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唐山博物馆藏皮影影卷

作者:唐山博物馆




  【关键词】唐山博物馆;皮影;影卷
  【摘要】近些年来,唐山博物馆征集了大批皮影资料,除影人和场景外,还包括一批演奏乐器、雕刻工具、唱盘和影卷等,使皮影藏品基本形成了系列,并于2005年举办了《唐山皮影艺术》展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本文介绍了馆藏皮影影卷的种类、内容及对影卷的鉴别等情况。
  
  近些年来,唐山博物馆征集了大批皮影资料,除影人和场景外,还包括一批演奏乐器、雕刻工具、唱盘和影卷等,使皮影藏品基本形成了系列,并于2005年“首届中国唐山国际皮影、木偶艺术节”期间举办了《唐山皮影艺术》展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现将馆藏影卷的情况做简单介绍,希望得到方家指教。
  
  一、 影卷的由来及作者
  
  影卷是皮影演出的剧本,之所以称为“卷”,是使用了佛教里讲经宣卷的词语。皮影与佛教有密切关联,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影经本是圣佛留,未曾上台灯打头,大锣好比开山斧,劈开三教并九流。”皮影演员演出时不记台词,对着影卷“照本宣科”,所以那些唱影的人都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至少也要识文断字,能够理解影卷的内容。这也使得皮影艺人与其他艺人相比文化要高一些。
  演出时,演员将影卷放在固定的影卷架子上(封三,1)。该木架大小同影卷相近,中间有长条的凹槽,可以将影卷书脊插在里面,册页翻开,用镇尺压住,有专用的木板翻页。
  在整理影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影卷写有抄写者的姓名,有的标有影班的名字,惟独没有影卷的真正作者,石印本和木刻本的影卷也都没有作者姓名。为此,我们专门向一些皮影老艺人请教,基本情况是:当时影卷靠传抄演唱,人们在传抄过程中并不关心作者及作品的年代。
  1962年,《河北省戏曲志·唐山卷》编辑部曾召集当时的一些皮影老艺人进行座谈,记录并整理了他们的发言,印制了《唐山市戏曲资料汇编·皮影部分》。这些老艺人大都亲身经历了清末民初唐山皮影最为兴盛的时期,所以他们的发言很有参考价值。这些发言记录显示,老艺人对有些影卷的作者略有知情,但不能证明确凿无疑。如传说《五锋会》是齐二黑父女所写,但他们是哪里人、生活于什么年代却不得而知。另有传说《刘仁扫北》是高先生所写,但影界有两位高先生,一位是高述尧,人称老高先生,一位是高凌皋,人称小高先生,作者究竟是谁无法确定。老高先生曾编写了《二度梅》、《青云剑》、《出师表》、《珠宝钗》、《三贤传》、《定唐》等6部戏。《镇冤塔》传说是唐山康各庄、王官屯的人编写。《金玉缘》、《天河配》是刘敬成写,刘为乐亭县宣里人,约生于1886年。其他戏出自谁手尚无定论。
  影卷内容大多为历史故事,例如征东、征西、平南、扫北、公案等,多穿插一些男女爱情故事。同时也存在很多封建糟粕性的东西,如还魂、地狱小鬼、君权神授之类。影卷里很多字用俗写,如“这”用“只”,“多大年纪”用“多大岁数”,“打”用“掣”等,加之大量道白都是唐山一带的方言,风格质朴俚俗,洋溢着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影卷的作者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又融于民间生活之中,堪称民间艺术家。
  
