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天府之国的重生与再造
作者:陈世松
5·12汶川8级特大地震,震撼了四川,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原本宁静的天府之国,顷刻间被震得天崩地裂,山河移易。这场罕见的地震,已造成数十万人伤亡,数百万人失去家园,数千万人遭灾受难……其对天府之国所带来的后果与影响是空前严重的。然而,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天府之国是震不倒的。
在数千年的巴蜀文明史上,毁灭性的灾难就曾经出现过多次,最近也是最惨烈的两次是:宋元间和明清间。前者主要是由于“人祸”(战争)造成的,而后者则是“人祸”(战争)与天灾(自然灾难)交相袭击的结果。然而,无论再大的困难、再严酷的逆境,都吓不倒坚强的四川人,都扑灭不了四川人民重建自己的美好家园的信念。只要希望在,即使再破碎的世界也能重生和再造。
这里,就让我们来回顾宋元至明清间天府之国这段重生和再造的历史。
众所周知,巴蜀古代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于两宋时期,经济社会发达,文化繁荣昌盛。然而一场元朝灭宋的战争,把这一切都毁灭了。战争造成了人口的锐减,南宋时四川人口总数已达260万户;[1]到了元初,竟锐减至12万户。[2]代元而起的明朝,好不容易重新收拾山河,一切又得从头做起。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到了明代四川大文豪杨升庵所处的正德、嘉靖时代,四川才在经济领域开始有所起色,蜀学逐渐展露兴起的势头。但即使这样,也还没有达到宋朝的顶峰水平,正如杨升庵所估计,“积以百八十年,犹未能复如宋世之半也。”[3]再经过明代中后期的发展,这时的天府之国可以说又一次站立起来了!
然而,时过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又开始降临天府之国。明末清初60年,即从明天启元年(1621年)到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四川社会又一次陷入严重的冲突、对立与危机的状态之中。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武装叛乱接连不断,揭开四川迭遭兵祸的序幕;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反抗明朝的民众运动此起彼伏,最终颠覆了明王朝在四川的统治。明清易代之际,各种势力交相争斗,犬牙交错,四川社会局势长期动荡不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演变,使得四川历史继宋元战争之后,又一次跌进万劫莫复的深渊之中。
正当明末清初四川社会迭遭战乱袭击之际,恰遇东亚气象危机到来了。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17世纪的东亚通常被称为近代前夜的危机时代,即所谓的寒冷期(小冰河时期)”。“历史上1550~1850年间为寒冷期(小冰河期)。这一时期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很高,结果世界各地都灾荒连年”。[4]这种灾象记录,在四川盆地也不例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四川省档案馆出版《巴蜀灾情实录》一书,依据地方档案和地方志资料,编制了四川历年旱灾大事纪要。其中,对1550~1850年间寒冷期(小冰河期)四川全省的旱象危机,作了详细的记载。[5]现摘要引述于下:
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四川荒旱,殍死无数。饿殍载道,赤地千里。
1627年(天启七年),四川大旱。
1631年(崇祯四年),雅安荒,内江旱,大荒,人多相食。
1636年(崇祯九年),内江旱大荒,人相食。瘟疫大作。
1642年(崇祯十五年),安岳、乐至旱,连年岁荒,人多流离。名山旱大饥,蒙山茶萎黄,频年不发新叶。
1646年(清顺治三年),广安旱,大饥,食人肉,草根树皮皆掘尽。丹棱连岁大旱,人相食,骸骨满野,其存者又被瘟疫。
1648年(顺治五年),冬,全蜀大饥,人相食,逃亡几尽。内江、成都、灌县、崇庆、剑阁、德阳旱,大饥,大荒,赤地千里,人相食。瘟疫大作,人皆徙散,百里无烟。北川旱,大饥,民多转徙。盐亭大荒,人多饥死。富顺、南溪旱,大荒,邑中避难者人相食。是年瘟疫大作,百里无烟。珙县大饥,人相食,逃亡几尽。
