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孝道
作者:曹方林 郑家治
私,是人所固有的。韩非说:“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解老》)这种“欲利之心”。是人生存的前提,虽也可称作私。但不能去。我们所说的私,是荀子《礼论》中所指出那种“求而无度量分界”的贪欲。贪欲,即极端自私。如果人人都十分贪婪,损人利已,损公肥私。则可能出现犯罪率增大、杜会的不稳定,乃至于发生动乱的局面。所以管仲说。私是乱天下的根源。(《管子·心术下》)贪欲产生的危害极大。《札记·乐记》云:“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外物感人是无穷的,如果人的私欲没有节制。则要“人化物”,变成物欲的俘虏。故先贤主张“克己”(《论语》),“持其理,平其私”(《吕氏春秋,序意》)。“平私”的途径不外有二:一是礼法,礼是外在的规范,法是用来惩治因私欲的无限膨胀所引发的犯罪。二是转化人们心理意识,使其不向贪欲的方向发展,其途径莫过于重孝。孝爱父母。一是爱敬父母,须在思想感情上分出你的精力;二是要在物质上给予你所得的一部分。供养父母,即在心理、行为上都有奉献。孝道的整个实践过程就是一种平私克欲过程。因为孝道要求爱父母为起点,爱国、爱君,忠于事业,都要有付出,要有奉献。私心的克制,又是其它优良品德养成的重要条件。
第三,传统的其它多种美德,都与孝密切相关。比如忠、义、礼、智、信等。探其根本,都可以溯源到孝。故西周要以德治国,抓全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即“有冯有翼,有孝有德”。所谓“冯”。是凭借,依靠:翼道德,要以德服人,才能夺取天下。列举了忠、信、仁、义、勇等多种道德,却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孟子也认为,仁、义、礼、智等多种品德,都是在重孝的基础上养成。(见《孟子·离娄上》)同样,《札记·祭义》篇也有相应说法,并且认为,不孝不仅是对父母而言,连“居处不庄”、“事君不忠”、“莅官不敬”、“朋友不信”、“战阵不勇”,统统亦为不孝,把庄、忠、敬、信、勇等多种美德都视为与孝密切相关。
在孝的实践中,逐渐养成多种美德,还因为其它美德都与孝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儒家的仁与孝密切相关,而忠、义、礼等美德也莫不如此。比如,忠,则有“以孝事君则忠。”(《孝经·士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广扬名》)“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礼记·祭统》)这是基于事父、事君其敬同。故明代吕维祺认为“忠者,孝之推也”(《孝经本义》卷二)。孝为忠之本,忠为孝之推。从大义言之。是忠孝,对应的是国家;从渊源上说,由孝而忠。由家而国。托名汉代马融的《忠经》,专列一章“保孝行”,认为忠之本在孝,忠道的实施,也是为了保证孝道的广泛推行。义,最早含义是给人(或物)恩惠,即“利物”。《易·乾》云:“利物足以和义。”《疏》云:“言天能利益庶物,使物各得其宜。”义又有适宜、正理的意思。《尚书·舜典》:“慎微五典,五典克从。”“五典”,即“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疏》云:“父主教训,……教训爱而加严,故以义为称。义者。宜也。理也。教之以义方,使得事理之宜,故为义也。”盂子说:一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又说:“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可见,义这种美德,也与孝密切相关。由孝而生悌。悌有敬、“从兄”之意。易言之,在家尊敬兄长,是悌。推而广之,在社会上尊敬长辈,则叫义。礼,本指道德外在的规范。《礼记·曲礼》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把亲疏定为所要规范的首条。故《祭义》篇又说:“礼者。履此者(孝道)也。”孟子也是同样的观点(见《孟子·离娄上》)。从礼的内容上看,礼与孝也密切相关,礼主敬。《孝经·广要道章》云:“礼者,敬而已矣。”唐玄宗注曰:“敬者。礼之本也。”孟子日:“恭敬之心,礼也。”(《孟子·告子上》)爱敬,又是孝的核心内容。可见孝的内涵与礼也是一致的。正如明代黄道周所云:“语孝必本敬,本敬则礼从此起。”从扎的本源上看,荀子认为,礼有三本:天地、先祖、君师。“先祖者,类之本也。”(《荀子·札论》)同篇又说:“贵始,得(德)之本也。”先祖(包括父母)是人之本,在生时供养,死后祭祀,便是享孝或追孝。故先贤认为,“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
钱穆先生说:“中国桂会伦理,乃奠基于家庭,而家庭伦理,则奠基于个人内心的自然之孝悌。”㈣中国传统道德是以孝道为根本的,离开了孝,几乎无道德可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