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戊子鼠年闲话
作者:张绍诚
旧时官府常借“鼠雀耗”来勒索贪污。《晏子春秋》和《说苑》都记载有晏子和管仲论社鼠的高论:“治国何患?患夫社鼠。”“夫社也,树木而涂之。鼠因穿穴托其中。熏之,则恐伤其木;灌之,则恐坏其涂,此社鼠之不可得也。”“夫国亦有人焉。君之左右……”秦朝李斯为郡小吏时,见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而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叹曰:“人之贤不肖譬鼠矣,在所如自处耳!”《隋唐演义》就根据《开河记》的故事说,麻叔谋下地穴,入阴司,见以锤击巨鼠之首,结果是隋炀帝突患头疾。不言而喻,荒淫无道的杨广当然该是老鼠精。
抗战时期,笔者尚幼,曾听疏散来川的湖北人与本地人骂架。互叱以“你,川耗子!”“你,九头鸟!”这是相骂无好口。若非旁人拉住,或许要打得头破血流。我们川人偶尔叫它是“老鼠子”,但更多是叫它“耗子”。而从生意人观点怕“折本”看来,蛇叫长虫、梭老二,为求避免“折耗”,那么耗子也必须改名,或因其可以登高爬粱,改叫“高客”,或者仿“舌头”叫“利子”之法,直呼为其“财喜子”。今天的年青人初听字音,恐怕大多难明意义。
对联中的鼠
历代流传的对联中有几副与“鼠”有关,饶有逸趣。介绍如下:
《楹联丛话》介绍:明末学者曹学俭(《蜀中名胜记》作者)辞官归里,偶行陋巷读门联得识屠者徐五(名英),与语甚契洽,因定交。徐自题门联有云:“鼠因粮绝潜踪去,犬为家贫放胆眠”。上联写家贫如洗,日无斗鸡之米,夜无鼠耗之粮。鼠也不得不潜踪灭迹。下联陪衬以狗,取“儿无嫌母丑,狗不怨家贫”之意。“放胆”与“潜踪”,描写得体。
传说某才子为富豪写春联:“养猪圈圈肥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陈醋坛坛酸。”点读(标点)不同,意思迥异:“养猪圈圈肥,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陈醋坛坛酸。”主人家可就心里乐呵呵。“养猪圈圈肥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陈醋,坛坛酸。”主人家怕要气得七窍冒烟。
《名联鉴赏词典·谐讽类》收录旧传叠字联文:“鸡饥盗稻童筒打。鼠暑凉粱客咳惊。”上联写农家生活常见事,鸡饥而盗食稻谷,于是儿童持竹筒驱打。叠用同音字“鸡饥、盗稻、童筒”。下联写旅居所见小事,老鼠受不了暑热,乘凉于梁间,因而客人咳嗽惊吓它。叠用同音字“鼠暑、凉粱、客咳”。显然这是经过文士加工拟句的排联。前四字以连谓句式陈述事件,后三字续言引起的结果。七个字构成一个包含两个复杂单旬的复句,算得上惜墨如金,极其简练。
考其资源,宋人刘贡父(敛)曾作趣联:“鸡饥吃食,呼童拾石逐饥鸡;鹤渴抢浆,命仆将枪惊渴鹤。”用叠字,而类似绕口令。前述“鼠暑”联盖法其命意,而进一步加工再刨造之新作。其后又有变化为:“鼠暑凉梁,提笔描猫惊暑鼠;鸡饥盗稻,呼童拾右打饥鸡”、“鼠暑凉梁,笔壁描猫惊暑鼠:鸡饥盗稻,童桶翻饭饲饥鸡”都着眼于叠字的趣味性,大同小异,却难以超越本联的工稳自然。
《名联鉴赏词典·谐讽类》还介绍一个故事:清朝道光年间浙江乌巡抚关心水利,勤治海塘,尽心办好崇文、敷文、紫阳三个书院。有人写联说他:“毕生事业三书院,盖世功名一海塘。”所为并非不利于民,且未闻其贪污腐败。何以联有嘲讽意味?只好留待考证。某次他亲往书院视察考试。适逢生员争食吵闹,乌大人笑道:“好一群老鼠!”据说不久乌大人就看到一张纸上写道:“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总姓乌。”被一个“老鼠”二字伤了自尊心的秀才,竟拿恶语相报,用谩骂侮辱的词语作文字游戏:将就乌大人说的“老鼠”,故意把语首词素“老”挪到最后,且使之“实化”为形容词。既“老”则“无论大小”了:也算自吹自擂吧!下联硬从“乌”字联系到“龟”(俗以为辱骂之词,犹言“无耻的老不死”),构成对句。如此不择用词,谩骂攻击。总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大失身份,有辱斯文。撇开本事而论,此联构思奇妙,造句精炼,对仗工稳,声律协调,极富谐趣,可以研究。
岁在戊子。不能不说说“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一联。
前人拟定的排联(拟定的象棋残局叫“排局”),颇饶奇趣。如果不谙破译技法,很可能望而生畏,畏而却步。现在按分合反复式解剖:“父子”先分用,后合用,两次出现;“戊子”三次出现。可以符号化作ACB,BCB,ABCB。这是对旬必须把握的卯窍。关键所在是“父子戊子”仅仅3个字组合。所以对句注意以相应结构“师徒司徒”为对。“师徒”先分用,后合用,两次出现:“司徒”三次出现。再说声律特点:“父戊”叠韵,“子”叠字。“师司”叠韵,“徒”叠字。出句全是仄声。对句全用平声,“字字反声”是属对特有的旬式。应属正格。
最后联想到《荀子·劝学篇》所言:“鼯鼠五技而穷。”杨惊注曰:“五技:谓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绝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梁启雄曰:“喻专精一技比贪求五技,优越得多。”前人有云:“古人已用三余足,年少须读五车书。”盖能业余勤学,深思,明辨,笃行,自然有成。因为联作结曰:
五技而穷因浅涉
三余可足待深思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笔帖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