。(图十一)
  值得注意的是《山海经·海内西经》说,立在昆仑丘上面的“开明兽”的西边,“有凤皇、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它的北面,“凤皇、鸾鸟,皆戴盾。”可见鸾凤这一类的鸟,本是蛇类的克星,因而二号坑所出那只嘴上箱蛇、尾上穿蛇的铜鸟形象,定为鸾凤,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这只铜鸟造型,补充了近4米高的大型神树顶尖残缺之不足。推想在神树顶上,原先可能就站着这样一只克蛇铜鸟,统领下面那9只太阳鸟。因为它是古人视为神圣的鸾凤,担任鸟儿的领导完全够格。
  
  (山海经·南次三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一作鹄或鹤),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日德,翼文曰义,背文日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这鸟全身都写着道德信条,类似今天的人体广告,岂不可敬!郭注引《广雅》说,凤的形象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今本作鸿身)、鱼尾,具有5种动物集合的特征。《说文》引“天老”的话略有不同:“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腮)、龙文、龟背、燕颔、鸡喙”,集合了10种动物的体态,更为神圣。与凤相近的还有鸾鸟,《西次二经)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日鸾鸟。见,则天下安宁。”翟,就是野鸡。《说文》说:“鸾,亦神灵之精也。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颂声作,则至。周成王时,氐羌献鸾鸟。”相当于红腹锦鸡。
  
  不过,鸾凤毕竟是神话传说中的鸟类,与现实还存在—定距离。最接近铜鸟模样的现实鸟类,恐怕要算鸡形目雉科的孔雀。雄性孔雀体形颇大,头上有折扇状的羽冠,尾羽延长出巨大的锦屏;毛色不但五彩斑斓,而且带有金属光泽,目前多产于云南,大概古代四川也不罕见。由于孔雀具备各种彩色,因而成为鸾凤的原型;又因中原比较少见,于是产生出许多故意夸张的说法,附会成神话鸟类。
  与克蛇铜鸟造型相近的,二号坑中还有编号为K2③:289-1的残足铜鸟。它宽11.6厘米,残高7.2厘米。头上冠羽形状也是端部膨大有孔,但并非3支,而是—前—后两支,前短后长。鸟喙较尖,上有穿孔。左右翅膀都呈上下分岔(右翅残损);扇状的尾羽同样是上下分岔,上岔并排有4支羽翎,但下垂的下岔已折断无存。(图十二)这件造型所表现的,也应该是传说中的鸾风之属,只不过华丽的程度有所淡化,较为朴素而已。鸟类中(如孔雀)雌性远比雄性淡朴,与人类正好相反;因此这件铜鸟当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