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民国时期的四川戏剧

作者:谭晓钟



  
  从晚清开始,近代新文化就在四川逐渐地产生和发展。民国建立后尤其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更是推动着四川新文化的快速发展。本文以四川戏剧为例,说说在新文化运动中,戏剧反对封建专制、争个性解放,争民主的新主题。
  
  民国时期的川剧
  
  川剧的成型大约在清代乾隆年间。此时中国古代的昆腔、弋阳腔、秦腔和二黄腔传入四川,与四川本土的“川戏”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川剧。到清末,川剧的影响遍及整个四川,甚至云南、贵州、湖北也拥有大量观众。
  清末四川掀起川剧改良运动,成立了“戏曲改良公会”,提出“改良戏曲,辅助教育”的口号。公会组织文化名人编写改良川剧剧本,并且出版推广,还对演员进行考核,对演出进行质量评估,建立了必要的奖惩制度;同时,还集资兴建了“悦来茶园”(旧址在今成都锦江剧场)、“可园”、“蜀舞台”、“锦新舞台”等十余家剧场。从此川剧正式进入专门剧场演出。在此期间,先后涌现出赵熙、黄吉安、尹仲锡、冉樵子等一批杰出的川剧剧作家,他们创作了二百多部新剧本。川剧进入了第一次发展高潮。
  辛亥革命后,川剧艺术延续了发展的势头,在成都的发展尤为兴盛。1912年,康子林、杨素兰、萧开臣、李甲生等著名川剧艺人,联合八个戏班的一百多位演员和琴师、鼓师组建了四川第一个川剧艺人自治的组织“三庆会”,杨素兰为会长,康子林为副会长。杨素兰去世后,康子林继任会长。“三庆会”拥有强大阵容,是成都当时艺术水平很高的剧团。“三庆会”组织民主,演出严肃,对艺术精益求精,主张打破流派局限,促进了川剧艺术发展。其所在的悦来茶园成为成都川剧的一个重要阵地和一面旗帜。与此同时,成都的新兴剧团还有很多。1913年,成都还成立了“教育会”,也致力于川剧革新,经常演出以时事为内容的新戏,被称为“时装戏”。而由川剧玩友组成的剧团“进化社”,在川剧艺术家贾培之、浣花仙主持下,艺术水平也达到很高的程度,其名气不在“三庆会”之下。后来,贾培之应邀加入了“三庆会”,担任副会长,更加壮大了“三庆会”的力量。最盛时“三庆会”达到三百多人。康子林去世后,贾培之继任会长。在“三庆会”的带动下,川剧界把晚清的“川剧改良”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与此同时,四川各地的戏班也开始改组,重组为实力强、阵容整齐、有一定影响的新班子,如重庆地区的“义泰班”、“新民社”的扩大重组,川东地区各县“跑码头”流动演出戏班合并重组,川北经过重组出现的“十合班”等。由于川剧繁荣,相应出现了培养演员的科班。据统计,全省较有影响的科班就有近二十家,为川剧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尤其是培养出女演员(之前川剧没有女演员)。民间的“玩友”和“围鼓”等票友组织更是遍布全省,不计其数。
  这一时期,对川剧艺术影响最大的表演艺术家以康子林和贾培之最为典型。
  康子林(1870—1930),四川邛崃人,8岁学戏,12岁登台演出,17岁时已在川剧界名噪一方。其一生擅长文武各戏,艺名扬及中外,所具有的精湛艺术造谐和良好艺德深为川剧界称道。他同贾培之一起主持了“三庆会”的改革。旧时,各个戏班实行“包银制”,名演员包银很高,而普通演员非常辛苦但收入微薄。康子林带头废除“包银制”,实行按出场次数多少而定额的民主分账制,尽量缩小名角与普通演员的收入差距。同时,康子林又在内部实行品德、口德、戏德教育,并率先垂范。因此康子林有川剧“戏圣”之称。
  贾培之(1882—1954),四川成都人,并非科班出身。他成为川剧表演艺术家完全是出于爱好。最初他是个川剧发烧友,时间长了,技艺大增,在玩友们组织的“进化社”中脱颖而出,成为名角。后来他被康子林等“三顾茅庐”所感动,加入“三庆会”,任副会长。他与康子林一道进行改革,并且身先士卒,带头执行。“三庆会”的改革能长期坚持,与他的中流砥柱作用密不可分。同行誉之为“川剧泰斗”。
  这一时期在创作上涌现出如赵熙的《情探》,黄吉安的《三尽忠》、《柴市节》、《春陵台》,冉樵子的《刀笔误》,尹仲锡的《离燕哀》等一大批名人名戏,流行剧目多达七百多个。其中以黄吉安尤其突出。
  黄吉安(1836—1924),四川成都人。他一生创作了八十余部剧本,作品题材广泛:有提倡改良社会风习的,有揭露清王朝黑暗统治的,有抨击袁世凯复辟的。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歌颂民族英雄的,像《三尽忠》、《柴市节》、《朱仙镇》、《黄天荡》、《林则徐》、《熊香阁》、《木兰从军》等戏,都是广大观众喜爱的剧目。黄吉安的作品艺术价值很高,具有极大的社会教育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在戏剧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故被誉为“四川的莎士比亚”。
  
