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碧奴

作者:苏 童

说,我看你一点也不想死,什么眼泪流出来你就会死,骗人的,你让我拿锄头和铁锹,原来是要挖你的包裹!
  我没骗你,我想再看一眼岂梁的东西再去死。碧奴说,孩子,我不甘心呀,一路上看包裹看得那么紧,躲过了强盗躲过了贼,就是没躲过你们这些孩子!
  不怪我们,是你自己跑到树林里来的!他的眼睛无辜地瞪着碧奴,说,你什么也刨不出来的,包裹里的东西都分光了,每人都把自己的东西藏起来了!
  孩子,你们把刀币拿去我也不怨你们,碧奴说,你们不该把岂梁的冬衣也分了,岂梁是大人,他的袍子你们穿不上,他的帽子你们戴不上,他的鞋子你们没法穿的!
  蠢女子,不能穿怕什么?拿到集市上能卖钱的!男孩观察着碧奴的一举一动,突然跑过来把锄头夺过去了,他说,你要挖你的包裹就用树枝,不准用我的锄头。我就知道你骗人,人人都怕死,你为什么不怕?别人埋到坟里还要钻出来逃命呢,你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自己挖自己的坟?你不是挖坟,是挖包裹!
  碧奴悲伤地看着男孩,她叹了口气,说,那好吧,孩子,我再也不挖包裹了,我们就挖坟,我也死心眼,人不死心就不死,还在惦记那包裹!干脆埋到土里,倒也省心了。孩子,我们走,找个向阳的地方去挖坟! 男孩对碧奴的挑剔不堪其烦,他把铁锹在地上重重地蹾了蹾,脑袋侧向树林外面百春台的方向,什么向阳不向阳,向阳有什么用?你听呀,射猎的号角吹响了,衡明君的马队就要出来了,热乎乎的面饼也要端出来啦!他说,我上你的当了!你活又不肯好好活,死又不肯好好死,到底准备怎么样?你还没说呢,雇我做你的掘墓人,到底给我什么好处?你的包裹没有了,做你的掘墓人。我还能捞到什么好处?
  碧奴拍了拍她的袍子。除了这袍子,你们什么也没给我留下呀。她看见男孩脸上掠过一丝失望的表情,就从发髻里拔出了一根银簪,我就剩下这一件东西了,是白银打的,现在我怎么打扮也没用了,梳什么髻子岂梁也看不见了,你拿去,以后送给你媳妇。
  男孩嘟囔着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接受了碧奴的银簪。他把簪子塞到耳朵里转了转,掏出一片耳垢,说,衡明君大人天天要掏耳朵的,有钱有势的人都要掏耳朵的,我以后就用这东西掏耳屎,天天都掏!
  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男孩开始履行掘墓人的职责,他瞄准了一块松树下的空地,丈量了一下,用树枝画出一个方框。斜着躺下去就够了,他说,反正你死了,不吃饭不要锅灶,不怕冷热就不要门窗,不怕风雨就不要屋顶,你长得那么瘦小,这块地方够安顿你啦。
  碧奴端详着那棵松树下草草画出的墓线,依稀看见死神在那个方框下欠起了身子,焦灼地等待着她。她不怕死,但死到临头她突然想起自己葬身在这树林里,没有人替她举起丧幡,没有人会到坟边为她掉一滴泪,碧奴不甘心,她决定在死之前为自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于是她沿着那个方框走,一边走一边让泪水尽情奔流。碧奴的泪水雨点般滴落在地,她乌黑的长发失去了簪子的束缚,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大声呜咽起来,发间泪珠像雨点一样从头发上泻下来。男孩惊恐地叫起来,你在干什么?碧奴说,我在转坟,我在哭坟,我死了没有人替我转坟,也没有人来哭坟,我只好自己转自己的坟,自己哭自己的坟了!
  
