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惠宁寺迁移工程修缮特点
作者:梁 桐
【摘要】位于辽宁省北票市东南15公里的惠宁寺始建于清乾隆三年,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因修建水库进行了整体迁移保护。本文结合迁移工程,介绍了惠宁寺的地理民俗、历史渊源、建筑布局、形式及做法特点,谈了在此次迁移修缮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惠宁寺是辽宁省的一座时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同时也是藏传佛教建筑的重要历史实物。作为土默特旗的主要寺院,它凝聚着藏、蒙、汉各民族的建筑精华和聪明才智,例证了本地区古代建筑的变迁与发展,对研究当时的建筑特点和民族风格提供了真实可信的实物资料。1999年,因修建白石水库,文物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开始对惠宁寺采取整体迁移的保护措施,并在迁移过程中进行修缮。历时数年的惠宁寺搬迁修缮工程于2005年春季进行了整体验收,并得到了国家文物局有关专家的认可和好评。
一、惠宁寺的地理环境与民俗风情
惠宁寺位于辽宁省北票市东南15公里的下府蒙古族自治乡。寺庙坐北朝南,背靠端木塔杜山,南临大凌河,西为凉水河,东边是牦牛河,是一个三面环水一面临山的风水宝地,从农业上和军事上讲也十分重要。据民间传说,从建庙至今,不论多大的洪水从来没有进入过庙门,这也和地理位置的选择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这是一个选址的成功范例。
惠宁寺的建立使这片沃土形成了丰富的民间风俗,并给这里的人民带来欢乐和富裕。由于庙宇名声远播,一年中各种佛事活动非常多,如农历五月二十、九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均为送鬼节法会;四月十五是祭释迦牟尼佛祖纪念日,也是最盛大的佛事活动;五月十三是单刀会,六月二十四是双刀会,统称为老爷庙会;正月十五转庙日是该寺的法会,乐队及喇嘛们奉寺内的佛像绕围墙一周,回到出发地大殿后,由喇嘛奏乐诵经,然后将车上的佛像请下来送回大殿原位。除了一些祭祀活动外,还有唱大戏等各种活动,因此逛庙会的人很多。十月二十五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寿纪念日,全寺喇嘛办三天法会,各地僧侣都云集于此,与该寺喇嘛一起诵经,从四面八方专程赶来拜佛烧香的善男信女也非常之多。当时惠宁寺是本地区的名寺,其喇嘛知名者3000,无名者多如牛毛,这也反映了当时信仰宗教的风气和这一区域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状况。
由于庙会多,且年年如此,使这里的香客相对比较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本地区农业生产和民间艺术、手工艺品、特色小吃业的发展,给当地人民带来生活上的富裕,也给几百年来庙宇扩建修缮的募捐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座古老的建筑能比较完整地保存至今,和当地人民对它的保护意识是分不开的,百姓因此庙而受益,此庙也因百姓的保护而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二、惠宁寺的形成与建筑价值
自清朝入关后,由于各民族在习俗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加之正处在战争的动荡年代,统治阶级地位的巩固和稳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从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兴黄教、奖僧侣”就是其笼络和统治蒙古人民的一种手段。
根据惠宁寺内现存的清道光二年(1822年) 蒙文碑和有关史料的记载,顺治五年(1648年),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阿勒塔汗三世孙鄂木布、楚王虎尔兄弟二人从呼和浩特的土默特旗首次来到巴颜和硕(现在的北票市下府村),在对地形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后,在这块土地肥沃的地方定居下来,并建造了东土默特王府,开始了世代相袭的生产生活和繁衍生息。 按照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不论在什么地方定居下来,首先要建造庙宇,塑造金身佛像,以供定居下来的本族民众拜佛瞻仰,从事宗教活动。因此,鄂木布、楚王虎尔兄弟二人在自己的居住地附近选址修建了一座琉璃顶庙宇,内中供奉释迦牟尼和宗喀巴等佛像。
