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期

新出唐李进忠墓志考释

作者:陈 静 马小青




  第二,关于“泽州源府折冲”。笔者查阅了大量史籍,均不见“源府”的记载。《新唐书·地理志三》中关于河东道泽州设置折冲府的情况如下:“泽州高平郡,上。本长平郡,治泽,武德八年徙治端氏,贞观元年徙治晋城,天宝元年更郡名……县六。有府五,曰丹川、永固、安平、沁水、白涧。”[11]清代劳经原《唐折冲府考》中也记载唐代河东道泽州有府五,分别是“丹川、永固、安平、沁水、白涧”[12]。罗振玉《唐折冲府考补》河东道泽州一条又补“高平府”[13]。谷霁光《唐折冲府考校补》记载:“泽州有丹川、永固、安平、沁水、白涧、高平六府。”[14]《洛阳出土墓志辑绳》又补一府“池
  水”[15],即泽州有七府,分别为“丹川、永固、安平、沁水、白涧、高平、池水”。以上均不见泽州有“源府”的记载,或者志文的“源”乃“漳源”之讹?据《新唐书·地理志三》记载:“潞州上党郡,大都督府……县十。有府一,曰戡黎。”[16]劳经原《唐折冲府考》又增补一个“漳源府”:“突厥改上党郡漳源府折冲,案上党郡是潞州非忻州也。”[17]谷霁光《唐折冲府考校补》记载:“漳源府,唐志属之忻州,权德舆张公遗爱碑则属潞州,按漳水源出潞州长子县西黄山,漳源府应在潞州,疑唐志有误。”[18]以上两条考证明确指出,漳源府乃潞州的折冲府,故志文中泽州源府应该不是漳源府之讹。如果泽州存在第八个折冲府——源府是个真命题的话,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其地团又在泽州的什么地方?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都未见到有关“源”这一地名的记载,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指出其设置的时间及地团,但这方墓志的记述似乎证明泽州确实存在第八个折冲府——源府。唐代的府兵制度到天宝以后基本上名存实亡了,但折冲府的名称在唐后期仍然沿用,终唐之世,军府空名仍然存在。李进忠墓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未见诸史籍、也不见于考证的新的折冲府名称,为折冲府的研究提供了相当珍贵的资料。
  第三,关于“大唐昭义军马军将虞侯”。见诸史籍和碑刻的多为“都虞侯”,如马步都虞侯、左右厢都虞侯等。关于都虞侯的设置及职掌,张国刚先生在《唐代藩镇军将职级考略》一文中指出:“一般说来,虞侯职在整军刺奸,所以,藩镇有马步都虞侯、左右厢都虞侯,而且每军、每将皆有虞侯,故又有马军左右虞侯、步军左右虞侯。更有左右二将虞侯、右三将虞侯、右四将虞侯等,这就是所谓的‘将虞侯’。有人把‘将’、‘虞侯’分开,是不了解虞侯配置之制的缘故。”[19]换句话说,唐代藩镇内部不仅马军、步军设有虞侯,且分左右,甚至每个军都设有虞侯官;每个将下都设有虞侯官,且分左右。“将”又称为“十将”、“什将”,其任务是带兵、整训军队,位于兵马使之下,职级比较低。“将虞侯”则是比“将”更低的官职。至于“军虞侯”,《新唐书·韩全义传》记载:“……是夜,噪而乱,全义缒以逸,杀其亲将王栖岩、赵虔曜等,军虞侯高崇文诛乱首,众乃定,(韩)全义得赴屯。”[20]邯郸永年新出土的《……故昭义军右骑射军副兵马使中散大夫检校太子詹事安定梁府君并故夫人招魂墓志铭有序》中,明确记载了“左骑军军虞侯”,可见唐代藩镇设军虞侯的情况也相当普遍。王永兴在《关于唐代后期方镇官制新史料考释》一文中提到:“节度使下设有都虞侯,都虞侯下设有各种虞侯。”[21]盖无论是军虞侯还是将虞侯,都是都虞侯以下设置的负责具体事务的官职。此方墓志与张国刚先生的看法相互补充、印证,证明了唐代藩镇设都虞侯、军虞侯、将虞侯的普遍性。
