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明镇国将军张贵墓志再考释
作者:马顺平 穆朝娜
【摘要】2005年5月,中国科技馆新馆奥运公园B01地块M22出土墓志一合,志文叙述了墓主人明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张贵一生的事迹,内容涉及明初的一些重大征伐战事。本文以墓志内容与明代史籍文献相对照,分析了墓志的史料价值。
2005年5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奥运公园B01地块勘探和发掘了26座明清墓葬,其中M22出土墓志一合,该墓志叙述墓主明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张贵一生事迹,内容涉及明朝的一些重大征伐,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图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李华曾作过录文整理(以下简称“李文”)[1],本文欲以墓志与明代史籍文献互相对比,以剖析此墓志的史料价值。
首先将墓志录文、断句如下,括号内为笔者认为李文释读有误之处[2]。
明故进阶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张公墓志铭
钦天监占士、东海卧云田子玉撰并书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凤阳隆平侯张篆盖
镇国将军张公卒,乃成化元年十月十一日也。孤子英捧翰林梁士英先生状,泣血恳拜,请」予铭,以志其圹。
按状:公讳贵,景昌,其字也。性颖敏恢豁,貌清而伟秀焉,淮安山阳世家之裔。」厥考当」太宗文皇帝奉天靖难之初,累树战功,历升副千户,阶武略将军,洪武辛巳没于王事。公尚幼,母」宋氏真顺且贤,鞠育训诲,期成乃尔。
及长,承先任,加升指挥佥事,阶明威将军,坐幼官营。赏」明罚正,清慎肃然也。永乐甲午,率师出塞,身先士卒,斩馘(李文释作“斩获”)无算。」朝廷嘉其功,面谕甚至,除任府军前卫。居职廉恕,政声大作,虽古之贤将不是过也。洪熙改元」初,遴选贤能俊秀侍卫」东宫。于时群贤比集,公膺首选。宣德改元,承」旨本卫掌印,任事三年。庚戌,复讨沙漠,公奋韬略雄才,全胜而归。七年壬子,坐舍人营,号令严明,」人咸称羡。公以勤事,遭逢」宣庙宠遇之隆,古今无比。奉侍」辇毂,出入禁掖。有暇辄」诏入内廷,或经邦论道,或考古言今,拱侍辰夕,殆无虚日。及所」赐金银珠玉、彩缎珍奇、狗马鹰犬、异鸟珍禽、服馔器物,不时而有也。公友辈等咸以三公期之。正」统戊辰,缅甸不轨,」朝廷命兵正罪。征蛮总兵蒋以公有不世才,令率万众抵金沙江,以御苗敌。公时挥兵捣之,」大破贼众,次于蛮崖山击苗,尸横遍野,获升指挥同知,阶怀远将军。复至怀化驿,遇贼大战,自」晨(李文释作“辰”)及暮,追败斩奋,视若破竹剪草而已。云愁烟惨,河水尽赤。推功为最,」恩赐银两、表里、钞锭,劳徕甚至。进升指挥使,阶昭勇将军,仍其卫任。
景泰丁丑,公耄年垂老,以冢」器继芳。天顺甲申,遇蒙」恩诏,进阶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
吁,公生洪武庚午之十二月十五日午时也,享寿七十而有」六。娶徐、蔡、袁、钮,皆先世,惟周氏存焉。子二人,长曰英,娶周氏;次曰贤,娶赵氏。英以文武雄才」□升都指挥佥事,阶镇国将军。」朝廷定兵选才,擢英为神威协赞参佥总兵。贤,亦典雅仁厚。女一人,适靖远伯王,主神机右」掖营事。孙男六人:曰钟,娶周氏;曰铎,娶刘氏;曰钦,娶王氏;曰镐;曰锐;曰存住。孙女三人,俱在」室。重孙男三人,重孙女三人,俱幼(李文“俱幼”二字间误衍一“在”字)。
呜呼,公生平以古朴称,勤俭忠良,简在」圣心。子孙满前,始终一致也。归葬于顺天府大兴仰山祖茔之阳。选是年冬仲月五日未时」掩圹。乌可无铭,以垂不朽。
其铭曰」:伟(李文误作“”)哉张公,功昭德布。曰惟孔嘉,幼而失父。承□武略,乡闾景慕。能声洋洋,」英武堂堂。威赫边鄙,加禄进职。遭逢」宣庙,君臣合道(李文误作“合适”)。赏金(李文误作“上进”)赐帛,志酷忠孝。子将继芳,婿作忠良。寿近八帙,进止康强。」一息不禄,朝野彷徨。仰山之阳,祖茔之旁。平原荒荒,宰木苍苍。窀穸永藏,」凤翥鸾翔。地久天长,子孙永昌。
东吴顾祯镌(图二)
墓志撰文和书写者为东海人田子玉,他的身份是钦天监占士,卧云大概是他的号。东海指东海中千户所,即今江苏连云港市[3]。明代钦天监并无“占士”这一官职,按照明朝法律规定,钦天监官员为世袭,不许迁徙和改从他业[4]。田子玉应该是世袭钦天监出身,但又没有获得官职,所以才有“占士”这一俗称。而在官方文献中,并没有关于钦天监占士的记载,所以墓志中田子玉的身份为研究明代钦天监的人员构成提供了一个新的材料。介绍田子玉为张贵撰写墓志铭的人,是翰林院梁士英。明朝翰林院的人员构成,在早期实行多途并进,除了进士之外,还有特简和荐举。但到明中期,尤其天顺二年(1458年)后,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的惯例[5]。而墓志中的梁士英在明代进士题名碑中没有记载[6],显然并非进士出身。尽管从天顺二年开始非进士出身者不再进入翰林院,但像梁士英这样天顺二年前进入翰林院的非进士人员并没有被排挤出院,由此可以深化对“非进士不入翰林”这一惯例的认识。
