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走出庭院 服务社会 不断加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作者:随 杰 常素霞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们的活动,留住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我们邀请了本市30余名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到学校和城市社区举办各种类型的民俗艺术展演活动。当形象生动的戏剧脸谱,晶莹剔透的吹制糖人,惟妙惟肖的泥塑动物等民间艺术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时,顿时令参观者惊喜不已,流连忘返,至于刷印年画、制作月饼、包粽子等参与性项目,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学生和儿童,他们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其中的技法、工艺,同时也理解和享受到了内在的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企盼。正如河北师范大学一名学生所言:“这些民间游戏和传统手工艺,虽然好玩和看似简单,但都凝聚着古代人民的心血和现代匠人的聪明才智,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为我们中华民族有如此悠久的传统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感到了我们肩上担负的责任,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悠久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最为热闹感人的场面,出现在春节前(农历腊月廿三)为市民免费送春联的活动中。当天一开馆便有市民前来排队,面对热情洋溢的观众,受我馆邀请参加活动的书法家们深受感动,不顾冬季的寒冷,当场挥毫,为大家送上满载喜庆、幸福的吉祥祝福。虽然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春联随处可见,但大家对这种现场书写的形式还是倍感亲切,有的市民还特意要求书法家按照自己喜爱的词句书写。这次活动使人们充分感受到春联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由此也可看出中国人对过年时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有着很深的情结。
  这些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深深地感到,弘扬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就是利用这些丰富多彩的物质载体,传递民族的情感,鼓舞民族的精神,拓展民族的胸怀,加深民族的感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树枝叶茂盛,永葆常青。
  近几年来,河北省民俗博物馆通过进学校、进社区的社会实践,以及根据北方民俗特点举办的民俗文化游艺活动,不仅使博物馆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加强了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联系和交流,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我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四、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强化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
  
  在博物馆的三大职能中,藏品是基础,展示是手段,教育是目的。然而长期以来,博物馆大多以“物”为核心,以“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至于观众需要什么,怎样吸引观众的目光,如何启迪观众的思想,如何教育观众,却很少顾及。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许多博物馆展出内容和形式与现实社会距离遥远。自己觉得精美无比,严肃认真,但不知这是脱离社会的孤芳自赏。对于博物馆来说,最重要的不在于自己陈列了什么和说了什么,而是观众从中获得了什么。”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需求,就必须转变以往“重物轻人”的传统观念,目前有些博物馆已经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发展的力量”,从更高层次上要求博物馆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完善和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博物馆不能仅仅是“物”的储藏室,也不应成为单纯的“研究室”,而应成为社会、文化教育的“终身课堂”,若如此,就必须在机构设置、思想观念、人员素质等方面有一个大的调整和转变。
  1、设置专门的教育机构
  虽然各地博物馆的门前大都悬挂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某某学校 “教学实践基地”的牌子,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展览、讲解、宣传,特别是教育活动还很不够,做得也很不到位。如有些讲解员不分对象地背诵讲解词,有些讲座是专业性很强的解读,市场上或博物馆内少见专门为学生和社会民众编制的教材、讲义或图书。笔者认为,在博物馆的工作向以教育为中心转移时,应该挑选合适的人员组成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教育工作,以针对不同的参观群体采取不同的手段与方法,组织、策划各种教育项目与活动。特别是应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在学校教材中增加珍贵文化遗产的内容,同时积极配合并向学校推荐、派遣老师走进课堂进行教学,以强化和延伸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提升博物馆的教育效果。
  2、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
  博物馆应当积极与社会各个行业加强合作,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一方面根据观众的需要,提高馆内的基础设施和展览水平,增加一些观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互动性、参与性、趣味性甚至是服务性的项目,让更多的人喜欢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另一方面,要大胆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贴近民众,采取各种方法、措施,举办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提高社会参与度与适应力,积极搭建平台,展示自己独特的文化风貌以及感人的魅力,才能获得大众的支持和扶持。只有当博物馆关怀社会、研究社会、服务社会时,它才会从社会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新的进步和发展。
  3、制定博物馆的行业标准
  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场馆的宏大和设备的先进,更重要的是注重博物馆理论的探索研究,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博物馆文化的积累。无论是综合性博物馆,还是民族、民俗类专题博物馆,在全球化、多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社会中一个特定机构,都应该在社会上有它的形象、声音和特定的行业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博物馆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自身的环境和条件,都在积极寻求新的管理机制,极力改革陈旧的管理模式。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博物馆界还没有出台一个适应目前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博物馆行业标准。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种种陋习,如队伍涣散,服务意识不强,干好干坏一个样等情况,至今在很多博物馆依然存在,这种现象毫无疑问严重地制约了博物馆的发展,影响着博物馆的形象。因此,尽快制定出台博物馆的行业标准已成为博物馆工作的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这种行业标准既要有宏观的宗旨、方针、任务,也要有细致、具体的岗位标准,从而使博物馆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各个岗位都有一套比较严密的、操作性较强的科学程序和工作标准,包括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守则标准、行为标准、讲解标准、接待标准、服务标准、卫生标准等。这样的规则和标准,有助于员工明白自己工作岗位的职责以及工作要达到的标准,从而使各项工作更加清晰化、条理化、明确化。在此基础上,再制订、实施有关的奖惩制度、培训制度等。只有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在这种制度化、标准化的规范下,我们的博物馆事业才能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作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责任编辑:成彩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