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巴蜀文化与川剧脸谱

作者:屈小强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传统川剧的重要化装手段,也是一门富有历史积淀、充满人文内涵的造型艺术。川剧的花脸戏和丑角戏,便集中展示了这种独具特色的造型艺术的人文美与巴蜀韵味。
  脸谱艺术有假面和涂面两种形式。在剧场实践中,除川剧以外,它还广泛应用于被誉为“国剧”的京剧以及昆剧、河北梆子、晋剧、蒲剧、上党梆子、秦腔、豫剧、徽剧、赣剧、祁剧、湘剧、汉剧、粤剧等许多地方戏曲中。过去,由于受到《周礼·夏官》关于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以及唐代崔令钦《教坊记》关于兰陵王“刻木为假面”等记载的影响,研究者一般将探讨脸谱渊源的着眼点,放在中原地区或黄河流域。其实,更多的资料(包括出土文物)却指明,脸谱的滥觞与生成并不限于某一特定地域:换言之,各地方戏曲各具特色的脸谱艺术不会同出一源,而是自有渊源——起码对川剧脸谱艺术当作如是观。
  
  一、巴蜀文化与川剧假面
  
  关于戏曲脸谱本身的始源点,不外有两说,一是假面或称面具说(即先有假面,后有涂面)。一是假面与涂面说(即二者并行发端)。笔者赞成后一种观点:而距今三千年的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所出青铜面具、黄金砸罩及石雕人像,则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佐证。
  1986年夏秋之际,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现了两个埋藏有大批青铜器、玉器、金器及象牙等珍贵器物的商代“祭祀坑”,其中面具有三四十件,包括青铜人面具、兽面具及黄金人面罩三类。这之中,青铜人面具二十余件,大者宽138厘米,小者宽20~50厘米。就眼睛造型而言。又有凸目(纵目)、平目之分。青铜兽面具9件,均呈夔龙形向两面展开,最宽者38.4厘米,最窄者12.8厘米,多作龇牙咧嘴姿态。黄金面罩系金皮捶拓而成。计有6件。除3件外,其他3件均用生漆、石灰作黏合剂,蒙罩在尺寸与真人大小相近的青铜人头像上:分作平头顶型、圆头顶型两种,皆为平目杏眼,眼、眉镂空,耳垂穿孔。
  在这批青铜、黄金面具系列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二号坑发现的那件高65厘米、宽138厘米的大型纵目人面像。它大嘴、鹰钩鼻;双耳硕大,向斜上方挑出,颇像猪八戒的“招风耳”。其眼球做得更为离奇:直径13.5厘米,凸出眼眶16.5厘米。而这,正与《华阳国志·蜀志》有关蚕丛“纵目”的记载相吻合。应该说,《华阳国志》记载的是蜀人古史传说时代的祖先神形象。这一形象,是古蜀人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识尚处于原始水平时,对所景仰的远祖的一种神话加工。这如同广为熟悉的女娲造人、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传说形象一样。
  由三星堆面具纵目形象,使我们联想起《山海经》之《海外北经》与《大荒北经》的相关记载:西北方的钟山上有一条身长千里的龙,浑身通红,长着人的面孔。它的眼睛又大又亮,一睁眼就能把天外阴极之地全部照亮,所以人们就叫它“烛龙”或“烛阴”。
  烛龙的眼睛何以这样厉害?《山海经·大荒北经》说它“直目正乘”。“正乘”之意,语焉不详,历来颇多分歧;但对“直目”,注家都赞成郭璞的说法。即“目纵”之意。前举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那副眼球突出16.5厘米的青铜人面像,大致就是烛龙“直目”的写照吧?
