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略谈定州贡院的修复

作者:刘淑敏 张长占




  【关键词】定州;贡院;修复工程;建筑特色
  【摘要】定州贡院是我国仅存的两座古代贡院之一,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北方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州属科考场所,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定州贡院进行了全面维修复原工作。本文记述了贡院的完残情况及修复过程,并分析了定州贡院的建筑特色。
  
  一、历史沿革
  
  定州贡院位于河北省定州市中山东路草场胡同,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古代贡院之一,其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完整,气势庄严雄伟,功能完备,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重要标本。
  贡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道光十四年(1834年),在定州牧王仲槐的主持下进行了重修,包括号舍前增建魁阁一座,以供奉“魁星”;后楼两旁各增建耳楼一座,用以存储考卷档案;主楼高起一层,并添建了大门外的兵房、仪仗房,同时将围墙及各建筑墙体改为条砖砌筑,顶棚加以整固,东、西文场各加宽五尺。关于此次重修,《定州志》中收录的王仲槐《重修定州贡院碑》和张乐田的《重修贡院碑记》有详细记载。
  清末,科举制废除,贡院转作他用。上世纪20年代,这里成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办公地址,为了便于授课,改变了魁阁号舍的结构,造成了很大的损坏。但也正因有“平教会”在此办公,贡院才没有遭到更大的破坏,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
  1956年,贡院列入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直到1985年收归文物部门管理以前,一直被定州电器设备厂占用,魁阁号舍和后楼被当作仓库使用,损坏严重。2001年6月,定州贡院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拨专款用于修缮。定州贡院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修于2003年开始了。
  
