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古北岳恒山祭祀文化浅析
作者:高晓静
【摘要】河北曲阳的古北岳恒山祭祀文化起源于远古先民对山川的自然崇拜,虞舜时期有了最早的祭祀五岳活动,汉代对北岳的祭祀成为定制常礼,开始建祠祭祀,唐、宋两朝则形成了北岳祭祀文化的两个高峰,明代皇家祭祀活动之频繁为历代之最,而由于清初北岳的改祀,曲阳北岳庙的祭祀活动从此渐趋衰落。
五岳祭祀由来已久,古北岳恒山祭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曲阳北岳庙则是其祭祀文化的主要历史见证。笔者在搜集、研读有关史籍、志书及碑刻资料的基础上,拟对古北岳恒山祭祀文化作一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一、 山川祭祀的由来与起源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从考古发掘和人类生活遗迹看,山是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是从山林中走出来的。正是这种多山的地理地貌,决定了先民的生产力发展和对自然界认识的独特观念。在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的上古时代,人类的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极其有限,而山中草木生、万物植、飞鸟集、走兽伏的自然生态,使它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和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所以先民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对山岳的崇拜和敬仰。在上古先民的认识观念中,山林不但是万物产生之地,同时它又能吞云吐雾,清泉涌出,时而晴空万里,青山翠碧,时而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对这些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和解释,就很自然地将一切归于神灵的支配,并产生了拔地通天的山岳及其神灵是万物主宰的观念。因此,在原始先民对自然崇拜的认识中,山岳是同天地同构,与日月同辉的,山神则是天地中最主要的神灵之一,为了祈祷丰年和免于灾祸,便开始了祭祀山神的活动。我国先秦最早的典籍《山海经》就反映了远古先民崇拜山岳的观念,《尚书·帝典》则最早记载了虞舜祭祀五岳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人对山岳已不仅是自然的崇拜,在他们的宇宙观中,山岳逐渐成为了保持宇宙的秩序与永久性的象征,成为皇权统治和领土的象征,在大一统的政治观念下,以山岳构建了中央四方的地理模式。周人将中央四方九州各立一座名山,称五岳、九镇,反映了他们对天下地理形势的总体思维方式,使五岳成为天子镇定东、西、南、北、中及九州各地以及天下一统、皇权不可动撼和神圣永恒的象征。因此,远古先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山川的自然崇拜,到国家政权建立以后逐渐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将神权和政权合而为一,借以推崇和宣扬皇权神授,把对山岳的祭祀作为维护国家统治、理顺等级秩序、教化百姓的宗教活动的核心。夏、商、周三代帝王巡狩天下是大一统意识的体现,又是王权统一和推行王道观念的反映,它作为国家的行政制度确定下来,同时作为礼文化的推行,确定了帝王巡狩必到五岳之地进行祭祀。
二、汉代对北岳的祭祀形成定制并始建祠祭祀
关于五岳祭祀,《史记·封禅书》载:周礼“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春秋战国时期,王室日衰,诸侯称霸,前后550年间,史籍中对山川巡狩的记载无几。秦代实现了国家大一统,虽然为时短暂,但对山川封禅祭祀却较为重视。《通典》载:“秦祠官所常奉名山十二,其二曰恒山。”据史书载:秦称帝并天下,定都咸阳,则五岳、四渎皆在东方,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自崤以东,名山五,大川祠二,曰太室、恒山、泰山、会稽山、湘山。……春以脯酒为岁祠,因泮冻;秋涸冻,冬塞祷祠,其牲用牛犊各一,牢具币各异。”《史记·封禅书》载,秦始皇即位三年(前219年)就东巡至泰山下,行礼祀名山大川及八神,其后二年(前217年)、三年(前216年)、五年(前214年)及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均有巡狩封禅的记载。总之,汉代以前巡狩是帝王对山岳祭祀的主要方式,且祭祀活动没有固定的设施场所,仅限于平地筑坛,祭祀方式为柴祀。“柴”即柴燔燎祭,置坛燎炉焚烧牺牲来祭神,是最原始的祭祀方式。
