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借古讽今话战争
作者:薛玉凤
《马奇》与《小妇人》
布鲁克斯出生于澳大利亚的悉尼。她曾经是《华尔街日报》的战地记者,驻扎在波斯尼亚、索马里和中东。她著有两部非小说作品:《国外通信》和《欲望的九个组成部分》;两部小说,《奇妙之年》与《马奇》。
布鲁克斯的处女作《奇妙之年》问世之后获得巨大成功,很快成为畅销书。尽管如此,得知自己获得普利策大奖的那一刻,女作家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像遭了雷击一样”目瞪口呆。布鲁克斯的丈夫托尼1995年曾经获得普利策“国内报道奖”。
《马奇》是历史、传记与小说的完美结合。在小说的后记中,布鲁克斯对19世纪康科德著名的奥尔科特一家深表敬意。首先,《马奇》的框架结构来自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小妇人》一开始,圣诞前夕的马奇家四姐妹在讨论自己想要得到的圣诞礼物。她们的父亲马奇先生在遥远的南方战场做随军牧师。后来马奇太太突然接到电报,称马奇先生病重,要她速到华盛顿医院。故事结尾,圣诞节那天,马奇先生奇迹般地出现在家里。小说着重叙述马奇离家期间四姐妹的成长故事,而马奇的故事并未提及,这就给了布鲁克斯想像的空间。《马奇》共分两大部分,每部分开始作者都分别引用《小妇人》中关于父亲不在家的话语及医院来电,以明确它与《小妇人》的联系。
另外,《马奇》的主人公马奇先生是以奥尔科特的父亲布朗森·奥尔科特为原型塑造的。《小妇人》中四姐妹的原型是作者及其姐妹,布鲁克斯从中获得灵感,以奥尔科特的父亲布朗森为原型来展开故事。为此,她查找了大量当时的刊物以及布朗森的书信和传记。布朗森是个有名的激进超验主义哲学家、废奴主义者、教育家,是超验主义哲学的领袖爱默生与梭罗的好友。马奇的许多生活言行直接取自布朗森的经历。但马奇并不是布朗森的翻版,他们之间起码有两点明显不同:布朗森从来没有当过牧师,更没有当过随军牧师。布朗森没有参加过内战,内战爆发时,他已经六十一岁。
小说开始于内战爆发后不久的1861年10月21日,北军刚刚经过一场惨败,伤亡惨重,正处于混乱不堪的撤退之中。马奇的叙述从一封封热情洋溢的家信开始,在给他的“小妇人”的信中,他欢快地描述那场反对奴隶制的伟大战争,描写迥异于家乡的南方自然风景,但是在给读者的叙述中,却道出了他无法在信件中描述的战争的本来面目:南、北方军人残酷的种族主义行为,自己无力阻止的暴力、苦难和死亡,以及与格蕾丝的邂逅。
马奇的故事基本上可以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马奇初识格蕾丝,初次见识奴隶制的惨无人道。第二、马奇的婚姻、家庭生活。第三、内战爆发后马奇参加北方联军,成了随军牧师,不久又成了学校教师。第四、身负重伤的马奇被送入北军在华盛顿的医院疗伤,与在这里当护士的格蕾丝再次相遇。马奇的妻子玛米到华盛顿探望马奇,了解到许多闻所未闻的丈夫的“谎言”,夫妻关系面临极大的考验。
故事结尾,马奇回到康科德的家中,受到女儿们的热烈欢迎,但他再也不是以前的马奇,这段战争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婚姻,摧毁了他的信念,使他由一个聪明、自信的牧师变成了一个负罪感深重的男子。尽管如此,马奇还是一个十足的理想主义者。
理想与战争
马奇是个满怀理想的牧师,他信奉上帝,反对暴力;他崇尚自由平等,同情黑奴,支持废奴事业。然而,他的理想在战争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质疑。
马奇的理想主义倾向表现在其生活中的各个阶段。小说一开始,马奇触景生情,回忆二十年前自己作为一个康涅狄格小贩到弗吉尼亚的一个庄园,被庄园主克莱门特的财富及其贵族气质所吸引。在庄园逗留期间,马奇结识年轻漂亮并且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奴格蕾丝。
