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译林》编委暨理事北戴河会议纪要

作者:佚名




  
  郭宏安(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希望还是要把《译林》最根本的东西守住。一定要有所坚持。坚持什么呢?初衷不能改变。《译林》的重点是现当代文学,今后历史会给予它公正评价的。不能为一时外部的干扰而弄得魂不守舍。至于短篇,应该包括随笔一类的东西,随笔在国外是一种传统,有很强的生命力。几万字的小长篇也要加强。培养读者的同时,也要培养译者。现在翻译奖的声势太小。
  
  王理行(译林出版社副编审):我以前多次讲过,到现在也非常坚定自己的看法。文学读者的减少是不可抗拒的,外国文学读者的减少更是这样,外国文学图书市场也在萎缩。《译林》凭着多年来的特色,保持到这种状态,已经很不容易。从《译林》的内容来讲,读者的口味在不断变化,办刊人对此要有深入了解。大多数读者是把《译林》作为一个有一定品位、有一定档次的杂志来看待的。变化是必须的,但要慎重,长篇小说的改变更要慎重。
  
  程爱民(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译林》作为一个品牌,做出来后要保持,不要做太大的变化。各人的口味不一样,可以做一定的调整,但不要大动干戈。翻译要与外语学习结合起来。搞一个子刊,把好的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做成口袋本杂志。这样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至于翻译竞赛,可以换一种操作模式,比如分赛区、委托高校举办等。
  
  殷企平(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需要努力。一方面要保持杂志的特色,一方面要不断修补——我喜欢用修补这个词。春风化雨可能比疾风暴雨的方式要好一些。换一句话说,就是迈小步不停步。用热情去办,杂志一定会办好。与高校的合作包括研讨会、翻译竞赛,此外,能不能为外国文学的教学做些贡献。学生不爱看文学,其中一个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手段。有些教学是适得其反,扼杀了学生的文学兴趣。外国文学怎么教,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是不是一起开研讨会、开论坛。这个问题解决的话,今后的读者群就会扩大。最大的营销还是口碑。好的东西必须是有吸引力的。我们的青年爱上了文学,《译林》就会有很大的生命力。另一就是门户网站的问题,《译林》可以和高校合作。
  
  赵燮生(译林出版社编审):《译林》创刊伊始就确立了它的宗旨,以刊登外国当代优秀通俗小说为主。20多年的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译林》不能改为时尚杂志,也不能改为文化杂志,去掉“译”字,《译林》就不是《译林》了,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我认为《译林》的发展是平稳的、健康的。不要用以前的发行量来衡量现在的状况,那是不科学的。跟国内的同类刊物比,它仍是突出的。《译林》还要注意培养翻译人才。不少翻译家的处女作当年就是在《译林》发表的。把《译林》作为翻译家的摇篮,翻译评奖是一个途径。
  (记录、整理:本刊编辑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