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共工其人其事
作者:阿 波
一、共工名称之来历
共工名之来历,见二说。吴其昌先生《卜辞所见殷先公先王三续考》称:“‘共’,甲骨及金文皆作‘ ’,绝无例外,‘ ’即‘龙’也。”徐南洲先生在《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兼论共工治水》中则言:“共、洪为古今字”,“工即是夯”。又为一说。释共为龙者,言其族属;释共为洪者,指其治水之事。其似为共工传说的应有之义,然而并非共工名之来历。
在《山海经》里,共工又写作“蛩蛩”(《海外北经》)或“ ”(《海外东经》)。前者读为“共工”,后者则读“虹虹”(郭璞注音)。虹虹是声转,如“女工”读“女红”。“ ”实为“虹”,方言里有将其呼为“杠”,亦为声转。“蛩”,郭璞注“音邛”。邛音“穷”,穷亦可读“弓”,因而蛩当审音“弓”。实际上,“蛩”为龙形,故能训“ ”;“ ”为虹形,故能训弓。共工之名当蛩蛩与 的转注。
蛩蛩与 是共工族的图腾相,即对其族徽的描述,成为一种称呼。如两个蚕图腾,描述为“蚕重”,亦即史称的“蚕丛”;两个目(眼形)图腾,描述为“目重”,则是史称的“目纵”。共工就是目重族的又一种描述。在《山海经》里,目族有多种图腾组合的称谓:
1?郾《海外北经》曰:“一目国”,并说“一曰有手足”。《海外西经》云“一臂国”,还说它“一目而一手”。这就是巴图腾,甲文应为“一目一蚕”形。《海外西经》的描述将目下的蚕形识为手足之形。我们在三星堆陶片上见到的“ ”形字符,就是经文所言“一目而一手”族徽。“ ”是目图腾,为目中刺针的刺目之形,是岷山之南目族的来历——刺目为民。此目字似与“民”字同源(参见郭沫若《释臣宰》),笔者释其为“氏”字。古人将刺目之形图腾,描述为一目与一臂,合言为一目而一手。
“ ”形族徽还有个称谓,也是描述性的,被叫做“弓箭”。直观其形,殆似一弓一箭。但古人记字假为“穷奇”(音弓基),很可能是当时的羌汉融合语,迄今还保留在羌族史诗《羌戈大战》里,呼为“戈基”,并言戈基人“纵目”。可见“穷奇”、“戈基”是目族的古羌语名。如将其还原为“弓箭”,当表明“穷奇”一语已分化到汉语中。《海内北经》上说:“穷奇状如虎……从首……从足。”以目为首,以臂为足,亦是对“ ”图腾的解释。这里告诉我们,岷山之南的目族来自虎族,即来自“蚩尤”(即 于,古羌语言虎)。巴人是目族,巴人还保留着虎图腾,就是因为他们的祖图腾是虎。在《海外西经》,穷奇又倒装作“奇肱”(音基弓),说“其人一臂三目”。“一臂”当省误,“三目”则有其称。在岷山之南的高阳氏族里,有鸟、目、蚕三大族,他们通婚合族为九族,作为各自的主族,其三大族各有三族。鸟族称“三危”,蚕族称“三桑”,目族则称“三目”。在文献里,三目皆被称为“三苗”或“三毛”(《海外南经》)。毛、苗似是“目”的古音。目有看义,故称为“瞄”。目族的集中地古称“幕山”,今谓之“茂县”,幕、茂之音皆目之读音也。
2?郾蛩蛩(弓弓)与 (虹虹)的来源可能来自“两目”之形。高阳氏之目族,系刺目为民之部族,在目字造形上有“ ”、“ ”两种形态,一叫竖目,一曰横目。被刺的眼无珠,学界称“无瞳目”。两目图腾或作“ ”,或作“ ”;前者形似弓,呼“蛩蛩”;后者形似虹,谓之“ ”。疑另有作“ ”者,被汉化为“月氏”,古羌语呼为“视肉”(氏月)。《山海经》里的“月支”和“视肉”,皆为目族之称呼。蛩蛩与 转注为“共工”,共工就成了穷奇的汉语名。
3?郾上古多以族称为名,共工是目族当时的首领,故又称“眸夷”。《世本》作“牟夷”。牟又作眸,如《尸子》云“舜两眸子。”眸实指目。“夷”,从大从弓,形如佩弓之人。夷就是“人”(邓少琴先生言)。传说“牟夷作矢”,当据此附会。“目夷”之名,是他族对目族的称呼,指其为尚武之目族人。“目夷”在《山海经》里作“孟翼”和“孟盈”,皆声假字。《大荒西经》云:“孟翼之攻颛顼之池。”颛顼是禹的羌语名,此言共工攻禹的城池。《海内经》陶唐九丘有“孟盈之丘”,指其处为共工族集居地。但陶唐时没有共工,此系后名言前事,指共工祖族蚩尤之白虎之丘。
