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期
宁夏下河沿窑考察
作者:张 燕
【摘要】下河沿窑位于宁夏中卫市,是当地元明时期的民窑。2005年,作者与当地文物系统的两位先生一起考察了该窑址,采集了部分标本,本文就考察所得和对该窑的相关认识作了概述。
下河沿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的中卫市,处宁、蒙、甘三省的交界之地。1998年,中卫市博物馆曾对窑址进行了调查,该馆的麦玉华在《中国文物报》上对下河沿窑作了简略介绍[1]。 2005年夏天,笔者与宁夏文物局任国柱和中卫市博物馆孙学锋两位先生一同考察了下河沿窑,获得了一些新的资料。
一、地理环境及窑址状况
下河沿窑东距中卫市20公里,北面是腾格里沙漠,窑址所在地是一片矮山。由于正在开采煤矿,一些窑床暴露出来,可以看见窑壁是用匣钵、耐火砖砌成,还有一些露出红烧土可能是窑炉遗址的地方,约20处。窑址范围约17万平方米,地表遍布瓷片、煤渣、废弃窑具,瓷片堆积层最厚处约有3米。
下河沿窑虽处于干旱区,但地下水蕴藏丰富,水位高,遗址附近至今还有几处汩汩不断的泉水,当年的窑场用水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燃料也可就地解决。这里盛产煤,而且是低灰、高密度、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和北方的大多数地区一样,煤层中伴生有大量的瓷土。往北1.5公里是从西而来的黄河,下河沿码头是黄河上的水运要冲,是青海和兰州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北魏时黄河开始有河运业,在隋、唐、西夏和元代的数百年间,黄河河运业常和西段“丝绸之路”相连接,各地客商货运过载,往来不断。元代诗人马祖常的《河西歌效长吉体》云: “紫驼载锦凉州西,换得黄金铸马蹄”,反映了当时黄河两岸人民经商成风的情景。下河沿窑产品除了畅销于附近地区,还沿着黄河运到了银川平原和内蒙古一带。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黄河富中卫。”此言道出了此地的富足。当地人引黄灌溉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灌区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旱涝无虞,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唐代诗人韦蟾在诗中赞誉道:“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在这样一个水陆交通枢纽和农业发达的地方,一定是人口兴旺,并伴随有大量的瓷器需求。
二、 器物种类
下河沿窑的主要产品是民间生活用瓷,器型有各式碗、盘、双耳罐、盘口瓶、 桶式瓶、钵、罐、油灯、玩具等。釉色以黑釉、褐釉、茶叶末釉、白釉、青黄釉为大宗。装饰方法有白釉褐彩、点釉、刻划花等。
1、碗类,可分为3式(图一)。
Ⅰ式撇口、尖唇、弧腹,内底平坦,腹深容量大,有叠烧时残留的沙圈或涩圈。内壁光滑,外壁可见粗细均匀的旋坯痕。圈足稍外撇,平切足,足心有旋突。高6~7厘米,口径13~15厘米。釉施到底,黄胎或灰胎。窑址所见Ⅰ式碗的数量约占碗类的80%。此式碗有白釉、黑釉、黑釉白边、青黄釉及上白下褐、白釉褐彩等。白釉碗的釉层薄而亮,黑碗的釉层稍厚一些。
Ⅱ式撇口、弧壁,内底有沙圈或涩圈。圈足窄而高,足墙内敛,无旋突。碗壁和底足的交接处修刀利落,十分规整。化妆土和透明釉都施到足跟。与Ⅰ式碗相比,腹壁的弧度稍大,圈足也不同,胎和化妆土都比Ⅰ式碗稍白。
Ⅲ式尖唇曲腹,圈足窄,内墙斜削。施釉近底,釉面光亮匀净,灰胎,有少量杂质。高3厘米左右,比Ⅰ、Ⅱ式碗小许多。