1649年(顺治六年),全蜀大饥,人相食。大旱,赤地千里,逃亡殆尽。广元大饥,市无米,人相食。北川、盐亭、绵竹、中江、珙县大旱,赤地千里,大饥,人相食,逃亡殆尽。
更为不幸的是,几乎在同一时期内,四川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也正处于异常活跃的阶段。据《巴蜀灾情实录》揭示,这一时期,地震这头危害人类生存的怪兽,也跑到巴蜀大地来肆虐横行,趁火打劫。在今天5·12汶川8级特大地震的重灾区范围内,当时就大震强震不断,小震余震频繁:
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十月,成都府、威州(今汶川县)地震,声如雷。
1545年(嘉靖二十四年)正月,成都府地震。
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三月,成都府地震。
1590年(万历十八年)十二月,茂州(今茂县)地震。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茂州地震,石泉(今北川县)城地震一次,二十八日大震一次,其声如雷,周围城垣倒裂,军民惊骇。
1602年(万历三十年)五月二十三,茂州坝底地震,大鸣如雷,申刻复震。
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七月,松潘、茂州、汶川等处地震数日。
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正月丙申,四川地震,有声如雷。六月,茂州坝底有声如微雷,房屋俱动。
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三月十九日酉时,石泉、坝底等处地震,门扉自阖。四月,松潘地震。六月十九日,松潘、漳腊、小河地震,声大如鼓。
1630年(崇祯三年),十二月甲寅,四川大地震。成都地震,声吼如雷,连动12次,房屋动摇,鸡鸣犬吠,河涨水赤,山崩城倒,压死宿城楼营兵数名。松潘、小河营地震,声如雷,一日12次。小河营同日地震,山崩城塌120丈,压死军民数人;次日地复震30余次,小河亦然,城垣又塌30余丈。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自三月初三日,威、茂、汶川等处,地震有声,昼夜不间,至初八山崩石裂,江水皆沸,房屋城垣多倾,压死男女无数,成都西南地方俱动。保宁、威、茂等处自三月十六日至四月初九,地大震。
1662年(康熙元年),黎州(今汉源)山颤数日崩,溪水不流。
1666年(康熙五年)八月,松潘地震。
1670年(康熙九年)四月初六日,安县地震。
1673年(康熙十二年)九月初九日,德阳地震。
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四月十三日,汉州(今广汉)、什邡地震。七月庚申,全蜀大地震,茂州震甚,压杀人民。广元子时地震。七月,什邡大地震,茂州尤甚,毙人甚多。三台、射洪、蓬溪地震,伤毙人民甚多。
在明末清初兵灾和自然灾害的交相打击之下,中国传统社会中难得一见的人间悲剧,诸如“饿殍满地,尸骨遍野”;“赤地千里,百里无烟”;“大饥大荒,逃亡几尽”;“瘟疫大作,人相食”等触目惊心的惨剧,同时降临巴蜀大地。就连四川首府成都,也“人烟久绝”,成为一座空城。登楼四望,“山麋野豕,交迹其中”。[6]直到距今340年的康熙七年(1668年),就任四川巡抚的张德地,在向朝廷报告他治下的这块疆土的现状时说:“川省孑遗”,已经到了“有土无人”的地步。[7]康熙十年(1671年),出任川湖总督的蔡毓荣在上疏中也证实,“蜀省有可耕之田,而无可耕之民”。[8]天府之国的凋残由此可见一斑。
清朝初年幸存下来的四川人,主要是明朝以来迁入四川的湖广人。明天启六年(1626年)就任四川总督的朱燮元证实,当时的成都人曾经对他说:“成都自古不守,不见元人(即原住居民)”,“今生齿皆黄陂孝感人”。[9]就是依靠幸存下来的这批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的老四川人,再加上跟随清军从陕西进驻四川的“秦人”,这才构成了清初湖广大移民运动前的四川本土居民的主体。他们最先开始在天府之国废墟上进行拓荒垦殖。后来,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上百年的持续移民运动,数以百万计的来自长江中下游和岭南的移民有如潮水般地涌进四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