共工之名来源于它的族属图腾。由于对图腾的描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不同而产生了多个名称。一名变多名,这就把共工的传说分化甚至异化了。共工的本名当叫“穷奇”(戈基),新发掘的羌族史诗《羌戈大战》可为证。
二、共工与禹争帝事件
《淮南子》等书言“昔共工与颛顼争帝”。历代史家都不知颛顼是禹,所以共工与禹争帝事件成了悬案。上世纪30年代,吴其昌先生在《三续考》中发现:“解释共工之人愈晚,则所解释之共工愈古”。他认为“当采《荀子》及《山海经》说,以共工当禹之时”。此乃卓见。
共工与禹是同时人,不但如此,而且共工与禹同是高阳氏族的族王。上古岷山之南的高阳氏族,在舜与契的主持下,曾经建立过“三天子”国。《大荒西经》云:“有鱼(禹)、偏(巴)、枯(鹄),名曰鱼妇(鱼凫)。”(笔者标点并注)。这就是传说的“三天子鄣”,也叫“三身之国”。在古蜀史里,它就是“鱼凫国”( )。鱼凫国有三大族,由其三位族王联盟执政。舜和契依照高阳氏的族序排列,立禹(蜀王)为大王;共工是巴王,立为仲王;欢兜则是鹄王,立为季王。我们知道,禹的父亲鲧因“不待帝命”获罪,被殛于羽山(《尧典》),或言“杀鲧于羽郊”(《山海经》)。罪臣之子禹立为大王,免不了有争议;而就共工与欢兜来说,在心理上显然是不平衡的。于是就造成了共工与禹争帝的事件,发生了古蜀三天子国的内战。
这场战争相去久远,大多已失去细节。羌族史诗《羌戈大战》具有神话色彩,却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历史时空,尚待深入研究。但在《山海经》里,共工与禹争帝的记载还比较丰富。如“孟翼攻颛顼之池”、“禹攻共工国山”、“禹杀相柳”等等。特别是《西次三经》有一段记载比较翔实,云:
钟山,其子曰鼓(即鹄)……是与钦 (即巴王共工)杀葆江(即帝鸿,又称白帝少昊)于昆仑之阳,帝(指舜)乃戮之钟山之东曰 崖,钦 化为大鹗……鼓亦化为 鸟……
钟山就是“鄣山”,经文称鱼凫国为“三天子鄣”。鄣山是都城,建有“昆仑”,此为钟山昆仑。经文言鹄王与巴王合谋袭击昆仑,巴王却误杀死了帝鸿(鹄王族父契,即鸟王少昊)。帝舜大怒,发兵将动乱平息。共工化鹗,欢兜化 ,皆亚神话描述。共工与欢兜失败后,按《尧典》讲,是“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本是将他俩流放回老家去;但《淮南子》却说:“(共工)怒而融不周之山”自杀。不周山就是“ 崖”。共工是死了的,被葬在常羊之山,他的名字又变做了“形天”。
共工与禹争“帝”,是后世的说法。在当时应该叫“争皇”,也就是争大王之位。关于“皇”字,史家多有说解,似乎大多为引申义,此不赘引。唯《说文》之解当为古义:“皇,大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许慎之说也把“三王”误作“三皇”,但“大君”之说甚确。经学大师廖平《经话甲编》云:“‘皇’字从‘王’得声,本为‘王’后字,三皇之世,文字未立,称王而已。”廖氏言皇乃王后字,其说为远见。先有王而后有皇,足见皇为“白王”。甲文“白”字,“郭沫若谓象拇指之形。拇为将指,在手足俱居首位,故白引申为伯仲之伯”(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故《说文》言“皇,大也。”“白王”,大王也。禹称“伯禹”、“大禹”当源于此。白王合文为“皇”,正是用在蜀王名下。第一位蜀王就是大禹。《华阳国志》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足证人皇就是“蜀侯蚕丛”伯禹。共工与禹争的实是“皇位”。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