内战前的南方,教黑奴识字是违法的,要接受严厉的惩罚。但年轻的马奇与格蕾丝看着聪颖好学的小普鲁登斯,还是决定冒险私下教她认字,结果两周后被主人发现,格蕾丝为此被剥光衣服,惨遭主人的毒打。心如刀绞的马奇终于认清了道貌岸然的奴隶主的真实面目。之后,马奇又见识了黑奴像牲畜一样被拍卖的场景,从那天开始,他确信教堂的布道坛是谴责奴隶制的理想场所。这段经历与马奇后来成为牧师及随军牧师不无关系。
在家庭生活方面,马奇可谓非常幸运。二十二岁时他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玛米,两人闪电般地相爱结婚,并有了四个可爱的女儿,马奇喜欢称她们为“小妇人”。马奇与玛米都是热心的废奴主义者,他们积极地为废奴组织“地下铁路”工作,并且为此倾家荡产。但贫穷并没有改变马奇的生活信仰,一家人仍然在拮据的生活中享受天伦之乐。
真正触动马奇、使他对自己的理想质疑的是战争。小说一开始,马奇与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北军士兵在溃败中仓惶逃命,马奇亲眼目睹不会游泳的斯通被冰冷的河水冲走,自己却无能为力。在北军用作临时医院的豪宅里,马奇与格蕾丝久别重逢,但战争已经把昔日豪华的庄园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处是死亡,遍地是残肢断臂。马奇并不是个称职的随军牧师,他与北军士兵及军官格格不入,上校一怒之下,将他调离部队,指派他到北军占领的密西西比州一个棉花种植园创办黑人学校,教授获得自由的黑人及其子女。
马奇年轻时的理想就是教书,这次阴差阳错成了教师,他很快进入角色,意欲一展宏图,但现实与理想有着天壤之别。经过一段时间艰苦的努力,马奇终于与租赁庄园的主人坎宁达成一些共识,并且赢得了渴望知识的黑人的信任与热爱。但好景不长,受挫后的北军撤离了该地区,南方盟军疯狂报复。逃亡途中,黑人捷思递给马奇一把枪,让他和自己一起参加战斗,但身为牧师的马奇奉行“十戒”中的“不杀人”原则,拒绝拿起枪支。亲眼目睹自己的许多黑人学生及坎宁或死于南军士兵的枪弹之下,或被戴上枷锁、重新沦为奴隶,马奇的良心受到谴责,并开始质疑一贯信奉的宗教理想。
在华盛顿医院,死里逃生的马奇身体逐渐康复,但精神创伤并没有愈合。一向骄傲的马奇开始鄙视自己。他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回家,甚至不能享受玛米无微不至的关爱与照顾。他觉得无辜的人因他而死,已经获得自由的黑人重新沦为奴隶,无数人还在肮脏不堪的地方受冻挨饿,他马奇怎能衣足饭饱,整齐清洁?他必须把损失弥补回来。有一天马奇似乎突然想通了,主动吃东西,积极锻炼,然而并不是因为他心理负担减轻了,恰恰相反,他想尽早康复,尽快赎罪。游离于理想与绝望之间的马奇几乎把妻子逼疯了。在格蕾丝的极力劝导下,马奇不得不暂时放弃理想,回到妻女身边,但他再也不是以前的马奇了,战争的创伤记忆从此永远地铭刻在他的脑海里。
参军时,马奇充满热情与理想,相信这场战争是正义的,但战争中对与错、善与恶、勇敢与懦弱之间的界限往往是模糊不清的。故事结尾,马奇身心都受到了战争的摧残,但他仍然是个理想主义者。布鲁克斯曾经明确表示,《马奇》不是一本有关战争的小说,而是向人展示具有巨大力量的思想如何逼迫人们采取极端的行动。
马奇只是故事中无数个满怀理想的人们中的一个。小说中多次提到教友派信徒(Quakers),他们是和平主义者,主张非暴力运动,但同时他们还是热心的废奴主义者。在内战中,许多教友派教徒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非暴力主张,参加到战争中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小说实际上是关于19世纪美国占主导地位的超验哲学与军事暴力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