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期

永济桥初探

作者:黄涿生




  6、2005年1月6日,在大石桥村铁道部十八局桥梁公司院内发现《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碑下半截,与在桥北侧御碑亭遗址发现的《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碑上半截正好合而为一。此碑为汉白玉质,螭首,碑面边框及碑侧均为浮雕行龙纹饰,碑阳阴刻满、汉两种文字的碑文(图六)。此碑及座现已运至涿州市文物保管所保管。
  
  四、永济桥的形制与功能演变
  
  永济桥为拒马河跨河之桥。拒马河发源于河北涞源县,经北京房山区、河北涞水县,于涿州市西北入境,至城西绕城北复东流。拒马河为季节性河流,平时流量小而缓,至夏秋季节因山水汇集而河水暴涨,水流湍急,此时如遇连天大雨,必成水患。故其河流无定式,水大时泛流而下,形成无固定河道之河。明万历二年(1574年)始建石桥,至崇祯年因大水桥被冲毁,而拒马河也改道南移,使此段河道更加宽阔,形成“桥建而河徙,桥乃跨陆,河则仍资舟楫,与无桥同”的状况。
  因河宽桥短,清乾隆二十五年重建新桥时,就建成了主桥与引桥相组合,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桥。此桥的特点是主次分明,浑然一体,主桥适于主河道通流的需要,引桥既延伸了桥体,迎合了河床跨度,桥下涵洞又可渲泄泛漫之水。主桥、引桥各具功效,合而为一,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现存的永济桥重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对此,《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碑文中有详细的记述,只是碑文把主桥称为“九空新桥”,把南、北引桥称为“石堤”。那么,现存的桥是乾隆二十五年重建时新创的形制吗?明万历二年始建的桥又是什么样式?笔者遍查文献,均不见明确记载。事实上,永济桥在明万历二年初建之时的形制,在清乾隆《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碑文中有所叙述,只是不太明确:“厥初跨河桥营其所不合,桥短而堤长。”此段碑文说明了万历年所建石桥的基本形制,即因河宽而桥短,便以堤续之。由此可以知道,明代石桥也是桥堤相结合的形制,但是否就是现在看到的清乾隆年重建后的中间主桥、南北接联引桥的形制呢?《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碑载:“于旧桥南移建九空新桥,仍筑石堤,下为涵洞廿有二,属之城北门。其旧桥之颓废者葺之,改为涵洞十八,以泄夏秋霖潦。”这段碑文说明,永济桥在创建、重建的过程中,形制和功能都有了变化。
  首先是形制的变化,“于旧桥南移建九空新桥,仍筑石堤”,这段文字既表明新建的桥依照旧桥(明代石桥)形制建造了石堤,同时也说明在旧桥南原有石堤。“旧桥之颓废者葺之,改为涵洞十八”,这段文字说明在旧桥北原无石堤,建新桥时把损毁的旧桥改为了石堤。这样就为我们显示出了明代石桥形制是桥南有堤的“桥堤”组合式,而清代重建的永济桥则是桥的南北皆有堤的“桥堤”组合式。这就是明、清两代永济桥形制演变的情况。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筑功能上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石堤上。明万历二年始建桥时因桥短河宽,故在桥南筑石堤相联,以营合河的宽度,虽然达到续桥之长的目的,但这一段堤只是名副其实的堤,具有挡水的功能。而在河内筑堤连桥以营合河之宽,这一段堤虽有以利通行之功,但其原有的特性也凸显出来,堤之挡水更变为阻水,也就形成了“北方水流无恒及噬堤堤败,桥反陆置”的结果。长堤阻水的问题至清乾隆二十五年重建时得以解决,“仍筑石堤,下为涵洞廿有二……,旧桥之颓废者葺之,改为涵洞十八,以泄夏秋霖潦。”堤下设涵洞变阻水为泄水,使长堤亦为桥,即今之引桥,实为重大改进。至此,永济桥才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主桥、双引桥这样一种特殊形制的古桥。
  永济桥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一座宏伟建筑,也是一段厚重的历史。在今天我们褒以珍贵的同时,对于它的认识还只是初步的,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建筑艺术还需要做更深入、全面的考证与研究。
  〔责任编辑:许潞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