为墓志篆盖的是“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凤阳隆平侯张”。“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是明成祖对参加过靖难之役功臣的固定封号。张的隆平侯爵位继承自其兄张信。张信是明成祖朱棣的亲信,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大功,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受封为隆平侯,因张信绝嗣,才改由其弟张袭封[7]。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墓主张贵之父也是参加过靖难之役的,他战殁于洪武辛巳(1401年)——这一年建文帝中央军和燕王北军激战正酣,张贵之父以副千户之职死于沙场,张贵才得以以功臣之后的身份袭职。所以,隆平侯张为张贵篆盖是有一定背景的,即二人都是靖难功臣之后(弟),有着相同的出身渊源。墓志刻工为东吴顾祯。明朝的墓志刻工一般只写名字,不写籍贯,刻工主动写上自己的籍贯较为少见。
墓主张贵,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8],生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卒于成化元年(1465年),享年76岁。明代武官实行世袭制度,张贵承袭其父副千户之职,累次晋升序列如下:副千户(从五品,阶武略将军)→指挥佥事(正四品,阶明威将军)→指挥同知(从三品,阶怀远将军)→指挥使(正三品,阶昭勇将军)→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阶镇国将军)[9]。作为世袭武官,张贵的每一次晋升基本上都是因为南征北讨立有军功,由此可以看出,明朝武官的晋升途径表现为围绕军功展开的逐级升迁。
墓志记载张贵戎马生涯参加过三次重要战役,这也是墓主一生的主要事功。第一次是永乐甲午(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亲征瓦剌之战,明军深入蒙古高原土拉河一带,利用先进的武器(火器)击败瓦剌骑兵。这次战役的经过明代官私文献都有记载[10]。第二次是宣德庚戌(五年,1430年)北征沙漠。翻检《明宣宗实录》,宣德五年并没有大规模出征蒙古的记载,只是在当年五月曾在赤城(今河北赤城县)一带修建城堡。当时赤城一带已经是明朝军事辖区的边缘,为防止蒙古骑兵突袭,派遣了两万多军队前往防护[11],墓志中所说的“复讨沙漠”或许就是指这次行动[12]。这两次军事行动墓志中均一笔带过,没有太多的渲染,并且张贵本人的职位也没有得到升迁。而令他从指挥佥事升到指挥同知再到指挥使的,则是正统年间的第三次战役。墓志用大量笔墨来叙述这次战役。
云南麓川(即墓志中之缅甸)在洪武年间归附明朝,明廷于其地设立麓川宣慰司[13],但其酋长曾多次发动叛乱,明军屡次平叛,正统戊辰(十三年,1448年)征麓川就是其中作战规模较大的一次。根据《明实录》记载,这次出征由兵部尚书、靖远伯王骥总督军务,都督同知宫聚佩平蛮将军印任总兵官[14],而墓志中提到的“征蛮总兵蒋”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其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当时总督军务王骥与张贵是儿女姻亲[15],如果在墓志中提到王骥,会削弱张贵战功的说服力;二,正统十三年以前麓川多次叛乱,定西伯蒋贵于正统六年、七年、八年曾三次挂平蛮将军印任总兵官前往讨伐[16],墓志中可能将这几次征伐混淆了。墓志中的金沙江又称大金沙江,指今天缅甸境内的伊洛瓦底江,江水由北向南流,是明朝和麓川的界江[17]。蛮崖山,《大明一统志》作南牙山,该地“官道经之”,极为冲要[18]。怀化驿不见记载。按墓志中记载,张贵的进军路线是:金沙江→蛮崖山→怀化驿,而《明英宗实录》记载的明军进军路线是:腾冲→南牙山→金沙江→鬼哭山[19]。实际上金沙江在蛮崖山西面,明军是从东向西进攻的,墓志显然颠倒了二者的次序。然而张贵亲自参战,其回忆的真实性也不容忽视。从墓志中可以看出,这次战役的关键之战是蛮崖山之战和怀化驿之战。墓志中蛮崖山之战可以补充《明英宗实录》,后者并没有提及在这里发生过战斗。怀化驿很可能就是在金沙江西鬼哭山一带,墓志和实录都记载了这次战斗的惨烈程度。经过这两次战斗,麓川彻底降服,不再东越金沙江,而张贵正是凭借这两战的卓越表现,从指挥佥事连升至指挥使。明朝官书记载麓川之役发生在正统十四年二月,实际上那是朝廷收到战报的日期,真正的战役发生时间应在十三年内,墓志中的记载是可靠准确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