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他牺牲之前说了什么?

作者:瓜 田




  由于有了老英雄郅顺义的回忆,我们只好倾向于肯定董存瑞在炸碉堡瞬间喊的最后一句话是“卧倒!卧倒!快趴下”了,因为郅顺义是当时惟一在近处观察的当事人。其他的,不管是“为了新中国,前进”,还是“为了新中国,冲啊”,都是作家们事后的艺术加工。故事影片,哪怕是人物传记影片,都是需要艺术加工的,这跟纪录片不同。但如何加工,确实有高下之别。以今观之,加上“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创作动机可以理解,但不能说是一个高明的主意。观众一般会提出三点疑问,一是董存瑞作为一个不识字的年轻战士,喊出这七个字显得有点生硬。二是在这样紧急的关头,董存瑞的思路一下子从炸药包上转移开来,提升起来,放眼到全国去了,向战友们乃至全国人民发出了“前进”的号召,在那样一个特殊的环境气氛中显得有些突兀,不太真实,同自己的身份也不大相符(董存瑞这位战士对自己身份的认定同后来作家们在他成为英雄以后的认定差距是很大的)。请原谅我唐突英雄,作一点想象。在当时,为了使董存瑞的牺牲显得更壮烈一些,如果有导演或者连长、营长建议他喊出这“为了新中国,前进”七个字来,他也未必就能同意,因为这并不符合他的身份和性格,还有当时的心态。三,他拉开导火索后,离爆炸最多只有七秒钟的间隙。这七秒钟,他首先要发现远在四五十米开外的郅顺义向他跑动的情况,听到郅顺义“快放下,快放下”的喊声,然后制止郅顺义向他靠拢,说出“卧倒,卧倒,快趴下”七个字(当时枪炮声震耳欲聋,他想听清四五十米外郅顺义的话,并且让郅顺义听见他的话,其实都不大容易)。这几个动作要完成,七秒钟并不富裕。而要喊完“为了新中国,前进”,再加上喊口号习惯上应有的较长拖腔,肯定也会把这七秒钟全都占用了,时间还不一定够用。总之,两个事情都办,在技术层面上恐怕忙不过来。如果拣重要的办,还是对郅顺义喊“卧倒,卧倒,快趴下”比较合适。在近50年后的今天来看待这件事,最好的方案还是不要让董存瑞说话、喊口号。他什么也没有说,很好,并非什么缺陷,只说了“卧倒,卧倒,快趴下”也很好,也足够了。他在那样的生死关头,把死亡留给了自己,把战友们的生命保护起来,郅顺义和其他等待冲锋的战士们免于牺牲在枪林弹雨之中,这还不伟大吗?干吗非要画蛇添足、狗尾续貂呢?他说没说话,喊没喊口号,也一点都不影响他为国捐躯的光辉形象。恰恰是因为让他说了话,喊了口号,口号的版本又不是一个,这才给人们的怀疑留下了宽阔的空间。这就是大家追问董存瑞到底说了什么话这个事情的由来。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塑造英雄人物费力不讨好的遗憾,当然不只这一桩。
  我不由得又想起了一件往事。鞍山有一位全国闻名的老劳模,名叫孟泰。老英雄孟泰去世后,我一次坐火车,遇到了他的工友。那大约是十年浩劫的尾声阶段了。这位工友对孟泰的事迹如数家珍,谈话间也是赞佩有加。但在说到孟泰去世时,神色顿时严峻起来,说孟泰几乎就是“晚节不保”。为什么呢?因为孟泰临死前想见见她的女儿!一个老人临死前要见见女儿,这算什么性质的错误呢?工友道:“这要看是谁。你是孟泰呀,你临死的时候怎么不说想看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呢?怎么能儿女情长,想见女儿呢?唉,一世的英名毁于一旦啊……”这位工友不是作家,如果由他来写孟泰的传记,他恐怕就要毅然决然地删掉孟泰想见见女儿的常人的感情诉求,添上想念伟人的生动细节。我不知道孟泰有没有传记,更不知道作者对这个细节是怎么处理的。这个普通工人对孟泰临死前这种没有“突出政治”的表现是如此痛心疾首,让我久久不能忘却。这非常有力地证明,“高大全”的思维定势已经深深地浸入了整个民族灵魂的深处,变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以至于我们虽然一直在摆脱,效果却并不是很显著。
  20多年改革开放的暖风,吹融了不少思想禁锢的坚冰。作家们由于对“高大全”深恶痛绝,以至于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另一个极端:写好人要写出他“坏”的一面,写坏人要写出他“好”的一面,据说这样才能反映人性的真实。这样一来,好人不香,坏人不臭,整个世界混沌一片,也很麻烦。好在这股风也没有刮上多久,还没有达到老庄设想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煮成一锅粥的境地,所以又恢复了常人习惯的秩序。与文艺创作相比,新闻报道的变化就小多了。废话套话虽然人人口诛笔伐,但自己写起来还是爱不释手。也难说就是“爱”,主要还是省力气、图安全。说套话不用动脑筋,把现成的拿过来抄下来即可。套话被人说了几百遍,肯定没有毛病,即便是有毛病,有几百个人在前面等着打屁股,一般轮不上自己。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概括: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班子没有不团结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抗洪没有不英勇的,抢救没有不及时的……
  我的一位写杂文的朋友,虽说官至副省级,却始终没有钝化写文章的锋芒。他针对“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这一套庸俗作风写了好几篇文章。他的一位同僚读了文章,十分赞赏,说写得好呀,许多人都这样想,可不敢这样写啊。时隔不久,这位同僚写了文章,上面赫然出现了“重要讲话”云云,我的朋友问他为何言行不一,这位同僚苦笑道:“平常说说还行,写文章不是开玩笑,我哪敢出这个头?”领导干部心态如此,记者还能比人家的境界更高、胆子更大?还想不想干了?
  由此看来,“思维定势”这个词还没有过时,记者们在采访英雄人物时,还是要问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都说了些什么豪言壮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