  二、 馆藏影卷的种类
  
  1、按时代分
  目前所知最早的影卷为明万历年间的《薄命图》和《炎天雪》,可惜已经失传。唐山博物馆所藏影卷主要有清代、民国、解放初期、“文革”时期及上世纪70年代以后几个时期的,解放以后各时期的影卷因时代较近,故本文未列入。
  (1)清代:均为手抄本。
  道光二十一年《二度梅》,不全,仅存第5册和第6册。
  咸丰八年十二月《二度梅》一套6本,庆德堂记。
  同治四年《二度梅》一套9本。
  光绪二十三年《长寿山》一套9本。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度梅》一套6本,有锦盒装盛,熊保林抄写(封三,2)。
  光绪二十九年《梦象奇缘》一套9本,文升堂记。
  光绪朝《避尘珠》一套4本。
  光绪朝《桃花寨》1本。
  光绪朝《五锋会》一套8本,实缺1本,纯德堂记,许振三笔。
  光绪戊戌年(1898年)蒲月《平西册》,守善堂记。
  光绪朝《玉蝴蝶》一套8本。
  光绪朝《珍珠扇》一套3本。
  光绪朝《滚盘珠》一套3本。
  (2)民国时期:大多为石印本(封三,3)。
  上海江东书局发行的《说唱二度梅影词》、《绣像二度梅影词》、《绣像铁树开花影词》。
  上海大成书局印行的《绣像渔家乐影词》、《绣像炎天雪影词全传》、《绣像琼林宴影词》、《绣像金顶山影词》、《绣像江东桥影词》、《绘图珍珠塔影词》、《绣像双失婚、二下南唐影词》、《绣像五锋会初集乾天剑》、《绣像五锋会二集保龙山》、《绣像五锋会三集平西册》、《绘图前后说唐影词》。
  上海义隆书局印《岳宵醉酒审张驴影词》。
  其他还有《绣像分龙会影词》、《绣像堂人碑影词》、《绘图祥龙梦影词》、《绣像泥马渡河影词》、《绣像白鹿院影词全传》、《绣像紫荆关影词初集》、《绣像紫荆关影词二集》、《绣像灵飞镜影词全传》、《绘图说唱三贤传影词》等不知书局的石印本。
  另外,还有手抄本影卷:民国三年《飞虎梦》(德盛堂记)、民国四年《蝴蝶杯》、民国九年《三贤传》、民国十一年《金顶山第一、二部》(荣盛堂记)、1929年《渔家乐》(义和堂)、民国二十年《三贤传》、民国二十九年《蜜蜂记》(贤乐班)、民国三十一年《天赐福》、民国三十四年《大金牌》(唐云铺抄)、民国三十四年《四郎探母》、民国三十六年二月《金水桥》和《唐英烈》(康德五年闰七月六合班记),及未注明年份的《陈杏元》、《大封官》(杨会英笔)、《混元盒》(刘顺堂记)、《三贤传影本》、《薄命图》、《镔铁剑》(同议班)、《血水河》(孟广顺记)、《四平山》(陆记)、《灵飞镜》、《辕门斩子》等。
  2、按版本分
  可分为手抄本、石印本和木刻本三类。
  手抄本一直占据影卷的主流地位。其尺寸一般与现在的32开本相近,但有的稍长,有的稍短。纸张为手工抄纸,裁剪而制。内容为毛笔竖写,线装。
  石印本在民国期间出现,一般长15厘米,宽9厘米。但石印本字体小,不适合演员唱影时使用,只是方便观众看戏用,后逐渐被淘汰。
  木刻本属较为珍贵的版本,留存非常少。目前我馆只存有3册,且残破严重。其中《三贤传》没有封面、封底,首页右上书“三贤传影本”,题目下刻有“开设唐山西十五里丁家屯丛□”13字,最后一字不清。此影卷与手抄本大小接近,长17.4厘米,宽12厘米。《江东计——诸葛亮吊孝影本》(纹和堂印)同《岳霄醉酒》合装为1册,并配有插图,长15.6厘米,宽9.8厘米。《宫门挂玉带》,封面右上墨书“中华民国十一年腊月二十七日订”,中部靠下书“元善堂”,长15厘米,宽10厘米。
  3、 按剧目分
  可分为连台本和单出两类。
  连台本又叫“大卷”或“正卷”,每晚唱一本,每部都能唱几个晚上乃至几十个晚上。其精华部分常被选出来作“折子”。折子也称“单出”或“单支儿”,加演折子戏叫“加篇”。单出又分大单出和小单出,大单出能唱一个晚上,小单出一般剧团在戏头和戏尾做垫场用。
  据一些皮影老艺人回忆,皮影的影卷总数达500余种。据唐山市皮影团老编剧刘锐华介绍,在20世纪50年代,该团曾下大气力搜集民间散存的影卷,仅连台本戏就搜集到130多部,单出戏就更多了,可惜都在“文革”中化为灰烬。乐亭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和乐亭县文教局于1990年合编的《乐亭文史资料》第5集,载有魏革新先生搜集的传统影卷名称和本事,有连台本及单出近400套,其中连台本186 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