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期

唐代邛窑瓷器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作者:王蓓蓓 刘美丽




  【关键词】唐代;邛窑;瓷器;社会生活
  【摘要】邛窑作为四川地区久负盛名的民窑之一,其制瓷工艺在唐代进入繁荣时期。本文通过对唐代邛窑瓷器在品类、造型、纹饰等方面的分析,展示其独有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貌,并更加深入地探究其所反映出的唐代四川地区社会生活的一些情况。
  
  我国制瓷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封建社会进入全盛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物产丰饶,文风鼎盛,制瓷手工业也随之发展,技术更为纯熟,瓷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提高。邛窑作为四川地区著名的民窑之一也取得长足进步,其制瓷工艺达到了较高水平,可以说唐代的邛窑瓷器完成了质的飞跃,步入自身发展的繁荣时期。相较于驰名中外的邢窑白瓷、越窑青瓷,邛窑瓷器以其独到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代表了唐代民间社会的实用需求及审美取向,是来源于生活、植根于大众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本文在吸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唐代邛窑瓷器的品类、造型、纹饰为切入点,透过其民俗化的地方特色与生活化的淳厚风格,对唐代四川地区的社会生活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
  
  一、 丰富多样的瓷器品类
  
  邛窑的规模很大,包括十方堂古窑址、尖子山古窑址、瓦窑山古窑址、西河乡才冲土粑桥古窑址和固驿镇古窑址等。其中位于今邛崃市南河岸小平坝山上的十方堂古窑址被学界一致认为是邛崃窑的典型唐代遗址,它最集中,规模也最大,目前大多数的唐代邛窑瓷器都是在十方堂古窑址中发现的。
  唐代邛窑生产的瓷器,就其工艺可分为圆器成型的简单器、琢器成型的复杂器、雕镶成型的瓷塑和范印成型的小玩具。尽管邛窑瓷器的品类繁多,但却是以满足一般百姓生活需要的生活用品居多。根据这一重要特征,结合唐代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可将邛窑瓷器划分为以下四类:
  (一)食器,包括碗、盘、盏、碟等;
  (二)饮器,包括酒壶、酒瓶、杯、茶盏、茶托等;
  (三)日用器,包括罐、缸、瓶、炉、钵、灯等;
  (四)杂器,包括文具类的笔格、墨研、笔洗、水盂等,玩具类的各色动物、响铃等,乐器类的多孔乐器和吹哨等,以及砖瓦、瓷塑造像类的孔子像、观音像、释迦天王像等。
  从以上邛窑瓷器的品类来看,其功用多为满足普通百姓衣、食、住、用、玩、赏等多方面的生活需求而烧制。就食器而言,唐代四川地区的人们在就餐时很注意餐具的多样化,碗、盘、盏、碟应有尽有,式样颇多,且大小粗精皆有之,这显然为不同生活品质的人提供了多种选择,人们在使用的基础上也开始追求质地的精良。从饮器不难看出,唐代整个社会的饮酒之风盛行,饮茶之尚也方兴未艾,才会出现烧制大量酒器和茶器的现象。日用器的形制虽然不大,但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尤其灯的烧制是唐代它窑产品所少有的,这些都反映了邛窑瓷器贴近人们生活的具体实用性。至于杂器,除砖瓦是住用必需品之外,文具与乐器的烧制折射出人们对人文和音乐情趣的追求,特别是陶瓷吹哨这种既有地方色彩又具民俗风情的细物,更显得饶有兴味,而孔子、观音、天王像等不仅体现了唐代儒家文化与佛教、道教信仰在四川地区广泛的接受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还进一步反映出整个社会儒释道融合,多种文化兼容并蓄的盛大气象。提及邛窑瓷器里的玩具,则实在是闪现民间制瓷工艺者童心童趣的器物,如虎、狮、牛、羊、犬、鱼、龟、鸡、鸭、鹅、长龙等动物,形象活泼逼真,工匠们对手捏、范印、雕塑等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无不显示着劳动者匠心独运的质朴童心与热爱生活的亲和态度。这种对民间孩童玩具煞费苦心的设计烧制,且创造出如此多造型生动、品种丰富的产品,可以说在唐代众窑中是绝无仅有的。
  