  门客
  
  百春台最早以马人闻名于世。
  青云郡的王公贵族中盛行骑射之风,这优雅高贵的习俗流传多年,遭遇了梨花年间的三年战事,数万匹良种青云白马跟随征战的将士驰骋疆场,而西南边疆狼烟未沉,北方的长城工事又在召唤所有幸存的马匹,无论是骏马还是病马老马,都随北上筑城的人流而去。从未有过的马荒,严禁私养马匹的非常戒令,使王公贵族骑射的习俗几成无米之炊,贺兰台、涌金台、芳草台的主人纷纷告别弓弩,只有百春台主人衡明君是个例外,台内三百门客都知道主人对骑射异乎寻常的热爱,不骑射勿宁死,随着马棚里的好马一匹匹地离开,主人面色憔悴,而在门客们敏锐的目光里,他失落的臀部比面孔更憔悴,门客们习惯了为主人排忧解难,针对马的替代物,他们群策群力,创造和思考的热情像潮水一样在百春台蔓延,以人为马的发明应运而生。
  于是骑射这本古老的书翻开了历史上最华丽的篇章。百春台以人为马的创举令人耳目一新,不仅在青云郡,七郡十八县的王公贵族纷纷群起效仿,这种顾全大局的节俭风气受到了朝廷的美誉,国王体恤下情,宣布各地马人列入免征徭役的名单。消息传出,城乡各地的青年男子都开始为一门新兴的职业而竞争,掀起了一场疯狂的负重奔跑的热潮,他们在山岭之上驮着石块跑,他们在树林里驮着圆木奔跑,他们在家门口驮着年迈无用的祖父母奔跑,他们练习马的步伐,马的呼吸,甚至马的嘶鸣之声,像马一样奔跑,甚至比马跑得更快。跑到青云郡的百春台去,跑到北方的贺兰台和芳草台,跑到南方的涌金台去,去做四大王公的马人,成为了所有青年男子的梦想。
  骑人射猎的新风尚风靡各地的贵族圈子,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是新生事物的发展多少会遇到些阻碍,各地的森林山坡每天箭镞不断,野外大量的鹿、麂、野兔和黄羊从丘陵地带迁徙到了高山上,飞禽不知去向,骑射之娱很快陷入新的困境,骑手枉有射月之功,马人们枉有追风的速度,猎物绝迹,他们也只好空手而归,眼看主人衡明君愁眉不展,百春台的三百门客掀起了新一轮探索发明的热潮。一个名叫公孙禽的门客有一天在蓝草涧人市上发现一个瘦骨嶙峋的男孩,他在树下跑,树上的孩子用草镖射他,四处飞来的草镖使那个男孩跳着奔跑起来,跑得像一头鹿!天资过人的公孙禽眼前一亮,他买下了那个男孩。在去往百春台的路上,那男孩尾随着公孙禽,他胆怯地打听自己的未来,大人,你把我买去做马人吗?你要不要骑在我身上试试?公孙禽直率地说,孩子,你的鸡巴毛还没长出来呢,怎么做马人?你不是马人,是鹿人!
  鹿人们大多是未及弱冠的男孩子,作为野鹿和黄羊的替代品,他们的待遇与马人不同,但其严格的选才过程,还有长时间与鹿为伍的训练,与马人相比并不轻松。由于青云郡北部尤其是蓝草涧人市聚集着大批无家可归的孩子,给公孙禽的鹿人计划提供了方便,八九岁的年龄,灵巧的骨骼和天然的弹跳能力,使他们对鹿的模仿天衣无缝,相对于青年男子的马奔,小男孩们的鹿跳无疑更加出色更加逼真,公孙禽有一天在高台上手指河那边的树林,让其他门客看那儿的鹿影,没有人发现树林里的鹿影其实是人影,所有门客都大喜过望,欢呼道,回来这么多鹿啊,赶紧通报衡明君!
  这年秋天,百春台意外地迎接了一辆来自长寿宫的黄帔马车,南巡的国王仍然在传说中南巡,不见其影,钦差使的车辇却在官道上长驱直入,直奔百春台而来。一个黄衣官吏拍马来到壕河边,举起钦差使的旗帜,通告国王的嘉奖黄诏送抵百春台。刹那间百春台里一片哗然,三百门客如同群鸟乱飞,飞到他们的主人身边,黑压压地在河边跪成一片。沙尘满篷的黄帔马车停在吊桥下等待放桥的时候,两个桥工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