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新见唐秦王李茂贞墓志浅释
作者:王凤翔
【摘 要】唐末五代之际,李茂贞先后受封为岐王、秦王,统治岐陇一带长达37年,是晚唐五代多元政局中的重要一极。其墓志现存放于宝鸡市大唐秦王陵博物馆的地宫内,对于研究唐末五代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在对墓志全文进行释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史籍记载,对李茂贞的家族世系及生平事迹进行考释,并指出墓志存在的诸多疑点。
唐末五代之际,李茂贞(856~924年)先后受封为岐王、秦王,统治岐陇一带长达37年。他不仅一度弄权干政,挟天子令诸侯,而且还以凤翔镇为基础逐步走向割据,鼎盛时势力达及40余州,在北方与晋、汴两大势力逐鹿争霸,成三足鼎立之势。后梁立国后,李茂贞开岐王府,建立偏霸政权,是晚唐五代多元政局中的重要一极。
以李茂贞生前的封爵“秦王”和谥号“忠敬”题名的《大唐秦王谥曰忠敬墓志铭》,也即李茂贞墓志,现存放于大唐秦王陵博物馆的地宫内。大唐秦王陵是李茂贞与夫人刘氏的合葬陵寝,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北坡公园顶陵塬机场的西端。该陵墓于2001年开始发掘,2003年4月开放,至2006年4月又经过重新整修与世人见面。但李茂贞墓志至今未见有著录。该墓志不仅记述了李茂贞的生平、家世和功绩,而且事关晚唐五代的纷繁政局,很多记载可以补校唐五代史籍之缺误,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今笔者根据相关资料试对李茂贞墓志作一考释,并将录文附下。
一、墓志录文
李茂贞墓志分志盖和志石两部分,青石材质,保存十分完好,现位于其地宫的中墓室正中央。墓志顶盖略呈方形,长51厘米,宽53厘米,正面无文字;四周斜刹面,上有线刻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方神像,并饰有花纹。志石长、宽各82厘米,厚18厘米,四周有线刻十二生肖神像。志石正面阴刻楷体志文,间有少量行草字,铭文采取骈体文格式撰写,计32行,满行39字,共1128字。现标点录文如下,/表示另行,凡碑别字和繁体字均改作规范简体字,个别文字为保持原貌,不做更改,文后以括号说明之。
大唐秦王谥曰忠敬墓志铭并序
凤翔节度推官朝议大夫前守尚书礼部郎中柱国赐紫金鱼袋薛光序 撰
窃以盛纂宗周,荣膺/命氏,邈惟往古,考彼前书,盖彰保国之诚,明迥振匡。君之义烈,编于/帝属,列彼储闱,纪玉谍以腾芳,齿金枝而表庆。位崇良辅,名冠诸侯。煞(杀)白马以为盟,降/丹书而示信。分茅建社,锡壤开疆。进阶而践凤池,图仪形而 麟阁。功齐五霸,道契八元。实谓/杰出明时,挺生圣代,为一人之心膂,作群后之规绳。王贯陇西郡,大郑王房,名茂贞,字正臣。/曾祖皇任深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曾祖母天水郡赵氏。祖镡,皇任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尚书右仆射,赠右/金吾大将军。祖母清河县太君张氏。父端,皇任右神策军先锋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赠太尉。/母燕国太夫人卢氏。亲兄茂庄,皇任山南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尉,兼侍中,赠太师。亲侄继筠,/皇任邕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尉。亲侄廓,皇任原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检校太保。元和中,以镇阳肆逆,主帅不臣,王远祖独以博野一军率先向化。帝嘉效顺,遂隶于/秦爰降岳,灵生于贵族。叶殷箕而秉异,符汉昴以呈祥。名勒景钟,勋盟府。治国而早探金/版,提师而夙究玉钤。挥戈而白日再中,拔剑而飞泉涌出。遂得传书圯上,擅价山西。斩叛帅而复歧(岐),/平狂蛮而清邛蜀。而后益彰全节,遐振雄名,逐大憝于关中。寻安宫阙,迎圣君于剑外。再整庙朝,累殄奸臣,继平不轨,遂致严祠堂于陇坻,树碑篆于歧阳。播美千年,传芳亿/祀。兵符相印,秉义方者,何啻十人;皂盖彤,禀庭训者,动逾百数。金家七叶,未是殊荣;杨/氏五公,难方盛事。不改二十年之正朔,永固一千里之封疆,无愧史官,可光帝载。然后遵/睿谋于全晋,誓复宗祧。除僭位于大梁,重明日月。留侯借筋果,创业之君;谢传/团(棋)允,赞中兴之主。俄新景祚,终睹休期。遂乃上叶皇明,叠须帝泽,爰加谥号。焕彼侯门,庆/及子孙,迭居将相。登坛杖钺,不离旧履之山河;继踵联荣,亟自圣朝之光宠。不料,栋摧广厦,星殒长空。俄/闻罢市之悲,咸起逝川之叹。王享年六十有九,同光二年甲申岁四月十一日薨于凤翔府私第。三年乙酉岁十二月二十五日迁/葬于宝鸡县陈仓里,归于先考大茔。王秦国夫人彭城郡刘氏。长男,见任凤翔陇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兼凤/翔尹,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次男,见任彰义军节度观察营田等使,检校太傅。次男,见任原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检校太/保。次男,次男,次男。长女出适柳氏,次女出适卢氏,又次女出适卢氏,又孙女出适裴氏,又次女出适郭氏,又/次女出适路氏。呜呼!幸契云龙之运,将荣鱼水之欢。奈何梦奠两楹,灾生两竖。胡香罕验,灵草无征。/俄掩重泉,遽归大夜。从龟长而择地,法马鬣以成坟。丹临风,素帷戒路。惜哉柱础,永葬郊原。光序谬以/荒芜,获承指命,颂元臣之翊戴,诚愧彩毫;述列土之徽猷,词惭黄绢。铭曰:/
懿彼英雄,生于昭代。动叶机权,凛然气概。高步区中,驰声海外。社稷元臣,藩维盛观。翦除大盗,/翊赞明君。躬亲矢石,义激风云。西征蛮,东扫妖氛。缙绅所仰,朝野必闻。保国明诚,承家至孝。整肃军师,扶绥将校。思极投醪,谋深减灶。挥戈却日,拔剑飞泉。承天柱础,分国土田。兄弟垣翰,子孙旌旃。翠华返正,黄屋言旋。鸿私追谥,册命自天。山河表誓,土宇旌贤。六亲黯尔,九族潸然。呜呼良辅,永松阡!
