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6期

弗里达.卡洛

作者:高 伟




  林白曾经知道两个女画家,一个是卡洛,一个是弗里达。后来,林白知道了卡洛就是弗里达。她就是墨西哥近代最伟大的女艺术家。林白喜欢卡洛这个名字,不喜欢弗里达这个名字。因为“弗里达”成为好莱坞一部电影的名字。林白不喜欢好莱坞弄出的《弗里达》,她喜欢作为艺术家的卡洛。这是一个死去了的女人。这是一个死去了以后才有了很响名声的女人,而且,她的名声将更加响亮。林白说,墨西哥离好莱坞有多远,《弗里达》离卡洛就有多远。林白的表达多么准确——即使再漂亮的演员,再有名的演员,长相再相近的演员,她怎么可能把弗里达再现出来?这个世界上又有谁能把弗里达再现出来呢?
  读《弗里达》的传记之前,我不可能想象出这个世界上生存过这样一个女人。是不忍心想象。不忍心知道。一个女艺术家似乎可以承担一切吓人的命运。艺术家似乎可以仅仅成为一个符号,一个概念,用来被世人仰视。可是,艺术家背后的那个叫弗里达的女人,肉身的女人,承担了这么一种吓人的命运,直让人想哭。
  先是看到弗里达的一幅画的。当时不知道画者是谁。画的是一头小鹿,小鹿的面孔却是一张女人的面孔。这女人的两道眉毛很浓,而且奇怪地连在一起。小鹿头上的角好看地伸向天空。小鹿的身上插着九支箭。这九支箭从各个角度与小鹿的身体垂直,暗红的血从箭头与小鹿的身体接触点流出。血液从肉体里渗透出来的样子像一枚枚的红十字。这花样的十字动感十足,泪滴一样在涌动。画面上那张女人的面孔却是安宁的。一种被生活谋杀之后的安宁,却比谋杀更恐怖。这幅画给了我猛烈的视觉冲击。当时我就想,这一定是一个女画家的作品。这还应该是她的一幅自画像。一个正在被生活谋杀之中的女人的自画像。
  便怎么也不忘这幅画了。
  有一次看一本书,知道了这头小鹿的作者是弗里达。知道了这头小鹿是弗里达。知道了这个被生活谋杀了的女人是弗里达。弗里达便成了我要寻找的女人。终于,我找到了《弗里达》的传记。这本并不太厚的书,展览着一个女人的千疮百孔。
  弗里达这样表达了她自己:我一生有两次不幸,一次是被街车重创;另一次是遇见里维拉。里维拉是她的丈夫。
  弗里达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女人。那些真实的照片可以证明。她长得极有特点。她的头发很长。眼睛是很特别的棕栗色。在她的自画像上,她的眉毛总是格外的醒目。它们连在一起,像是乌鸦的两扇翅膀。如果什么可以成为弗里达的标志的话,那一定是她的眉毛。她美得极有内容。她的美里居住着很多词汇:纯正、忧郁、迷惑、坚定、敏感、放肆、桀骜、脱俗。她特别爱美。无论是在街上、画布间、病床上,她的头发都被梳理得一丝不苟。她总是穿华美的衣裳。花朵永远在她的头上盛开。
  1907年,弗里达出生于墨西哥。 少女时代,墨西哥著名的壁画家里维拉成为弗里达的偶像。她对同学说:我的目标是为里维拉生一个孩子,有一天我会把这个想法告诉他的。多梦的少女时代,伟大的艺术家当然是她们的偶像。里维拉成为弗里达的偶像,太顺理成章了。她自己也从来没有当真过。像弗里达这般聪颖的女孩子没有偶像,那倒是显得不正常了。她怎么能想到,后来她果真成为里维拉妻子了呢?那个时候,她正与学校里一个英俊的男同学谈情说爱。谈得热火朝天。那个男同学叫阿莱詹德罗。有一天,弗里达与阿莱詹德罗到街上去。她不知道,惨烈的命运正张着罗网,准备逮着她呢。那是1925年9月17日的傍晚时候。弗里达18岁的一天。那辆公共汽车已经快满座了,弗里达与阿莱詹德罗在车的后部找到了座位。先前他们上的是另一辆车,但由于弗里达丢失了一把小阳伞,想下车去找,他们俩就上了那辆将要出事的车。什么叫鬼使神差?这就是了。这个时候,一辆开得很慢的电车对着公共汽车冲过来。电车一点儿也没有刹车的意思。好像是故意要制造一次车祸。电车撞在了公共汽车的中央,慢慢地将公共汽车掀翻。在电车的铁杆中间,扶手断裂并插入了弗里达的身体。铁条从她身体的一侧刺入从另一侧穿出来。车祸中她的衣服被撕开了,车上的某个人,也许是一位漆房子的人,他带着一袋金粉。袋子破了,金粉洒满了弗里达正在流血的身体。这一瞬已经对弗里达的一生做出了诠释:她注定千疮百孔,却美得惊人。
  阿莱詹德罗却几乎安然无恙。
  现在可以肯定了:命运的尖刀是狠狠地对准弗里达的。是有所准备的。