到鄂木布、楚王虎尔的第四代重孙哈木嘎、巴雅斯古朗图时,为了奉行清政府“兴黄教、奖僧侣”的旨意,开始模仿北京雍和宫的建筑风格大规模兴建庙宇,并对原有的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据碑文记载,乾隆三年(1738年)修建了四方殿(藏经阁),并在东、西两侧殿内塑造了佛像。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弘扬佛教,从各地招收了大量喇嘛,又建造了用于集会诵经的三层楼阁81间的大殿,两侧各建侧殿三间,并建二进门三间,各个殿内也塑造了佛像。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皇帝钦定此寺庙名为“惠宁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殿内请进了三世佛、如来、天母等佛像,四方殿内供奉三世佛、千手千眼佛和菩萨,东侧殿供奉药王佛、菩萨等,还有甘珠经、奠珠经,西侧殿供奉天母佛等。二进门内为四大天王。东南角为钟楼,西南角有鼓楼,大殿二进门前修有三进门。为了方便宣讲佛经,又特意修建了讲经亭,同时建起了围墙。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贝子萨波丹端奴日布又对大殿进行了扩建,增修西侧殿为五间,供奉五皇佛;贝子萨波丹拉喜塑造了释迦牟尼佛像,供人瞻拜。贝子朋素克嶙亲王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新扩建了大殿,并扩建东侧殿为五间,内塑冥王等佛,又铸造了天冥佛供奉在大殿二层上,殿前修建了宽阔的台阶,还把破旧的七间楼重新修建成七间殿,西侧修建了三间关帝庙,院内石砖铺地,显得非常宏大雄伟。
嘉庆五年(1800年),援助佛教的大善主佑仁额呼、政府贝子玛后召达日啊在钟、鼓楼前竖起两根高达六丈五尺的旗杆。嘉庆八年(1803年),在山门前安置了两个石狮子。1814年,繁荣佛教的罗萨瓦译经帅佛扩建了在四方殿后面的七间殿,在此殿里讲经的第一代问世活佛拉佛金巴阿旺拉希塑造了十一面千手千眼佛,铜铸镀金,栩栩如生。
从1738年至1814年,前后历时76年完成了惠宁寺浩大的修建、扩建、改建工程,并从此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封三,1)。而惠宁寺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则是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惠宁寺建筑布局的现状为:依墙体中线为准,南北长198米,东西宽63米,其建筑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及东、西月亮门、大殿、四方殿(藏经阁)、七间殿(舍利殿);东西为纵轴,对称布局,东侧为东角门、钟楼、东更房、药王殿、武王殿、东配殿、弥勒殿,西侧为西角门、鼓楼(封三,2)、西更房、书写殿、五佛殿、西配殿和关公殿,西配殿和东、西角门现已无存。
惠宁寺周围的原建筑有兆万仓、帅佛仓、拉僧仓等12个喇嘛仓,其中两个是官仓,10个是私仓;寺院周围还建有上百栋喇嘛住宅,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现在保存较完整的建筑有帅佛仓(石佛仓)和东石佛仓两个院落。
历经几百年,惠宁寺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同时也就保存下了它的历史价值及建筑价值。惠宁寺整座建筑都是利用中国特有的卯榫结构和柱子侧角的向心力构成木构架,不用一根铁钉而能保持整体构架的稳固性。每座建筑的构件制作,其比例尺寸只是利用一个斗口或檩径摸数推算出来,安装在一起后却使人感觉非常舒服自然,如檐出、升起的尺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再加上安装技巧的充分发挥,使上下、里外形成一条舒缓优美的曲线,给人一种展翅欲飞的感觉。这种翼角的特殊体现,真正展现了古代建筑的造型及艺术价值,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木结构的科学价值。
三、建筑形式与做法特点
惠宁寺的整体布局是南北中轴、东西对称,其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有殿堂及二、三层楼阁,就屋顶形式而言,有最高等级的庑殿顶,也有歇山、卷棚、硬山瓦顶等,有筒瓦、干差瓦、棋盘心等不同屋面,以板筒瓦为主。整体施工的做法虽然大同小异,但又各有千秋,这在其它地方的组群建筑中是很少见到的,这也是藏传佛教建筑组成的特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