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惠宁寺迁移工程修缮特点
作者:梁 桐
首先是在表面用材上非常不守规矩,如内、外柱用材和制作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同一位置上的柱子,外边露明的基本上按规范制作,而墙内柱子和看不到的构件在用材的质量、规格上就差距非常大,直径大小不统一,在制作方面也很粗糙。这种做法在惠宁寺非常普遍,因为从根本上讲它不是纯法式建筑,而是地方、民间和官式建筑相结合的产物。另外,按照法式规定,建筑檐部滴下的水应滴在台明外,但是在惠宁寺大多数建筑不是这样做的,几乎凡有台明的建筑绝大部分是滴在上面的。这是一种少见的做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地方特有的做法。
其次是钟、鼓楼的内檐和外檐,其连接构件单步、双步、斜步梁与内角柱卯榫结构也与其他建筑不一样。其做法是将内角柱与梁同步高的位置制作成与梁的断面尺寸相同,相卯却不透,再以卯口下皮为起点,下翻梁截面高三分之一的深度为终点,连接起点并把线上部分去掉,然后去掉梁头多余部分的卯榫,这是钟、鼓楼卯榫结构的一个特点。在木结构卯榫方面,还使用了在平原地区并不多用的大头榫,其做法就是把做好的构件榫头放在柱卯内,到底后在榫上面加木楔顶紧外露部分,上面再钉以铁钉或木销子。这种做法比较节省原材料,而且实惠好用。
在对大殿的拆除、勘探中,也发现了多处与其它官式或地方建筑手法截然不同的独特做法。如大殿二层的围墙用荆条作为墙体原料,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墙体或屋面的承载压力,使殿内增加保暖。其做法和同类建筑有所不同,在用料上不那么讲究,荆条粗细不一,上边的压荆枋也不统一,但是内在做法很细致,荆条防腐采用桐油浸泡,然后用特殊的码放砌筑做法,荆条摆放整齐,尺寸长短一致,灰浆灌注饱满,与墙体粘接牢固、密实,干后形成一个整体。这是典型的藏传佛教建筑手法,既充分利用了当地充足的材料资源,又减轻了墙体的自身重量,使下层的承重力大大减轻,墙体的外观也自然美观,体现了民族地方做法的独特风格。室内、外地面大部分是利用自然石材面为基准铺墁,不做任何加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惠宁寺主体建筑的雕刻构件较多,如山墙面砖雕(图一)、角柱石石雕(图二)、山门和月台石狮狮座(图三、四)、天王殿券脚(图五)、武佛殿戗檐石(图六)、天王殿券脸(图七)、大殿槛墙下石作(图八)以及大殿南面明间上部安装的木雕龙(图九)等,其雕刻手法自然,线条流畅,人物花草逼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惠宁寺内的彩画种类也很多,枋心画有行龙、草龙、什锦、花草、云秋木等,尤其是三层楼阁的彩画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室内硕大的柱头雀替和柱头上都绘有各种缨珞花纹,虽属杂式做法,但绝大部分沥粉贴金(图一○),使大、小殿堂都是金璧辉煌,熠熠生辉,显示了藏传佛教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大殿(图一一)、藏经阁(图一二)和关公殿内还有人物形象逼真、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壁画。
从整体建筑结构上看,惠宁寺的建筑特点就是在用材上讲究实用性,打破了多年来的传统做法和法式规矩。这里所做的各类建筑多从实际出发,里外、明暗分明,外表构件比较讲究,大部分是符合规范的法式做法,其它构件则不管在什么位置,只要是不露明、有天花、不影响承重而又结构合理牢固、从外观看不影响美观的,在用材上就尽量追求合理结构的节约。这种建筑理念很值得现在借鉴。
四、迁建过程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迁建过程中,根据现存构件和史料记载,通过走访早期参与修缮的当地匠人,并结合古建筑修缮的原则、规范与现存实际情况,做出了比较完善可行的修缮方案。
1、屋面使用了焦渣背,主要是可以减轻屋顶荷载,通过钙化能使屋面很好地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减少野草、杂树的滋生机会,同时也保护了屋顶瓦面,解决了原来泥灰背经过长期风化造成的自然松散,失去原有土质的自然粘结力并加重屋顶重量的问题。
2、根据建筑年代的构件图样资料,与现存不完整的原构件进行对比,做出烧制复原方案。例如:勾头与滴水式样多达10种,均依据其建筑年代的式样烧制;配齐了短缺的瓦和兽件,在上瓦时,对新配置的瓦件进行了传统做法的豆浆浸泡,增强了瓦件的防水性能(图一三)。