  二、 独具特色的造型纹饰
  
  唐代蜀窑最著名的瓷器是大邑白瓷和邛窑施以釉下彩的彩瓷。关于大邑白瓷,杜甫《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这样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1]当时以邢窑所产白瓷为一时之冠,有“类银”、“类雪”之称,而杜甫对一普通瓷碗如此吟诵珍爱,可见大邑白瓷的精美也令人爱不释手,属于上乘佳品。《景德镇陶录》也提到:“蜀窑器,体轻而坚致,色白而声清。”[2]而蜀中另一名窑邛窑则走的是平民化、生活化之路,元代诗人吴莱在《大食瓶》诗中曾写道:“定州让巧薄,邛窑斗轻坚。”[3]能与定窑相提并论,邛窑之优可见一斑。邛窑烧制的瓷器以三彩器最负盛名,其三彩器是在瓷胎上用黄、绿、褐三种色彩绘成各种图纹,再施以灰白色和米黄色的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三彩,釉面平整,彩绘永不脱落,俗称邛三彩。邛三彩是具有四川地方特色和民俗色彩的典型器,其质朴疏朗的造型和奇思妙想的图绘格外清新鲜活,令人于绚丽浓厚的大俗之中体味到别样的风趣。
  邛窑所烧制的瓷器是面向普通大众的,所以它们的造型纹饰要充分考虑到大众的认同度,简单说就是要投众所好,选用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再加以变幻创新。
  在造型上有了大的突破,壶、罐一改长方形和桥形系耳,改用复式系耳;壶的嘴由长变短;碗多为鼓腹侈口,底为平足或玉璧底;盘多呈坦底平足;碗和盘有了花瓣、荷叶形口沿。这些变化无疑是受唐代社会审美观的影响,世风以丰满圆润为美,故而器物造型向圆、矮、齐的方向发展,呈现出一种饱满丰腴之态。而陈设品和小玩具则注重意趣,姿态生动活泼,是健康向上、生气勃勃的世态民风的反映。
  在釉色上繁复多变,青、黄、绿、白、紫、蓝、黑等多种颜色各显其荣,黄者如金,绿者如玉,白者如雪,蓝者如海,青者苍翠欲滴,紫者莹润秀雅,甚至还有棕釉上有花纹的、釉色发生窑变的。据著名陶瓷专家陈丽琼调查,目前邛窑瓷器已发现30余种深浅不同的釉色[4],实在是变幻多端,绚丽多彩,由此可窥探到唐代社会追求雍容韶丽、斑斓繁华的色彩品位。
  在纹饰上,邛窑所产的素色瓷有印花、划花等纹饰,但较少,主要是邛三彩的各种涂绘纹饰分外出彩。其一是绘制图案,多用黄、绿、褐、黑等色点出圆点或画成圆珠,串联成圆、方、菱形或云气纹的图案,多数绘于壶、罐等器身的釉面下,简洁明快。其二是随笔涂抹,不用勾勒,常用绿、黄、褐色,随意在壶、罐上绘成花草纹与云气纹,犹如中国画里的没骨画法,其浸染笔触又好似大写意,颇具情致。其三是点画散点,用绿色和深褐色在器物的盖上绘制大圆点,众多大小不一的圆点就组成不规则的散点纹,其中以绿色圆点最美妙,特别是在各种瓷塑和小玩具上,用它来勾画轮廓和点睛,使之栩栩如生。其四是涂抹斑块,一般用黄、绿、褐三色,也有用黄、绿、蓝三色,在器物上同时涂绘如圆形、长形、桃尖形、橄榄形的斑块,三彩器于此真正三色并呈,鲜艳夺目,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风格独到且耐人寻味。
  如果说邛三彩的绚烂色彩和涂绘代表了唐代追求瑰丽的审美取向,那么题材丰富的瓷塑则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各种头像及妇女、婴孩形象,骑马、摔跤、抱小孩、骑骆驼等造型,无不生动传神,其中尤以舞女瓷塑堪称绝妙,其身段刚健婀娜,腰细如束,翩翩起舞之姿妙曼袅娜。而另一水丞更加精巧,整个器皿造型就是一唐代妇女形象,身躯丰满,面如满月,眉目如画,显得丰腴雍容,上身着折领短袖衣,极具胡服之妖娆,一角杯入怀,此杯是用来盛水的,器物整体给人珠圆玉润之感。无疑这些都是人们生活百态的映射,可以说邛窑瓷器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
  谈到邛窑瓷器造型的地方特色,就不能不提到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省油灯。它不仅在器形上有发明创新,而且在功能上更加经济实用,是完全为普通百姓着想的实用生活器。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对其曾有记述:“一端作小窍注清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独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5]陶瓷专家陈德富认为,省油灯的主要功用是用水来降低灯使用时的温度,减少油的挥发,达到省油的目的[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