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承德地区汉代长城与烽燧调查

作者:田淑华 赵晓光 王月华




  七老图山山脊是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与河北省承德县的交界线,最高处海拔1404米。长城沿山脊蜿蜒曲折,基本呈南北走向,其最北部在邓上乡乱石窖村上榆树村东约3公里处,向南至三家乡前营子村头道沟自然村(北大山鹿场附近)转向东,约1公里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大营子乡庙西沟村。此段全长约7.5公里,沿长城城体筑有烽燧10座,有的筑于城墙内侧,有的筑于墙体之上。墙体之上的烽燧有大梁尖烽燧和北约1公里的桦树沟烽燧。向北约0.8公里有三个间距均等、保存较完整的烽燧,皆筑于墙体内侧,为南洼大尖、西梁头和梨树洼大尖烽燧。西北约0.5公里处有白草洼正尖烽燧,位于墙体内侧10米处;再西北约1公里为蘑菇顶烽燧,处于墙内侧5米。正北0.8公里处有酒漏洼和东大梁烽燧。
  
  二、建筑结构与特点
  
  承德境内汉代长城的构筑形制主要有三种:一是沿用燕秦长城并对重点地段加以修缮,或筑起墙体,沿线设置城堡,有的地段予以增修;二是以烽燧、亭、障等防御工事构成,以烽燧居多,城体较少,有的烽燧以墙相连,多数地段没有墙体;三是采取堑壕和内外墙结合的筑法。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城体构筑方法有石砌、土筑和石土混筑,且多为石砌,极少土筑,个别地段为石土混筑。土筑部分因年代久远,水土流失严重,已不甚清晰。石砌部分保存较好,用料多为毛石,个别地段用河卵石。城基一般宽 1.8~3.5米,残高0.8~2米,城体沿山脊蜿蜒,海拔在600~1100米之间。从位于承德县与内蒙古宁城县交界线上的长城墙体的残存情况看,其构筑程序是先挖一条壕堑,宽约2米,深约0.5米,在沟两侧各夯筑宽约3~4米的土墙,壕堑挖得越深,内外墙也相应越增高。这段城体的筑法与走势均有独特之处,酷似汉代长城主体上的“盲肠”,似为北魏时期的长城,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烽燧有的是用夯土直接筑于城体之上,更多的是分布在长城内侧或外侧。无城体地段的烽燧多建在山脊、河川两旁,各烽燧之间形成军事联络体系。丰宁和滦平两县辖域的烽燧与古城相联缀,其中丰宁境内牛河流域的烽燧与凤山土城子古城相联,滦平境内兴洲河流域的烽燧与兴洲小城子古城相联。两古城城址属汉代县都尉级屯戍地,均出土了大量汉代遗物。
  在隆化县郭家屯镇二道营子汉代古城东150米的山脊上,有一段长约5公里、呈西北走向的长城墙体,由黄砂土夯筑,横剖面呈梯形,现存高度1.5~2米,基宽6~7米,破损严重。配筑烽燧三座,分布在两头和中间。此段长城地处招素沟沟口至滦河北岸的山脊上,山下是大滦河与小滦河交汇处,二道营子汉代古城坐落在山下滦河旁,古城西、南两侧均有滦河为天然屏障,城体、烽燧、古城形成相互联络的防御体系。
  承德境内的汉代长城以烽燧居多,其分布有四个特点:其一,较少建于高山巅峰,多建于临近河流的黄土丘陵上,沿河流走向设置;其二,河流交汇处的三角地带分布密集;其三,重要交通路口、关口,往往设置两个并立的烽燧,一般相距30~50米;其四,烽燧之间多有古代道路遗迹。所见烽燧的建筑结构大体相同,外观多为土丘状,下大上小,顶部较平,有的中间出现凹面,底径在7~20米之间,现存高度不一,最高者8米,最低的1米左右,一般在5~7米之间。有的烽燧顶部平坦,横断面呈不规则梯形。所有烽燧向阳一侧的坡度缓长,背阴一侧的坡度则较陡。其建筑形式有三种:夯土构筑、石砌墙基与用土夯筑或黄土掺砂砾构筑相结合。
  1997年4月,承德市文物局与隆化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共同对隆化镇内漠海沟东烽燧进行部分试掘。此烽燧为黄土夯筑,土质纯净,极少夹杂物。夯层厚度6~10厘米,夯窝呈圆形,密集排列在每一夯层上,夯具为直径6厘米的坚硬圆木。烽燧南面发现有被扰乱的房基、石墙遗迹,应为守燧兵士居住之所。墙基遗址及附近地表可见大量战国至汉代的绳纹灰陶片、素面陶片及鱼骨盆和板瓦残片,可辨器型有瓮、罐、盆、甑等。烽燧之间距离不等,一般间隔1~3公里左右,远观如一土阜,居高临下,彼此呼应,站在其中任何一座烽燧上都能举目遥望前、后相邻的烽燧。
  
