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民国元老刘成禺的美国罗曼史

作者:傅德元




  
  1925年秋,刘成禺与郭泰祺遵从孙中山的临终教诲,拒绝了段祺瑞政府的挽留?熏不在北京谋求官职,二人一起回武昌,刘成禺任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到1931年。1931年2月16日,国民政府任命刘成禺为监察院监察委员(该职一直任到1947年)。
  刘成禺的妻子珍妮带女儿来到中国之后,开始了她在中国20年的生活。由于不懂中国的语言文字,所以她和子女们主要居住于上海的租界里,其住处在法租界格罗希路125巷14号,有时他们也跟随刘成禺移家于北京、广州或武昌等地。在以后的10年间,这个家庭在上海又有了3个孩子:1912年,长子刘家麓(Maurice Luis,迈瑞斯)出生;1916年,二女儿多瑞丝(Doris Luis)出生;1921年,小儿子刘家鄜(Horbert Luis,赫勃特)出生。刘成禺虽经常奔波于各地,但一家6口还过着比较幸福的生活。
  
  中美文化差异,妻子儿女返美
  
  随着子女的逐渐长大成人,在哪里接受高等教育成了重要问题。由于全家长期生活在租界和西方人的文化氛围之内,子女们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接受得并不多,所以刘成禺和妻子珍妮最后决定将他们送到美国去接受教育。1932年初,刘成禺的妻子珍妮带着4个儿女远涉重洋,回到了加州洛杉矶,刘成禺的长子刘家麓就读于南加州大学,珍妮和4个孩子开始申请加入(恢复)美国国籍。4个月之后,珍妮带着二女一子又返回中国。这时,刘成禺的母亲方太夫人患乳癌和中风,于1932年冬来到上海治病,与刘成禺全家居住、生活在一起,1933年9月在上海病故。1934年,珍妮第二次带着3个儿女重返洛杉矶,此后再也没有返回中国。
  刘成禺在妻子儿女离开中国之后,孤身一人留在中国,主要居住于上海和南京等地。抗战爆发后,他过上了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有时妻子和儿子来信并寄钱给他,以资助他的生活。1939年4月30日,在给妻子和儿女的回信中,他讲了自己在抗战初期的生活境况:1938年5月以前,他住在桂林,后来房子被军队占领,他与逃难的民众被赶进山里,书籍衣服等都被军队掠去或烧毁,父母亲的遗物也丧失殆尽,他只身一人带着仅剩的一个小箱子回到老家武汉,住在自家原来的房子汉口法租界新巴黎街福隆里2号。当时,日本飞机每天来轰炸,刘成禺只得于9月离开故乡,乘轮船由长江到重庆,汉口的房子在武汉失守前被中国军队炸毁。武汉失守后,重庆遭日本飞机轰炸,他只能躲在山洞里。在信中他吐露了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并在信的末尾说:“现在的这种状况将会很快过去,但我不知道怎样度过余生。”从这封信刘成禺仍称珍妮为“亲爱的妻子”和署名“你的丈夫”来分析,二人的夫妻关系应没有发生变化。
  1942年,刘成禺又曾写信给妻子和儿女们,希望赴美国团聚,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当年,长子刘家麓曾回到陪都重庆,并最后见到父亲。1944年12月,刘成禺的众多朋友和革命耆旧于右任、居正、孙科、宋子文、冯自由、柳亚子、章士钊、董必武等在重庆为他举办了70寿辰庆祝活动;他的学生李以祉等为他写了《刘禺生先生七十行述》,好友章士钊为他写了《武昌先生七十生朝诗并序》;刘成禺的几种著作也刊刻完成,包括《太平天国战史》、《史学广义》、《世载堂诗》、《禺生四唱》、《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自传》等。
  抗战胜利后,1946年9月15日,刘成禺大部分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笔记体史料《世载堂杂忆》开始在上海《新闻报》副刊上连载。此书稿后来由钱实甫整理,196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近年又曾重印重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和民国史的重要资料。
  1946年约11月,广东梅县陈乐石曾到美国,在游好莱坞时住在刘成禺妻子儿女的住所,回上海时,陈乐石带回了刘成禺妻子和儿女、儿媳的照片函件物品等。刘成禺睹物思人,回忆起40年前与他的妻子在美国结婚的情景,并在《世载堂杂忆》中作了记载:“昨晤梅县陈乐石君,自西美归国,游好莱坞,曾憩予家?熏带交予妻与子女儿妇所赠照片函件物品来。”这说明,刘成禺虽与妻子儿女们天各一方,但仍保持着联系。
  1947年8月,刘成禺被派为监察院两广监察使(此职任到1949年大陆解放),11月被免去监察院监察委员。1949年初,他被任命为国史馆总编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返回故乡武昌,曾任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1950年8月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中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1952年3月15日病逝于汉口,享年78岁。从1934年妻子儿女离开中国直到病逝,18年间,刘成禺未能再见到他的妻子及3个孩子,生离与死别,成为他的人生憾事。
  珍妮带着4个子女定居洛杉矶之后,又开始了她在美国故乡的漫长的40年的后半生,回美之后,珍妮和孩子们使用的姓氏仍是“Luis”而不是刘成禺的姓氏“Liu”。她长期与二女儿在洛杉矶居住,有时也到康涅迪格州与长子全家一起居住,但她从不对人谈起自己与中国人的婚姻,更不敢让孩子们谈起他们的中国血统。1974年她在洛杉矶病故,享年97岁。
  