  明确了这一点,对中华书局标点本《宋史》中个别卷次、文字的断句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顾吉辰在《〈宋史〉比事质疑》一文中指出,《宋史》卷166《职官志》“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十将、将、虞侯、承局、押官,各以其职隶于殿前司”一句的标点有问题,此处应该为“十将”、“将虞侯”,而不是“十将、将、虞
  侯”[22]。笔者同样发现《宋史》中出现的类似错误,例如卷190《兵制四》记载:“其弓箭手有功,亦以八等定赏:一、押官,承局;二、将,虞侯,十将;三、副兵马使,军使;四、副指挥使;五、都虞侯;六、都指挥使;七、三班差使;八、借职。即以阙排连者次迁。”[23]此处的“二”应该是“将虞侯,十将”。
  第四,此墓志的价值并不仅仅限于以上三个方面,在历史地理方面,其意义也不小。笔者查阅了《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永年县地名志》、《武安县志》等大量史料,均未见到有关临县西北五里“邢固村”和武安县界 “莒村”的记载。临县即今河北永年县城临关镇所在,在《永年县地名志》中虽然没有“邢固村”的记载,但是有大量以“固”命名的村庄,如刘固、北尹固、冀尹固、南尹固、苏固、赵固、杜刘固、宋固、高固、张固、方头固、马固、北李固等。笔者认为,“固”应该是“”的简化字。:“土堡,土城也。”[24]《新唐书》记载:“曹州南华刘氏,出自汉楚元王交之后,自彭城避地徙南华,筑以居,世号刘。”[25]《续资治通鉴》记载:“金长清令严宝为主将所疑,挈家壁于青崖,依益都张林以避之。”[26]可见,以“”命名村庄的历史早就有之,而《永年县地名志》则称:“之所以称为‘固’,大概是‘受沙河影响,所以村名常冠以固字,以示坚固和安定之意。’”[27]这种说法未免有点牵强。从名称上看,这些村的得名都是以村子里的姓氏大户,故笔者推测,“邢固村”也是因为邢姓的居民占多数而得名。从命名时间看,这些村名有宋金时期命名的,如宋固、高固、南尹固;有明代命名的,如刘固、冀尹固、方头固、马固、张固;也有清代命名的,如杜刘固。《永年县地名志》中提到的这些村名,命名最早的也不过是宋金时期的,而且在叙述村子的命名时还加了“传说”二字。如叙述“高固村”的命名时,书中这样记载:“传说该村最早形成于宋金时代,是由高氏在此居住而命名。”[28]该志中虽然没有 “邢固村”的记载,但是从此方墓志我们可以看出,永年县用姓氏加一个“固”字命名村庄的历史不会晚于唐代元和年间。关于武安县界的“莒村”,在武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的《武安县志》中,没有有关 “莒村”的记载。虽然我们无从考证其具体位置,但是根据墓志提供的线索,即志主的曾祖与祖父生前都在州任职,去世后却埋葬在武安县境内的情况看,莒村应该在武安县与永年县交界的地方。此墓志保存下了未见于史籍的古村名,无疑为永年县和武安县地方志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另外,笔者在研读志文时发现,李家祖孙四代并没有葬在一起,而是分葬在三个地方,曾祖与祖父“两代坟营(茔)寄在武安县界莒村”,父亲“卜葬于临县西北五里邢固村东南”,而李进忠“谢世于临县官营之第”, 并“迁窆于县城西南五里”。值得注意的是,志主的曾祖与祖父均寄葬在莒村,一个“寄”字透露出李家的住所不在武安县,笔者推测有可能是在临县。为什么二人均任职于州,去世后却寄葬在别处呢?李进忠的父亲葬在“临县西北五里邢固村东南”,而他本人去世后却不与其父葬在一起,而是葬在了同县的“西南五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李进忠的父亲李超荣任天雄军十将,天雄军是魏博镇军队的称号,故李超荣是在魏博镇任职,而他的儿子却任昭义军马军将虞侯。为什么父子二人一个效力于魏博镇,一个却效力于昭义镇?或许父子不同葬与此有关。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