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龙凤纹压胜钱

作者:孔玉倩




  【关键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品;压胜钱;龙凤纹
  【摘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库藏的压胜钱约有500余枚,本文介绍了其中有龙凤纹图案者,并按纹饰内容的不同对其铸造年代、造型工艺等作了分析研究。
  
  压胜钱是一种用金属铸成钱币形式的吉利品和辟邪品,是我国古代泉币史上重要而独特的一个支流。
  压胜钱据传来源于古代方士一种厌胜法的巫术,当时人们认为用厌胜法可以制服想要制服的人和物。厌胜法的“厌”读音同“压”,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厌,笮也,令人作压。”所以通常又把“厌胜法”称作“压胜法”。而据厌胜法的本义,为达到辟邪祈福目的而制造的饰物,因其具有钱币的形式,就被人称为压胜钱。
  压胜钱始见于西汉,后历代官方和民间均有铸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压胜钱包含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也日益丰富,直至发展到凡有重大的纪念活动或一般的喜庆活动都可根据需要随意铸造,种类十分繁杂。由于这种铸成钱币形式的饰物大多具有各类图案或文字,所以民间又俗称为“花钱”、“玩钱”,它们的出现扩大了压胜钱的范围,丰富了压胜钱的内容。
  压胜钱名曰钱,实际上并不是在市场上通用的货币,不具有货币的功能,而是主要用于馈赠、玩赏、配饰、祭祀、卜卦、撒帐、生育、洗心等活动,因此传世的压胜钱有赐钱、吉语钱、庙宇钱、撒帐钱、生育钱、图案钱、符咒钱、洗心钱(上学、成年人洗心)、洗儿钱、春钱、五毒祛邪钱等等之分。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库藏的压胜钱主要来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废品回收站的收购,共约有500余枚,种类很多。现从中挑选有龙凤纹图案的介绍如下,以供参考和鉴赏。
  
  一、龙凤纹压胜钱
  
  共16枚,可分三型:
  Ⅰ型3枚。两面皆铸龙凤纹,图案相同。面、背均圆郭圆穿、重轮重郭。一龙一凤首尾相接,龙长角、长吻、圆睛,头顶有角,颈部下沉,身躯向后上方翻卷;凤有冠、尖喙、圆睛、振翅,长尾飘逸。龙凤间有祥云朵朵,龙身鳞纹与凤身羽纹清晰可辨。其铸工精湛,工艺细腻生动,龙凤造型极具活力。
  标本1636金代。透雕。直径5.3厘米,圆穿0.8厘米,双重内郭0.15厘米,双重外郭0.35厘米,厚0.2厘米。尚义县大青沟出土 (图一,1) 。
  
  Ⅱ型1枚。
  标本633明代。面、背均圆郭方穿,分内外两周,分铸文字和龙凤图案。面内周楷书对读“天赐太平”,背内周楷书对读“松柏同春”,外周均饰龙凤纹,图案基本相同。龙凤对视,正面的龙口张,背面的龙口微闭,细长身躯,头上有角;凤杏目张口,头上有冠,细颈,六支长翎尾羽垂于身后。龙凤两首间有一火焰形宝珠,下为波涛纹。直径5.5厘米,方穿0.9厘米,内郭0.1厘米,外郭0.2厘米,厚0.15厘米。1958年购于唐山专区 (图一,2) 。
  Ⅲ型12枚。正面为年号或吉祥语,背面饰龙凤图案。
  1.“周元通宝”龙凤纹压胜钱3枚。
  标本1000五代·后周。面圆郭方穿,背无郭。面楷书对读 “周元通宝”,背作高浮雕龙凤图案,龙凤相对。龙身细长,蜿蜒迤逦,头上有角,三爪;凤展翅高飞,尾羽似三条下垂的莲瓣。纹饰粗略写意,自然洒脱。直径2.3厘米,方穿0.6厘米,内郭0.05厘米,外郭0.15厘米,厚0.1厘米。1958年购于保定市(图一,3) 。
  标本1961∶1五代·后周。面、背圆郭方穿。面文楷书对读“周元通宝”四字,背饰龙凤图案,龙凤首尾相接,龙上凤下。龙长须、长角,身饰鳞纹,尾端隐没于凤头部;凤长尾上扬,极富动感。纹饰用繁缛、细长的线条勾勒而成,十分精美。直径2.6厘米,方穿0.6厘米,内郭0.1厘米,外郭0.3厘米,厚0.1厘米。1959年购于昌黎县(图一,4) 。
  