2、盘类,可分为3式(图二)。
Ⅰ式束口、弧壁,口沿外侧有一道凹槽,拿取不易滑脱,十分顺手。釉面平整光亮,足平切,胎灰或黄。此式束口盘的数量在盘类中占多数。
Ⅱ式折沿较宽且上翘,斜直壁,盘腹很浅,只有1厘米的深度。圈足平切,足心有旋突,多有窑裂。釉层薄而光洁,施釉近底,外壁偶见垂釉及破泡。胎色浅灰、浅黄,较致密。
Ⅲ式直口微敛,浅腹,内底有沙圈,圈足近似玉环。施化妆土,不太均匀。釉色白中泛黄,外壁偶见垂釉,淡褐色胎稍粗。
3、黑釉盘口瓶
小盘口,束颈,叶形系,双系紧贴在盘口之下,系上有两三道竖纹。长腹,腹以下残,没有可复原的残件。从瓶口的断面可以看到,瓶内无釉,胎粗,可见微小孔隙。瓶口至颈部用双层胎泥叠在一起,因而此处很厚实,可能是为了增加瓶口的强度,以使其提携悬挂时能承载较大的重量。这亦是该窑的特征之一。
4、黑釉双耳罐
直口厚唇,宽系,系上有五六道凸起的竖条纹。胎质明显比碗、盘类粗,含砂较多,有孔隙。罐内外均施釉,但口沿至颈部无釉。可惜没见到完整器。
5、桶式瓶(图三)
小口外卷,短颈,桶状腹,隐圈足。瓶内无釉,外壁施釉至底。高17~20厘米。有白釉、褐釉、白釉褐彩3种。白釉褐彩大多绘弦纹、草叶纹或文字。桶式瓶在窑址中数量较多,宁夏固原博物馆和中卫市博物馆都收藏有完整器(图1)。
6、黑釉水波纹钵
高13厘米。钵内施黑釉,内底有涩圈。圈足,胎色浅灰。外壁釉色黑褐相杂,釉有垂流,釉厚处为黑色,釉薄处为褐色。腹部约有6厘米宽的无釉露胎带,露胎之处刻划水波纹,并随水波纹的曲线涂有一道很薄的浅褐色釉。
7、灯
高4.5厘米,口径9厘米。圆唇、弧壁、浅腹、实足,形似小碗,口沿有一花瓣形凸起,使之便于拿起。黑釉厚胎,釉面光亮,手感较沉,稳定性很好(图2)。
8、玩具小羊
高3.5厘米,为绵羊,模制成型。取站立之姿,头顶盘两只弯曲的犄角,素胎上点黑釉为饰,尾残。形体简括,温顺可爱(图3)。
9、罐盖,采集到3个,分3式。
Ⅰ式盖面平顶略凸,直口,施深褐釉,半木光,胎色深灰,质稍粗,盖内无釉。
Ⅱ式曲拱形盖面,圆饼形扁钮。盖面施白釉,透过白釉可清楚看见旋坯痕。
Ⅲ式盖面曲拱,饼形矮钮,直子口,宽平沿略上翘,盖面为白釉褐彩,浅灰胎。
10、青釉盘、碗
青釉器所占比例很小。采集到3件,1件盘,2件碗。不施化妆土,底有垂釉现象,釉面玻璃质感强。灰胎,底足的胎釉之间可见线性火石红。
11、窑具
没有发现瓷器与匣钵粘连在一起的现象。匣钵用耐火土烧制,壁特厚,里面夹杂粗大的颗粒,外壁多有瓦楞。未见完整的,碎块很小。在窑址上可以看到近乎完整的碗、盘,却看不到较完整的匣钵,怀疑可能是被附近的村民捡走砌墙了。
支顶钵,高7.5厘米,顶径5.5厘米,底径13厘米。也称顶碗,是碗、盘类器物叠烧时放在底部的支撑具。平顶略凹,斜壁,底外翘,呈喇叭形。
支垫,为工字形或亚腰形。在瓶、罐的腹部和碗、盘的外壁常见其留下的痕迹。
三、几点认识
1、窑址的时代、性质
下河沿窑是一座民间窑场,其产品定位为当地回汉人民的日常生活用瓷,基本没有高档的陈设品。其中回族风格的瓷器占了一定数量。因下河沿窑的烧造年代及制瓷情况均无文献可考,也没有发现纪年瓷器及有纪年可考的墓葬瓷器,只能根据窑址采集的标本判断(当地元代以后的汉人墓葬发掘很少,回民的葬俗为无棺,无任何殉葬品)。从窑址采集的直口盘、撇口碗和各种盆、罐的残片分析,该窑的年代大约创烧于元代晚期,兴盛于明代。
2、烧造工艺
支烧方法有涩圈叠烧、沙圈叠烧、对口烧、套烧等。白釉碗的圈足上垫沙,这些细沙起到了很好的间隔作用,在窑址上较少见到粘连的器物,有些碗内底所粘的细沙能用手搓掉。黑釉碗虽与白釉碗一样也是叠烧,却有一点不同,除了圈足垫沙,碗内底还要刮去一圈釉,涩圈上可见许多沙粒。既开涩圈又垫沙,很可能是因黑釉比白釉厚,粘稠度大,一旦垂流很容易粘连。 钵罐类器物多采用对口烧、套烧。在窑址上捡到一个罐口,是两只罐对口烧时口朝下覆烧的那只,罐耳上有倒流的一大滴垂釉,口沿上可见垫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