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魏晋南北朝抄书人对传播典籍与文化的贡献

作者:陈德弟



  其二,官、私教育,尤其是私学,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贫民。《晋书·王育传》载:育少孤贫,为人牧羊,“同郡许子章……给其衣食,使与子同学。”《梁书·司马筠传》载:“筠孤贫好学,师事沛国刘(王献)。”《北齐书·杜弼传》载:“家贫无书,年十二,寄郡学受业。”史籍中这类记载随处可见。这其实已为抄书业储备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为提高自身价值,抄书者还苦练书法。魏晋南北朝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显赫,上至天子,下至妇女儿童,多能手书。当时有专教书法者,亦有专攻者。《北齐书·张景仁传》载:景仁“幼孤家贫,以学书为业,遂工草隶。”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条件,就是书写材料的革命,成就了抄书者的使命。纸的诞生,使记录知识、传播信息得以便捷,对抄书行业的形成、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东汉以降,造纸技术的革新和原料的扩大,使纸张生产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纸张的丰产,又为抄书业提供了物质条件。由于纸易得易写,有诸多方便,所以逐渐代替了简帛。抄书人正是利用了这一新兴书写材料,才迅速复制出大量书籍。他们既获得了酬劳,亦嘉惠了世人。
  抄书者的社会效益和历史意义是巨大的。保存至今的隋唐以前的古籍,大多由他们缮写。是他们,推动书籍商品化进程,促进学术、教育的发展;是他们,打破了封建贵族对图书文化的垄断,使平民亦有书可读;是他们,使华夏儿女通过读书学习而成才,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是他们,提高了民族文化水平,传播了典籍与文化;是他们,使今人知晓了先民战天斗地的伟大历程。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的辛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注释:
  [1](北齐)魏收:《魏书》卷四十三《房景先传》。
  [2][7][20][25](唐)魏徵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序》。
  [3][4][11]《隋书》卷四十九《牛弘传》。
  [5](清)严可均辑《全梁文》卷四十二《为梁武帝集坟籍令》。
  [6][1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五,卷一百一十一。
  [8](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六《韦逞母宋氏传》。
  [9](梁)沈约:《宋书》卷九十八《氐胡传》。
  [12](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序》。
  [13]《魏书》卷九十一《江式传》。
  [14]《魏书》卷八十二《常景传》。
  [15]《晋书》卷九十一《刘兆传》。
  [16]《魏书》卷四十八《高允传》。
  [17](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八《太史叔明传》。
  [18]许明编著《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19]《全梁文》卷六十六《七录序》。
  [21]《魏书》卷九十《李谧传》。
  [22](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二十三《褚渊传》。
  [23](晋)陈寿:《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
  [24]《梁书》卷三《武帝纪》。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古籍所(天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