  2.“正德通宝”龙凤纹压胜钱3枚。
  标本4422∶1明代。面、背圆郭花轮,方穿。面文楷书对读“正德通宝”,圆郭刻卷草纹,背作龙凤纹。龙张巨口,身躯弯卷,与凤首尾相连;凤杏目,长尾上扬。龙凤均用简单而粗壮的线条刻划,较为写意。直径2.8厘米,方穿0.7厘米,内郭0.1厘米,外郭0.3厘米,厚0.5厘米。1965年购于秦皇岛市(图一,5)。
  标本4422∶2明代。面、背圆郭宽轮,方穿。面文楷书对读“正德通宝”,背饰相对的龙凤图案。龙巨口大张,尾部与凤尾相连,周身线条零乱;凤尖喙,头部与龙首相对,身饰鳞纹和羽纹。直径2.6厘米,方穿0.6厘米,内郭0.1厘米,外郭0.2厘米,厚0.1厘米。1965年购于秦皇岛市(图一,6)。
  标本1407明代。面、背圆郭方穿,面轮宽于背轮。面文楷书对读“正德通宝”,背作龙凤纹图案。龙凤头首相向,龙双眼似圆珠,身躯刻划零乱;凤展翅,尾羽飘落散开。此钱表面有砂痕迹。直径3厘米,方穿0.5厘米,内郭0.1厘米,外郭0.4厘米,厚0.1厘米。1958年购于保定,应为易县出土(图一,7)。
  
  3.“康熙重宝”龙凤纹压胜钱2枚。形制相同。
  标本2338清代。面、背外重轮,方穿。面文楷书对读“康熙重宝”。背于方穿上、下各有一火焰宝珠,内书“宝”、“泉”二字,左、右作龙凤纹,龙在右,凤在左,龙凤首尾相接。龙头上有角,长须,曲躯,足端为五爪;凤张口,细颈,振翅,身体肥硕,四支长尾垂于身后。纹饰较粗糙。直径5.8厘米,方穿0.9厘米,内郭0.15厘米,外郭0.1厘米,厚0.3厘米。1960年购于石家庄(图二,1)。
  
  
  4.“长命富贵”龙凤纹压胜钱2枚。
  标本421明代。此钱形体较大,面、背宽轮方穿。面文对读“长命富贵”,字体不规整。背为龙凤图案,龙首有触角,身躯向下回转,体细长;凤回首反顾,尖喙,孔雀式尾。龙、凤间填以卷云纹。图案显粗略,缺乏动感。直径5.8厘米,方穿1厘米,内郭0.15厘米,外郭0.8厘米,厚0.1厘米。1957年徐水县出土 (图二,2)。
  标本2936清代。面、背圆郭,长方形穿。面楷书对读“长命富贵”四字。背于穿的上、下有火焰宝珠,内分别刻“宝”、“泉”二字,左右各饰以凤、龙图案。龙凤首尾对置,龙在右,凤在左。龙张口平视,长吻,身躯弯折,足端为五爪;凤圆睛,长喙,振翅,长尾飘曳。直径5.3厘米,长方形穿1.5×1厘米,内郭0.1厘米,外郭0.4厘米,厚0.25厘米。1961年购于张家口(图二,3)。
  
  5.“龙凤呈祥”龙凤纹压胜钱1枚。
  标本506清代。此钱体大,面、背宽轮方穿,面楷书对读“龙凤呈祥”四字,背饰龙凤纹图案,龙凤首尾对置。龙长吻,身躯细长弯曲,尾部多毛,如针刺般散开,四足,足端三爪;凤尖喙,细颈,展翅飞翔,羽翼用5~6道平行的细线表示,排列整齐。龙凤间饰云纹。直径7厘米,方穿1.1厘米,内郭0.2厘米,外郭0.7厘米,厚0.2厘米。1957年购于北京(图二,4)。
  
  6.“太平富贵” 龙凤纹压胜钱1枚。
  标本2948清代。面、背圆郭宽轮,方穿,郭上云头形柄,上有一孔。柄面、背各书“福”、“禄”二字。面楷书对读“太平富贵”四字,背作龙凤纹,龙凤相对。龙圆眼,短吻,上肢前伸托一火焰宝珠;凤圆睛,头上有羽毛,头顶宝珠,长尾飘扬,尾羽呈线条状排列整齐。龙凤形象呆滞,缺乏动感。高6.5厘米,宽4厘米,方穿0.5厘米,内郭0.15厘米,外郭0.6厘米,厚0.15厘米。1961年购于张家口市(图二,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