  弗里达腰围处的脊椎断了三处。她的锁骨断了,还有第三和第四根肋骨也断了。右腿有11处碎裂,右脚脱臼。左肩脱位,骨盆有三个地方破碎。那根铁条在她腹部的高度刺入体内,从左侧刺入并穿过了她的阴道。“我失去了贞操!”她说。没有人以为弗里达能够活下来。但是,她活下来了。在这里我不想描述她在这个活下来的过程吃了多少苦头——这样的苦头还用得着我描述吗?或者说,我能描述得下来吗?文字能表达出那么一种疼痛吗?我只想说说结果。三个月后,弗里达的病情奇迹般地好转了。谢天谢地,她还能走路了。还能逛街。这期间,那个叫阿莱詹德罗的男人没给她多少安慰,几乎不去看她。倒是她给他写了一大堆信。她爱他。他原本也是爱她的。在弗里达痛苦无比的这段时光,阿莱詹德罗的做法令人遗憾。弗里达出院了,自由了。他们俩分分合合了一段时间。再后来,阿莱詹德罗没有和弗里达告别就离开了墨西哥去了欧洲。他说去陪婶婶去看病。这话我们听起来都觉得是借口。是不是借口,我们都替弗里达不值。当然了,情感的事外人是说不清的。外人的掺和也不高明。但是,从感情上,我们是不愿意让命运多舛的弗里达再受苦了。
  现在想来,上帝没有把弗里达收回,一定有自己的目的。上帝总是选中一些人,拿他们的心灵与身体做实验,往死里整他们,迫害他们,造炼狱给他们住。反反复复,给他们身体的伤口和心灵的伤口上按上拉链,随意地开开合合,一次次袒露它们的皮开肉绽……就是为了看看肉体做的人能有什么样的坚持;他们使用了什么样的东西做为这种坚持。这样的人到人间来是为了留下他们的名字,让凡人在人间苟活的时候,能接住他们耀眼的光芒,而使得这种苟活有点意义,有点力量。上帝当然是有歉意的,便把他们叫做天使。弗里达就是上帝选中的这么一个天使。她到人间,是下凡来的。她必须历经磨难才能完成上帝的使命。她活了47岁。时针早已定好,到点必将回归。这么想,我就可以释然了。不然,怎么能接受弗里达没完没了接受惩罚的事实:车祸以后至离世的29年间,她一共接受了32次外科手术,有一次整整一年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三次流产;穿过几十件皮革、石膏或钢丝做成的支撑脊柱的胸衣;她最终的瘫痪;还有,她的千疮百孔的爱情。
  上帝这么折腾弗里达,就是要向她索取她的画作的。
  病体把弗里达固定在病床上,她开始画画。起初是为了消遣,后来是为了重铸自己的生活。她用画笔画出自己的自传。那一幅幅自画像,画出的都是她的人生况味。她说,只要补好我千疮百孔的身体,我就能作画。画布挽救了她。她反过来把病痛和死亡当猎物。她逮住了它们,并把它们画在纸上。纸上便满是触目惊心的病痛和死亡。充满了叫喊。独一无二的叫喊。身体的,还有心灵的。
  她的爱情是她传奇人生的一部分。不可分割。她果真成了里维拉的妻子。里维拉长得又肥又大,体重二百六十多斤。弗里达小巧玲珑,体重不足一百斤。他们俩呆在一起,就像大象和鸽子。我看过弗里达和里维拉的合影照片。在我看来,里维拉是配不上弗里达的。但是,里维拉肯定是一个有魅力的男人。一个艺术家。他是一个好色之徒。艺术家好色是有另外的叫法的,那叫有生命的激情。平常的男人好色就是好色了。可是,这一点或许正吸引了美貌而心气极高的弗里达。一个艺术家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他们天生就能吸引女人的。女人是他们事业之外最好的最实用的闲适之处。女人的身体是他们营造情调的居所。里维拉正是这样的艺术家。他在征服女人方面毫无困难。他虽然长相丑陋,但他吸引女人如同磁铁吸引铁屑那样方便自然。但是,弗里达不得不承认,里维拉更大的吸引力是他那富有魅力的性格。他富有幽默感。他可以变得很温柔和多情。对于女人,艺术家的温柔和其他男人的温柔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艺术家的温柔是一种了得的多情。还有,他非常有名。名人本身就有一种光芒,它能使女人产生犹如去观光金字塔那样的向往。