  到20世纪30年代,以刘怀叙《光复图》、《川路血》为代表的川剧剧作家们创作的现代戏(时装戏),反映现实生活颇有特色,很受欢迎,引起轰动。
  抗战时期,川剧艺术家们也投身抗日宣传活动。在成都,著名演员肖楷成、剧作家周慕谦将传统川剧《济公传》进行修改,加入抗日救亡的新台词,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此后,杨鹤鸣、萼英的《皮匠爱国》、肖楷成的《姑苏台》等爱国戏也受到民众的势烈欢迎。在重庆,川剧名家张德成、傅三乾、当头棒(刘成基)、筱桐风(阳友鹤)、魏香庭、蝴蝶(胡敕芳)等发起成立“川剧演员协会”,改编、新编并演出了不少宣传抗战的剧目。如魏香庭的《李秀成殉国》、《弦高犒师》(即《商人爱国》),当头棒的《乞儿爱国》,周裕祥的《双拾黄金》以及《滕县殉国记》、《爱国魂》等,都受到好评。由张德成、李大中编演的《扬州恨》,更是久演不衰,大受欢迎。许多外地剧团纷纷学演,影响很大。
  
  民国时期的四川话剧
  
  话剧是典型的来自欧洲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的话剧始于清末,由留日学生曾孝谷、欧阳予倩、李叔同等人创始,最早在上海开展活动。曾孝谷是四川人,民国初年回到成都后组建“春柳剧社”,大力倡导话剧。曾孝谷是四川话剧艺术的奠基人。〔1〕
  曾孝谷倡导话剧之初响应者寥寥无几,然而话剧的新颖表现形式却给予了川剧革新以启示。川剧的“时装戏”即是接受话剧的表现形式而产生的。新文化运动兴起,风气渐开,成都、重庆等地的中、高等学校学生排练演出话剧(幕表剧)成为时尚。职业演出团体“一九剧社”也于1921年在成都演出幕表剧。1925年成都又创办了“美化社”、“艺术研究社”两个话剧团,演出四川方言话剧。剧目一般来自西方翻译作品,也有剧作家田汉的作品。
  1926年,王怡庵由上海返回成都,在“美化社”基础上组建“四川戏剧协社”,将话剧繁荣地区的表演理念、表演技巧等引进四川话剧界,使成都的话剧表演无论是表演方式,还是表演技巧都有了很大进步,推动了话剧艺术的普及。一时间,各个文化团体演出的“时装戏”、“幕表剧”都纷纷转向正规话剧,就连小学生也排演歌舞剧,风靡一时。
  30年代是四川的话剧艺术发展的繁荣时期。成都成立了一家业余演出团体“摩登剧社”,男女演员达五十余人,在成都享有盛誉。该剧社还到省内开展巡回演出,大受各地观众欢迎;后由于受到当局的压力而更名为“现代剧社”继续活动。这一时期四川话剧演出的剧本多为著名作家田汉等人的作品,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是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主的翻译作品。当时一部揭露、抨击日寇侵略罪行,名为《山河泪》的话剧,一经上演,即大受民众欢迎,影响很大。
  抗战时期是话剧在四川的大发展时期。从全面抗战开始,四川的各个抗日救亡团体就排演了许多街头剧、活报剧。从1937年10月起,先后有以白杨、陈白尘为首的“上海影人剧团”、由熊佛西主持的“农村抗战剧团”、由王肇湮、吴雪率领的“四川旅外人抗敌演剧队”、以赵丹、魏鹤龄为首的“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余上沅率领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电影制片厂所属的“怒潮剧社”、中国电影摄制场所属的“中电剧团”、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所率“孩子剧”团等八个话剧团,分别从上海、南京、武汉、香港等地入川,在各地进行巡回演出,极大地促进了四川话剧的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