  《云山》出版,孙女刘爱美寻根问祖
  
  刘成禺的4个子女定居美国之后,各有不同的经历。 回美不久,大女儿布洛瑟姆即结婚并定居于亚利桑纳州,偶尔为西部的杂志如《日落杂志》写文章。她有两个孩子。1994年病逝。
  刘成禺的二女儿多瑞丝回美后成为一名女演员和歌咏舞会的女歌手,并很快与一位富有的年青人结婚,由此而获得美国公民的身份。她曾在“好地球公司”工作,长期居住于洛杉矶,她的母亲珍妮大部分时间与她居住生活在一起,直到病故。按照中国的道德标准,多瑞丝可称一位孝女。她有一个儿子比尔·希普尔(Bill Hipple)。
  刘成禺的长子刘家麓1936年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后,曾就职于首都华盛顿的中国新闻社。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在联合国难民救济总署和通讯社等部门工作。他与一位生于威斯康星州的美国姑娘简(Jane)结婚,婚后移居纽约。1942年,他把姓氏“Luis”改为中国的姓氏“Liu”,1953年加入美国国籍。1972年退休后与太太和儿子居住在康涅迪格州布里奇波特。
  刘成禺的次子刘家鄜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征入伍,到欧洲与德军作战,1944年被俘,在德国的战俘集中营里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几乎死亡,后来被盟国军队解救。返回华盛顿后,他与一位美国女子艾琳?穴Aileen?雪结婚。其后,他们又到加州定居,刘家鄜成为一名工程师。他有3个孩子。
  刘家麓的女儿刘爱美(Aimee E. Liu)具有四分之一华裔血统,毕业于耶鲁大学,后成为作家。她1979年与父亲一起到中国旅游,找到了当年全家在上海住过的房子。刘家麓追思父母和往事,不胜感慨,这使他的女儿刘爱美萌发了“寻根”、探求家族历史、了解祖父母的背景和革命历程以及感人且悲伤的婚恋故事的愿望。经多年努力,终于在1997年出版发行了以她的祖父母的爱情故事为主要题材的英文版长篇小说《云山》(Cloud Mountain?熏 Warner Books?熏 Inc.?熏1997)。刘爱美在“著者的话”中表明:“这是一部小说。这部小说虽然循着我的祖父刘成禺和祖母珍妮·特雷斯科特·路易斯的婚姻时间表,以及根据众多的家庭成员告诉我的故事情节进行了叙述,但这不是一部家族的历史。……无论如何,我试图真实地重现我的祖父母和他们的孩子们所经历过的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在这部小说中我详细描述的一些事件,是从我的祖父1946年出版的回忆录中,以及从1900年代旧金山湾区及以后几十年中国发生的事件中精选出来的。书中出现的很多诗歌是从我的祖父的诗句改编过来的。”之所以用《云山》作为书名,刘爱美解释说:“在中国的国画和古典诗词中,云山象征离别和思念,这正是这部小说的主题。”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