  当代研究者(如王兆乾)还认为祝融音读与烛龙近。烛龙又可视为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光明之神和南方之神——祝融。《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按郦道元《水经,江水注》里的说法。江水就是岷江及其以下的长江。《蜀王本纪》又说:“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这样来看,传说中的祝融同蚕丛一样。最早都活动于川西北的岷山一带。所以,在古蜀人眼里,祝融同蚕丛实际是一回事,都是他们敬畏与怀念的祖先神。而祖先神的神通主要体现在眼睛(是智慧和英明的象征)上,他们因此又给以极度的夸张,制造出世间独一无二的纵目人青铜面具系列,用以长期祭祀供奉。
  汉以来的研究者大多认为,殷墟甲文与周代金文中那被识作“颠”的字,其实就是对人戴面具的一种象形摹写。东汉郑玄注《周礼·夏官·方相氏》“掌蒙熊皮”旬说:“蒙,冒也。冒熊皮者,以惊驱疫疠之鬼,如今颠头也。”这说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具文化——傩文化(包括傩祭、傩舞、傩戏)的主角儿。
  据《搜神记》卷十六和《古今事类全书》卷十二等典籍。传说轩辕黄帝的重孙颛顼有三个儿子,死后都变成疫鬼:除两个分别在江、若二水作怪外,还有一个跑到人们的居室里专门惊吓小孩,叫“小儿鬼”。又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一颛顼族是以熊为图腾的,所以人们便在一年之末的腊月间身披熊皮而挨室搜寻,借熊的威严来驱赶疫鬼。嘴里还不断发出“傩、傩”的声音。这种属于原始宗教祭祀仪式的活动就是“傩”或“驱傩”、“追傩”、“傩祭”。驱傩的过程是以跳跃喧腾的形式进行的,类似于舞蹈,因而被称作“傩舞”。
  进入商代以后,傩祭作为一种固定的祭祀流行于黄河流域。至西周而大盛。当时民间进行的叫“乡人傩”,周王室或诸侯代表国家举行的叫“国傩”或“宫傩”,从宫廷到民间举国上下一致举行的就叫“大傩”。据《吕氏春秋》记载,先秦时代除了腊月大傩外,宫廷还在春秋两季举行两次宫傩。《周礼·夏官》又说,在官傩或大傩上领舞的是一种具有“方相氏”官职的人,所以傩舞又叫“方相舞”。方相氏所戴面具就是汉人所称的“颠头”。黄河流域各地(如河南密县)出土的汉代方相氏那凸目瞪眼、狰狞奇诡的形象,实际就是“颠头”的面貌。而20世纪50年代初于四川德阳汉墓出土的方相俑,其头也是眼球突出。张口伸舌的。它们与三星堆遗址以纵目人形象为代表的青铜面具相比,可谓同出一炉。
  《说文》释“颠”字说:“丑也……今逐疫有颠头。”可以想象到,三星堆那些眼球外凸的纵目面具以及龇牙咧嘴的兽面具,除了用以祭祀图腾、祭祀先祖外,也用于驱鬼逐疫等类似于中原地区的方相舞。三星堆面具系列也可以归入中国早期傩文化的面具系列,不过是与中原傩面具大相异趣的另一个文化系统,即巴蜀文化系统。当然,三星堆祭司或巫师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戴上如此沉重的青铜面具,而可能以木质或皮质面具示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青铜面具,可以看成是当时的一种金属模型。至于三星堆与成都金沙遗址所出黄金面罩(图二),则是这种模型的高级形式。它们的用意,皆是镇恶避邪,并沟通天地鬼神及先人而与之对话。它们应该就是今天川剧脸谱尤其是“变脸”所用面具的一个源头。
  迨入汉代,堪与方相舞媲美的是“百戏”中的角抵戏。两者的共同特征就是参与者多戴面具(假面):而不同之处则前者是一种娱神的舞蹈(进入汉代后可能又兼娱人),后者则属于纯粹娱人、有的甚至含有故事情节的戏剧。那类含有故事情节的角抵戏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戏剧,而角抵戏里的《东海黄公》一戏则可谓中国最早的戏曲剧目。这最初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