  
  二、修复过程
  
  定州贡院由东、西两组院落构成。其中以西侧院落为主,沿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坐落着影壁、大门、二门、魁阁号舍、大堂、二堂、后楼等。东侧院落较小,主要建筑有演武厅、文昌宫、后宫,前有大片场地作跑马场。由此可见,定州贡院是文武两科齐全的考场(图一)。现存建筑有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等,二门、二堂仅存遗址。此次维修工程主要包括对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及耳房的加固和院落整治。设计方案以道光年间重修时的样式为蓝本,尽最大可能保存历史遗迹及文化价值。
  定州贡院的建筑主要为木构件建筑,在修复过程中,对于梁架、木基层及装修加固等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对劈裂和糟朽程度未影响屋顶荷载的梁、额枋、檩条等构件,做局部加固、剔糟补固及防腐处理:裂缝较小者施环氧树脂溶液灌注,之后施木楔补平,裂缝较大者灌注后加铁箍锚固;糟朽深度在3厘米以内、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宽度不超过15厘米,且糟朽程度未超过整个构件面积四分之一的,采取整体防腐、剔补加固的方法。对于少部分劈裂、糟朽、变形非常严重且失去自身作用不能继续使用的构件予以更换。
  维修基本上使用原建筑材料,或与之相近的材料,尽量与原建筑风格保持一致。主要构架材料及装修材料均用木材,尤以当地木材为主,如柱子选用一级落叶松,梁枋选用红松、落叶松等,而门楼、墙体、地面、门景等处使用的青砖也都选用本地的优质砖材。材料的加工、做法严格按照原尺寸、式样和形式,并按当地的古建筑传统操作程序和工艺技法进行,以尽量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和设计要求。
  下面对各单体建筑的修缮作分别介绍。
  1、影壁的加固维修
  影壁位于贡院中轴线南端,是考试后发榜的地方。长22.25米,高6.1米,厚1.27米。下碱部位为条砖砌筑的须弥座式,上部用砖叠涩垒砌做出挑檐,硬山布瓦顶,施正脊、垂脊、垂兽。
  维修前的影壁酥碱严重,多处墙皮脱落,尤以根部最严重,瓦顶檐头附件缺损三分之一,垂脊、垂兽、正吻缺失,仅挑檐、正脊保存完好。根据现场的情况,首先清理原地面,补做散水。然后整修立面墙体,对上身土坯墙进行加固,剔补严重酥碱的砖体,保留有一定强度的砌体,用青砖补砌酥碱部位,因旧墙体不易粘贴,在重新抹灰时采用了在墙面钉麻辫的办法(麻辫间距为40厘米,梅花形布置)。最后修整墙帽,用掺灰泥瓦瓦,剔补残缺的勾头、滴水,补配正吻,用青灰做夹垄,最后勾缝。
  2、大门的整体重修
  大门为贡院的正门,是考生出入口,也是对进入考场的考生进行搜检的关卡。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通面阔10.06米,通进深4.68米,硬山布瓦顶。大木梁架为二柱五檩,纵向构件为檩枋两件。
  修复前原踏步石、月台无存,梁架保存较好,中柱被拆除,椽飞漏雨糟朽严重。原装修无存,室内地面为后抹水泥地面,门窗改为普通的木门窗,柱子为黑色油饰。故采取整体重修的方案。
  具体做法为:用青砖包砌墙体,按三顺一丁,粗淌白做法,内用青砖混合砂浆砌筑背里。地面用38×38×8厘米的方砖铺墁。屋顶以地方作法为主,结合传统作法,按后楼的式样进行椽飞安装,檐椽上安装小连檐及望板,小连檐上再安装飞椽及望板。按传统工艺重做屋面,望板上抹护板灰一道(2~3厘米),焦渣背一道(厚6~8厘米)。原大木构架结构不动,补配了中柱。
  大门的修复颇费周折。原设计方案中此处为二门。在修复前拆除后期添建的不合理建筑时,发现大梁下面有中柱的痕迹,说明其原为三间板门,这与设计方案有出入。为了弄清真相,我们走访了当地的老人,进行了遗址勘测,同时核查历史文献,发现该门与县志所载贡院图中的大门相吻合,由此确认设计方案中的二门应为原来的大门,原二门应在号舍南10米处。在与设计人员洽商后,经专家论证,重新制定了修缮方案。
  3、魁阁号舍的整体重修
  魁阁号舍是这次维修的重点。贡院始建时仅有号舍,道光十四年重修时在号舍南端添建了魁阁,始成今貌。号舍是考生考试的地方,里面分隔成许多小间,称为“号”,考生每人一间,白天在里面考试,晚上住宿。号舍面阔七间,进深九间(不包括魁阁),卷棚悬山顶。大木梁架为8柱28檩,纵向构件仅为檩一件,檩下不施随枋垫板。梁架分为四层,明间最高,两边次间、梢间、尽间依次降低,瓦顶也随之分为四层。在最高一层和第二层屋檐下,沿进深方向开有通长的直棂窗。号舍用方椽,乱搭头,一层用飞椽,二至四层未用飞椽,屋顶坡度平缓。号舍前檐与魁阁相接,无脊,后檐为小青瓦砌的镂空花脊,无垂兽。号舍北门的东西两侧有两根保存完整的盘龙石柱。
  魁阁进深一间,2.5米,面阔与号舍相同,明间分为两层,上为阁楼,供奉魁星。因魁阁是后加的,为与号舍结构、形式相谐调,瓦顶也分为四个高度七个部分:明间最高,为半个攒尖顶,出两个翼角,使正面形成与牌楼相似的奇特形状。魁阁用圆椽,方飞椽,上铺望砖,檐部为望板。各间的戗脊为雕砖花脊,施垂兽。
  号舍为木结构建筑,屋顶由几十根木柱支撑。“平教会”占用时拆除了明间后部的12根木柱,仅余南端4根,另在次间柱内侧增设钢筋混凝土柱及梁承托上部梁架,明间及次间后部砌筑高出地面40多厘米的台子作为戏台,台上在原木柱的位置改立两根直径较大的圆钢筋混凝土柱。电器厂占用期间破坏加剧,号舍内加砌机砖墙,将号舍分为三部分,各有入口,完全改变了号舍的内部空间。原门窗、楼梯和栏杆已无存,所有外墙和门窗均为后加,魁阁、号舍已与原貌相差甚远。修复前,魁阁、号舍台基被毁,部分埋于地下,南面三步垂带踏跺石保留完好。室内地面比原来高出22厘米,并做水泥抹面。号舍现有的木柱大部分经墩接,墩接处已糟裂;梢间、尽间的瓜柱劈裂;各梁、柱交接处松动、拔榫,用铁件加固;出檐部分椽飞、望板糟朽,北檐博风板糟朽、残损;瓦面松动,脊残缺不全。魁阁的垂脊、垂兽保存完好,明间缺中间的宝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