  里维拉与弗里达都是个性极强的人。都是那种由内部的自我所支配的人。这样的结合当然能撞击出巨大的情感火花。他们的确相爱了,甚至谁也离不开谁。但是,再猛烈的爱情也不能改变里维拉是一个花花公子这个事实。他天生就不是哪一个人的丈夫。他永远不会成为哪一个女人的丈夫。他和他的模特好。这对弗里达打击很大。让弗里达不能忍受的是,里维拉竟然和弗里达的亲妹妹做爱。于是他们分分合合。吵架。分居。离婚。复婚。弗里达也和其他的男人相好。甚至她还和同性相好。和弗里达好过的男人,最有名的是托洛茨基。她们俩短暂地好过。这段情感在旁人眼里很有争议。她为了报复里维拉。她同样也是一个极需要激情极需要挥霍的女人。她有过于旺盛的情欲。他们的结合,在同时代人看来,是狮子的结合。他们的名字是墨西哥国家财富的两枚硬币。他们的一切都表达了那个国度所拥有的一种热烈和一种激情一种风景一种谈资。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无论里维拉和多少女人好过,无论弗里达和多少男人好过,他们的内心里都把彼此放在第一的位置上。里维拉曾说:当我爱一个女人的时候,我总想伤害她,弗里达是我卑鄙的人格的最大受害者。是的,里维拉一生都在用花事实践着这句话。弗里达一生都是这句话的承担者。她的不幸在于她爱他太深。爱得多深,伤害就有多重。她一直希望为里维拉生个孩子。但是,车祸的后遗症使她不能生育。她多次流产。她为她的孩子画了一张画。名叫《亨特.福特医院》。画中的弗里达赤裸着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鲜红的血在往床单上流淌。一大颗泪珠淌过她的面颊。她的肚皮因怀孕而肿胀。她的手放在鼓起的肚皮上,拿着六根血管一样的红色带子,每根带子的末端都飘浮着象征她流产后的情感的东西。其一是胎儿,连接它与弗里达的带子代表脐带。这胎儿有男性的生殖器。她希望是个男孩。
  弗里达于是绘画。这是她活下去的惟一手段。她说:我没病,我只是坏掉了。但只要我能画,我就是快乐的。但是,比之于人生的痛苦,这快乐显得多么短暂。比做爱的快感还短暂。痛苦赋予了她的画笔更大的张力。在狂放恣肆的色彩背后,有着异常微密的笔触,把自己内里的纤细与脆弱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弗里达的画被后人归结为超现实主义。可是,弗里达说,我只是画我眼中呈现的东西。它们的一点一滴都不会被我错过。她还说,我绘制自己的画像,因为我经常都是孤单的,因为我知道我自己。她企图用画笔来淹没她的痛,可是,她的痛却在这其中学会了游泳。而且成了游泳高手。
  我想说,对于弗里达的理解,有没有读过她的画是非常不同的。这是我看过一些弗里达的画后想说的一句话。描述弗里达的画是无力的。那些内里的痛苦与张扬,语言的确太显乏力了。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在这里描述一下弗里达的画。我想说一说那一幅名叫《稍稍掐了几下》的画。这幅画取材于一则新闻报道,报上描述了一个喝醉的男人将其女友扔在床上并刺了二十几刀;在法庭上他却辩护自己无罪——我只是稍稍掐了她几下!在弗里达的画中,显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谋杀的场景:杀人者,手中拿着一把带血的匕首,赫然站立于死了的受害者边上。那女人手脚张开地躺在床上,赤裸的肌体上布满了血淋淋的伤口。犹如从十字架上下来的基督。那女人的一支胳膊松散地下垂,那只流着血的手掌向我们张开着。鲜血从她的指尖流出来溅到黄绿色的地板上……这幅画给了我极端的视觉冲击。仿佛身临其境。弗里达曾对一个好友解释这幅画:她非常同情那个被谋杀了的女人,她自己也几乎要被生活谋杀了。是的,生活一直用日子的钝刀向弗里达进行谋杀,它似乎没有用什么力气,也没能显现出过于醒目的杀机。它就像画中的那个男人说的那样,只是“稍稍掐了几下”。我敢说,这样的画面足够直抵每一个观者的内心。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的心灵为什么变得越来越沉重?谁把我们的青春抹去?轻易得如同抹去一个多余的标点符号?谁把我们日子一页一页地偷走?谁把我们的爱情变得陈旧如同风把桌上的饭菜变凉?它们那么轻易就得手,如同“稍稍掐了几下”。日复一日的生活,我们的头顶上难道没有那一只看不见的手掌吗?我们那么容易地面目全非,不停地死去,肉体,还有心灵。它只是对我们“稍稍掐了几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