二、李茂贞生平及家族世系
李茂贞在新、旧《五代史》皆有传,《旧五代史》中入《世袭列传》(卷132),《新五代史》则归入《杂传》(卷40),其中《旧五代史》记载略详。此外,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及《册府元龟》等其他唐五代史籍对李茂贞事迹也有记载。李茂贞墓志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包含的信息极为丰富,多可补正史籍,史料价值很高。以下笔者试据墓志和史籍对李茂贞的生平及家世考证之。
李茂贞,原名宋文通,唐深州博野(今河北博野)人氏。唐僖宗光启三年,他因护驾有功,得赐姓名。对此,《旧五代史•李茂贞传》云:“(宋)文通扈跸山南,论功第一……赐姓,名茂贞,僖宗亲为制字曰正臣。”[1]墓志载其“编于帝属,列彼储闱,纪玉谍以腾芳,齿金枝而表庆”及“王贯陇西郡,大郑王房”,就是指李茂贞得赐国姓后被附入宗室郑王属籍,籍贯也由深州博野随之改称皇家的陇西郡了。
墓志对李茂贞生平的记载虽有美化夸大之辞,但事迹多可与史书记载相印证。如墓志所云“斩叛帅而复歧”是指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李茂贞平定李昌符之叛,收复凤翔镇。“平狂蛮而清邛蜀”乃是指景福年间(892~893年)李茂贞讨伐杨复恭、杨守亮之党,兼并山南并争夺东川之事。而“安宫阙,迎圣君于剑外”之语则是记述了广明元年(880年)唐僖宗因黄巢进占长安而出逃四川成都,后黄巢起义失败,李茂贞等于光启元年(885年)护送僖宗回京,及之后不久僖宗又因李克用犯畿和朱玫之乱再次出逃兴元(今陕西汉中),李茂贞又一路护驾直至光启三年銮驾回京等事迹。
墓志也存在记载不实的情况,如墓志云“再整庙朝,累殄奸臣,继平不轨”等语则是为李茂贞贴金,与史实不符。自景福年间以来,李茂贞屡屡干政,甚至率军逼宫,逼杀执政大臣。景福二年(893年),李茂贞率军击溃嗣覃王李嗣周统领的禁军,进逼京师,迫使唐昭宗处死宰相杜让能、观军容使西门君遂、内枢密使李周潼等执政大臣。乾宁二年(895年),他又伙同宁节度使王行瑜率军进占京师,擅杀宰相韦昭度和李,同时还杀死了枢密使康尚弼等权宦,甚至欲废掉昭宗,另立新君。所以,与其说李茂贞是“累殄奸臣,继平不轨”,不如说他是跋扈犯上,干政妄为。同时,笔者对于墓志所云“不改二十年之正朔”之说也不敢苟同。后梁立国后,李茂贞联合李克用、王建等地方割据者继续使用唐朝天或天复年号,以“兴复唐室”为口号与后梁抗衡。但实际上,正如《资治通鉴》卷266所载:唐亡后,李茂贞“开岐王府,置百官,名其所居为宫殿,妻称皇后。将吏上书称笺表,鞭扇号令多拟帝者”[2]。新、旧《五代史》李茂贞本传的记载略同。这表明李茂贞只是名义上继续奉唐为正朔,而其割据的实质与称帝建国并无二致。墓志“永固一千里之封疆”的说法倒是可以认同,因为李茂贞自始至终有自己固有的地盘,势力不容小视。墓志继云其“除僭位于大梁,重明日月”及“赞中兴之主”等语,是指同光二年(924年)李茂贞向后唐上表称臣,受封秦王的堂皇之辞。因后唐以唐室后裔自居,故此云“中兴之主”乃后唐庄宗李存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