3、在大殿二层南殿东端尽间三架梁梁头处搬迁拆除测量时,发现前檐与后檐椽不一样长,拆卸后发现三架梁头西端高于同位置的东端梁头近10厘米,造成三架梁举架不能形成一致的弧线,而且出现三架梁西端出高。经过分析,发现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是原木工工匠在画线时画错了尺寸,等做到此梁架位置时,其它构件都已安装完成,而这个错误也不会影响承重与大局,所以在安装时稍加修改,锯点檐椽、增加点灰背厚度,将错就错地安装上了。虽说檐椽椽头是一条直线,但是水平檐出数据是不一样的。因为旧瓜柱构件并没有损坏,根据实际情况,将支顶三架梁的瓜柱下卯口位置根据瓜柱的实际高度进行平移错位,以拉檩位通线的高度为准。其修缮结果与预先分析的情况基本相吻合,把一些短尺寸的椽子备齐,问题就解决了(图一四)。
4、为使每座建筑的室内外色彩谐调一致,保持古建筑的原有风格,把建筑内木构件上模糊不清的云秋木彩画按照原来的手法、式样重新勾画了一遍。色调的变化使室内发生了非常大的改观,显得古朴典雅,其效果内外呼应,相得益彰。
5、在维修过程中,为使旧柱子保持原貌,把有披麻痕迹的柱子进行了统一的一麻五灰重新制作,按照传统做法严格把关,认真做好每一道工序,从砍活、下竹签,到捉缝灰、粗灰、中灰、细灰,再到梳麻、刷浆、披麻、压麻、上灰、磨光、钻生,方形构件做到方、正、直、平,圆构件则达到直、顺、平、圆。
6、解决彩画的去留、配补问题。 原有彩画的残存现状是:在现存的画面上,由于种种原因,有的部分损坏,有的已无法辨别原来的内容和颜色,有的则已无存了。自乾隆三年(1738年)至今,惠宁寺曾有过多次修缮,在修缮过程中,不少缺损的彩画是随意添加上去的,形成不同时代的手法风格在一座建筑的彩画上同时并存。更有甚者,在同一额枋上,一边是乾隆年间的旋子画面,另一边则是1968年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和马蹄表等近现代画面。按照古建筑的修缮原则应该保存现状,但古代的和现代的画面共同存在于一个阑额之上,实在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更何况短缺的部分在其它阑额上仍存在,于是这次维修方案决定舍去现代画面,复原原来的彩画内容,以保持建筑整体原有的风格风貌。对整座建筑的彩画内容几乎无存的,要复原就比较困难,但有的构件还没有断白,所以首先一定要查找出有力的依据。通过查看寺内对称建筑的彩画和大量资料,表明一般情况下对称的古建筑内彩画画面也应该是对称的,这样就可以按原有的式样、做法和规格恢复对称建筑内的彩画,从而比较好地完成了彩画的复原修补工程。
7、作为一座典型的藏传佛教建筑,惠宁寺的建筑有官式做法,但更多的是地方做法,所以在修缮中就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如大殿二层的马草墙,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在拆除搬迁时又经过挑选,能用的已很少了,需要大量的补充。经过考察,当地种植荆条的很多,首先提前备料,挑选材质较好的晾干待用。使用时选择大小粗细基本相同的荆条,用麻绳或铁丝绑成直径10厘米左右的捆,松紧适度,经过桐油加热浸泡,控净晾干后逐一码放,并把外露面拍打整齐,高度到40厘米左右时就在上边放置压条枕木,然后用素白灰浆灌注靠墙位置的荆条,使之与墙体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封三,3)。
通过这次对大殿的拆除、实测和维修,对惠宁寺的建筑方法和建筑理念也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就一座建筑而言,露明构件要力求按法式去制作,不露明的构件则可以在保证承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原材料,隐蔽部位制作不做或少做细加工。这种施工方法在当时经济并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是非常实用有效的。二是在建筑形式上的多样化。惠宁寺硬山顶建筑南北檐墙差距较大,这有它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本地区气候较冷,封冻时间相对比较长,但早晚温差较大,冬季连续下几场雪后,中午雪化时如积水不能及时排泄,滞留在瓦面上就会使屋面冻结。如此反复冻融就会造成瓦面酥碱麻面,对建筑物非常有害。因此,就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建筑现象。
本文所采用的照片,惠宁寺迁移前的建筑全貌由辽宁省考古研究所穆启文先生拍摄,其它的由孙立学先生拍摄,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许潞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