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略谈定州贡院的修复
作者:刘淑敏 张长占
整修中,更换和墩接魁阁号舍的木柱是这次维修大木中最主要的环节。拆除平教会时期的钢筋混凝土柱子,用一级落叶松按原式样补配了号舍室内柱,更换了两侧面檐柱。魁阁更换木柱两根。采用巴掌榫卯墩接、用铁板条打箍的方法对木柱进行了加固。
号舍梁、枋保存基本完好,修补后继续使用。对不影响承载的梁、枋进行镶条修补加固,柱、梁、枋、檩交接处用扁铁加固。更换了所有的椽飞望板和部分望砖。更换了所有破损的瓦件,屋顶重新瓦瓦。
以平教会时期的老照片为依据,按照设计要求复原了二层魁星阁。
装修也根据平教会时期的老照片做了复原。采用传统做法砌筑号舍墙体,台基外用青砖包砌,槛墙用青砖砌筑;地面铺墁方砖,阶条石、踏跺石按现存的规格、开间长度补配;保留了大部分原来的柱顶石,按现存的柱顶石式样加工补配缺失部分(封二,3)。
4、大堂的大木整修
大堂是贡院的主要建筑,是考官办公阅卷的地方。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后出廊,通面阔11.72米,通进深10.89米。瓦顶分两部分,前为卷棚硬山顶,后为硬山顶。梁架也分为两部分,南为二柱六檩卷棚式,北为三柱六檩后出廊。细部做法非常精美,梁架上所使用的角背和驼墩上刻有复杂而精致的花纹,用材较大,做法比较规范。
修复前,大堂原台明阶条石缺失,台基包砌砖大部分酥碱,原踏垛缺失。现存前、后檐墙及门窗均为后期添加,原装修无存。后金柱上可清楚地看到原装修留下的榫卯口,为修缮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南面一间的侧面山墙上原开有圆窗,现窗洞完好,窗扇已失,改为方窗扇,空余部分用砖填砌。椽、望板破损严重。正脊、垂脊保存较完整,垂兽缺失。
维修人员按照设计要求,用方砖铺墁地面,剔补两山墙酥碱的部分。用巴掌榫墩接、钢箍加固柱根糟朽的中柱和东南角柱,按原尺寸、式样更换了西北角柱和后面的两根廊柱。
因梁架基本完好,故更换了部分糟朽腐烂的檩,对不影响承重的梁、枋进行镶条修补加固,柱、梁、枋、檩交接处用扁铁加固,并更换了所有的椽飞望板。按原工程做法,正心檩以外铺钉望板,正心檩以里满铺望砖。
屋顶按传统工艺重新瓦瓦。以遗留的榫卯尺寸为依据,按设计方案中的式样复原装修(封二,1)。
5、后楼的整修
后楼位于贡院的北端,为单檐硬山顶楼式建筑。楼高三层,面阔五间,进深二间,通面阔11.72米,通进深10.89米,前出檐,后为封护檐墙。硬山布瓦顶,施正脊、垂脊,未用正吻。后出廊,廊下设两层木栏杆看台,登临可观看东侧武场中的比武场景。看台后的房间为考官住宿的地方。东、西两边各有一耳楼,高二层,硬山卷棚顶,面阔、进深各一间。耳楼据说用于存放考卷档案,故有窗无门。
修复前,后楼台明阶条石散乱,台基包砌砖多处缺失,原踏跺无存,室内为机砖地面。三楼西侧廊心墙局部坍塌,两山墙下部砖酥碱。檐柱劈裂用木块填补,龙骨、抱头梁与柱交接处拔榫,用铁件固定;顶层梁架完好。原装修无存,前檐金柱间加砌了机砖墙,安装普通门窗,室内每间加设了隔墙。后楼的楼板椤及龙骨大部分弯曲下垂,苇多处破损,楼梯踏板缺失,扶手不全。
对于后楼的整修,原则上保留墙体及木结构。维修人员依据设计要求,将压面石按现有石料进行了归安,地面用方砖铺墁,重新砌做踏步石。墙体作加固维修,铲除内墙的抹灰及酥碱的土坯墙,用青砖补砌挖补的砌体。拨正梁架,以铁件及木块加固。用巴掌榫卯墩接、铁板条打箍加固糟朽的柱子。将东、西山墙上第一层楼板的梁与墙体交接处做成抹角,使梁露出墙外,以避免糟朽。屋面按原样更换了部分檐头椽飞,正心檩外30厘米为界,以内施望砖,以外施望板。屋顶按传统工艺重新瓦瓦。最后按设计方案复原装修,修复了楼梯、栏杆,恢复了木楼梯(封二,2)。
修复两侧的耳楼时,先清理了一层的回填土,恢复方窗,增加楼板,做成二层楼阁式,内设简易楼梯。用方砖铺墁一层地面。
贡院内所有建筑的原油漆彩绘基本上无存,只有大堂建筑保存了一点彩绘。从其建筑级别和形式上看,彩画不可能太复杂,因此对补配的木构件、装修、椽望做油饰断白,色调为栗黑色。
三、独特的建筑风格
定州贡院建筑布局分区明确,实现了功能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作为我国北方唯一保存完好的州属科考场所,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封建科举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在设计风格和建筑手法上,我们在对贡院现存建筑进行实地勘测后,对照历史文献,发现其不仅具有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的双重特征,同时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首先,魁阁号舍外观结构独特,体现了设计上的灵活性和随意性,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号舍的大木梁架檩下不施随枋垫板的做法,体现了典型的地方特点,突出了实用性。因梁架与屋顶结构的变化,瓦顶也随之变化,并在最高一层和第二层屋檐下沿进深方向开出通长的直棂窗,这样既节省了用料,结构又简单。后加的魁阁为与号舍在结构、形式上相谐调,瓦顶也分为四个高度七个部分,各间所出翼角都不是45°方向,进深方向的步架也不尽相同,因此各间面阔、举高各不相同,梁架自成一体。
其次,与官式建筑相比,其建筑屋顶处理的不同手法,体现了设计上的地方性和灵活性。如魁阁号舍是卷棚悬山顶,后楼主楼为硬山顶,耳楼为卷棚硬山顶,而大堂的硬山勾连搭式将瓦顶分为了两部分,南部为卷棚硬山顶,北部为硬山顶,既不失庄严肃穆,又具有灵动性。
此外,贡院在整体院落的处理上也有独到之处。各建筑之间距离远近不同,院落大小差别很大,因而使贡院的布局显得有张有弛,富于变化。如图一所示影壁与大门相距较远,形成的院落较大,大门外东、西侧各竖立两尊威武的石狮,空旷的院落配以威武的石狮形成威慑感,营造出贡院入口庄严肃穆的气氛;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狭长,是利用空间的封闭给人心理上造成紧张、压迫感,营造出贡院所需的气氛。号舍是考生考试的地方,大堂是考官办公的地方,考生答完卷后在大堂交卷,考官在此受卷、誊卷、封卷,因此魁阁号舍与大堂相距很近,以满足使用功能上的需要。这种利用院落大小空间的变化营造出使用者所需氛围的手法,是中国古建筑中所常用的,显示出设计者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实用性及设计上的灵活变通。
————————
主要参考文献:
1、《定州志·艺文·重修贡院碑记》。
2、刘敦桢:《定州考棚》,《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5卷第4期。
3、《中国地方志丛书:定州卷》,据清道光二十九年版本影印,(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4、刘苗苗:《定州贡院初探》,《文物春秋》1999年3期。
5、张长占:《定州贡院竣工报告》(内部资料)。
〔责任编辑:成彩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