  三、相关城址
  
  承德秦汉长城沿线发现大小不等的城、障遗址10余处,其中两处古城与汉长城密切相关,一是滦平县小城子古城,一是丰宁县凤山土城子。
  小城子古城位于兴洲河右岸,兴洲河于此转东汇入滦河。古城现存西城垣长54米,宽8.7米,残高3米,黄土夯筑,夯窝及夯眼清晰可见。夯土中夹杂着较多绳纹陶片、瓦砾,城内出土大量战国刀币、汉五铢以及铁制生产工具。据史料记载和城址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专家认为兴洲河可能就是汉代的要水,进而推断此城为汉要阳都尉治所[4]
  凤山土城子位于凤山镇北,经丰宁县文保所调查,城垣部分尚存,原有东、北、南三处城门,因西临牛河可作天然屏障,故未设西门。古城东西长约500米,南北长约550米,城墙残存210米,存高4.08米,城基宽约8.5米。夯筑,夯层8~11厘米,夹杠眼10厘米,间距75厘米。城内外遗物丰富,主要有弦断纹灰陶片、泥质灰陶片和弦纹、绳纹、布纹及网格纹瓦片等。城址附近有战国至汉代的遗址和墓群,出土遗物与城内相同。据《水经注》载:“(要)水出塞外,三川并导,谓之大要水也。东南流经要阳县故城东。” 要阳县于王莽时更治都尉治,北魏治要阳都尉。该城西临的牛河古为大要水,由此推断此城应是汉要阳都尉治所[5]
  
  四、小结
  
  承德境内汉长城属秦汉长城之中间靠东段,经实地踏察可知,残存数段墙体总长度不足百里,发现烽燧300余座。无论墙体还是烽燧,建筑施工灵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随山就势。墙体与烽燧相结合,无墙体部分即以烽燧代替,因山制险,形成严密的军事防线。其中有的地段沿用了秦长城。“秦汉长城开始是在战国秦、赵、燕三国北边长城旧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秦汉时代,战国的长城部分被衔接,部分被利用,部分被废弃,并另修筑新的长城……这条防线的建设陆续有许多发展,位置也有所变化。……这是自秦统一以后,以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120年间陆续营建的军事防线。”[6]
  战国、秦汉以来,我国北部地区多次修筑长城,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 国力兴衰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动息息相关。汉代初期国力较弱,而北方匈奴势力极强,汉朝政府只能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矛盾。“文景之治”后民富国强,军事实力雄厚,汉武帝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击败匈奴。期间,汉王朝在北疆筑长城,设郡县,以抵御匈奴入侵,巩固北部边防。汉长城承德段是西汉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抗击匈奴侵扰、巩固北部边境而逐年修葺、扩建及完善而成的军事防御体系。
  承德地区古代是汉族与北方东胡、匈奴等少数民族汇聚的区域,汉代长城、烽燧及相关城障塞堡的调查与发现,对于研究和确定战国、秦汉以来我国北方郡、县位置,建置沿革及军事设置、戍守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有些城址可能是当时汉族与东胡、匈奴往来和互市贸易的重镇,不仅为研究战国、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史提供了实物依据,而且不同程度地填补了考古空白。但因多种因素所致,承德汉长城的调查还有部分未完成,尚需进一步调查,同时在今后的调查与研究中,还需要加强省、区之间的相互协作。
  参加调查的人员有:承德市文物局石砚枢、赵晓光、田淑华,丰宁县文保所张汉英、白瑞杰,滦平县文保所苗济田、赵克军、王月华,隆化县文保所李柏龄、姜振力、王小强,承德县文保所刘朴、李林等。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县普查材料及笔者调查记录。
  绘图:赵克军
  
  [1][4]郑绍宗:《河北省战国、秦、汉时期古长城和城障遗址》,《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2]李逸友:《中国北方长城考述》,《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1期。
  [3][5]《丰宁文物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6]《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第37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责任编辑:成彩虹〕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