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历史地震

作者:张 力



  
  六、1976年松潘、平武大地震
  
  1976年8月16日,在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松潘、平武发生了7.2级大地震。四川省地震局派出强有力的考察队,日夜兼程,赶赴震中区,进行抗震防震及调查工作,写出了优秀调查报告及众多论文,科学含金量高,值得阅读。这次地震的预报工作的成功,是“人畜伤亡很少”的主要保证。四川地震局不仅在1975年底作了中期预报,而且在震前作了短期和临震预报。他们的手段不仅依靠星罗密布的地震仪器,而且在“震前数月和临震前,要求各地台站观测地下水、地光、地气和动、植物等宏观异常。”[16]同时,该局又成功地对同年8月23日在松潘、平武发生的7.2级大地震发布了临震预报,这才减低了地震造成的损失。此次地震,松潘、平武、茂汶(今茂县)、南坪(今九寨沟县)四县倒塌房屋5000余间,死亡38人。应该说,地震预报的土、洋结合,值得肯定和推广。
  笔者这篇文章的目的是:
  1、请求人们多读书,读地震方面的书,防止盲目开发;
  2、充分排除一切干扰,寻觅点滴震前异常现象,要洋土结合,作好地震预报工作;
  3、要将实情向人民传布,就像中央在5·12大地震后,将实情及时告诉人民,不仅博得全国人民的信赖,也博得各国政治家和全世界人民的赞扬;
  4、反对误导。有报刊转摘一篇题作《龙门山断裂带》[17]的文章,称:“历史上,它并不安分,有过多期(次)活动。1657年4月21日,爆发有记录以来最大的6.2级地震。据地震学者考证,此后300多年间,这条断裂带再未发生过超过6级的强震”。这就是误导。这些报刊的作者是不读书或少读书,综合摘文者也缺少缜密的传媒气质。其“有记录”、“6.2级”、“300多年间”、“再未发生过超过6级的强震”,都是无知和学术上的武断。为什么不多一点高雅的商榷的口气呢?这种误导会引起该地区的过度开发,宜严戒之!
  
  注释:
  [1]康熙《四川总志》卷二十五,第17页。
  [2]康熙《绵竹县志》卷一,第18页。
  [3]雍正《四川通志》卷三十八,第14页。
  [4][6][7][9][13][14][15]《四川地震资料汇编》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5-108页,123页,123-124页,225-227页,297页,309页293页。
  [5]《观树堂诗集合刊》古厅集卷三,第27页。
  [8]《清代地震档案史料》第136页,给事中吴镇奏折。
  [10]《字林西报》卷五百九十九,1879年12月22日版。
  [11]《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三卷(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58页。
  [12]民国《桐梓县志》,民国18年刊本。
  [16]《四川地震资料汇编》第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2页。
  [17]《文摘周报》2008年5月16日综合五种报刊及一家网站成文。
  作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