到了汉代,祭祀成为定制,且建祠祀之,其礼仪非常隆重庄严。据《汉书·郊祀志》:“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神明也。旁及四夷,莫不修之;下至禽兽,豺獭有祭。是以圣王为典礼,……使制神之处位,为之牲器。使先圣之后,能知山川,敬于礼仪,明神之事者,以为祝;能知四时牺牲,坛场上下,氏姓所出者,以为宗。”另载,汉高祖刘邦即位的第二年(前205年),即“悉召故秦祀官,复置太祝、太宰,如其故礼仪。……下诏曰: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说明刘邦称帝后对祭祀十分重视,第二年就下诏按秦时礼仪祭祀山川诸神。汉文帝即位十三年(前167年)下诏,对名山大川“令太祝尽以岁时致礼如故”。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常山王有罪迁,帝封其弟在真定,以续先王的祭祀,以常山为郡,至此时五岳都在天子之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下诏曰:“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诸侯有朝宿地。”元封二年(前109年),礼祠名山大川。据清光绪三十年《曲阳县志·地理志》载(参《集古录》金石跋尾),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年)始立北岳祠于上曲阳,即今曲阳县城西2公里许的下庙(西庙)。《汉书·武帝本纪》载:天汉三年(前98年)汉武帝至泰山修封,过祭恒山。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制诏太常,令祠官以礼为岁事,从此五岳四渎祭祀有了定制常礼,诏定祭祀“北岳常山于上曲阳”。《后汉书》载:章帝元和三年(86年)春三月戊辰幸中山,遣使者以太牢祀北岳于上曲阳。
纵观汉代,皇帝亲幸北岳、于庙祭祀屡见诸于史册。在此时期,以“形成定制常礼,建祠祭祀”为标志,首开北岳祭祀的先河,使汉代成为古北岳恒山祭祀文化中的重要阶段。
三、唐、宋两朝形成祭祀文化的两个高峰
三国两晋时期,天下战乱,封建割据,有关北岳祭祀的记载较少。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500~512年),北岳祭祀之场所随着县治的搬迁,由今县城西的下庙(西庙)移至东庙,即北岳庙现址,皇家祭祀在此进行。据《魏书》所载,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年)、明元帝泰常四年(419年)、太延元年(435年)、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均祀古北岳。隋朝实现了继秦之后的又一次全国大统一,虽然仅维持了37年,百废待兴,规制待举,但对北岳的祭祀却一直延续下来。据《隋书·礼仪志》载:隋制,“行幸所过名山大川,则有司致祭。岳渎以太牢,山川以少牢。”《资治通鉴》载: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八月,“帝亲祠恒岳,赦天下,河北道郡守毕集,裴矩所致西域十余国皆来助祭。”这体现了隋炀帝威仪天下的尊严和虚荣。
据北岳庙有关碑刻记载,唐朝初年将北岳称之为“府君”。至唐中期,国家经济昌盛,疆域辽阔,政治稳定,礼制完备,以封北岳恒山“安天王”为标志,形成了祭祀史上的一个高峰。唐代的祭祀礼仪延续隋朝,仍分为大、中、小祀。祭岳、镇、海、渎为中祀,所用祭器为10个笾豆。据《旧唐书·礼仪志》载:“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北岳恒山,于定州。”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为威仪天下,标新立异,始称嵩山为神岳,尊嵩山神为中天王。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颁诏:“古圣帝明王,岳渎海镇,用牲牢,余并以酒脯充典祀。”天宝五年(746年),封北岳神为安天王,北岳庙内现存立于唐天宝七年(748年)五月的《大唐博陵郡北岳恒山封安天王之铭并序》碑记载了唐玄宗下诏封北岳恒山为安天王之事,并由有司择吉日,在天宝六年(747年)三月举行了封王典礼。天宝十年(751年)正月,宗正少卿李成裕祭北岳安天王。综上不难看出,有唐一代一改先朝视五岳为三公而晋封为王,足以说明盛唐时期对岳镇海渎之重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