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殖民主义对澳大利亚文学的影响

作者:叶胜年 陈 洁




  叶:我想这种现象在马丁·博伊德的小说中也有具体的描述。
  泰:是的,的确是这样。理查德是主要研究对象,但是小说的最后,他的结局并不好。博伊德的小说《纸糊的王冠》里,作者创造了很多词汇,书中有很多词语我都不认识,表现了英国移民来到澳大利亚以后的不适应和思想感情上的冲突场景。
  叶:殖民主义小说当中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有关英国殖民统治当局同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之间的冲突以及后者的反抗。
  泰:这方面的小说近些年出了不少,例如彼得·凯里的《克里帮真史》、戴维·福斯特的《月光人》、托姆斯·肯尼利的《布莱克斯密斯之歌》等等。有很多描写澳大利亚历史的书籍,描写当时土著人生活,以及澳大利亚开拓者定居后如何对待当地土著人等。有一本详细介绍历史背景的小说,这本书就是关于澳大利亚传统土著文化,书中写到了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是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下成功生存下来,他们的基本技术及对于土地的利用管理等内容。
  叶:英国殖民者强行建立的政治、社会结构在澳大利亚和英国之间构成了某种联系。我希望能找到一些这方面的小说,但是我发现这方面的书很少。我正在研究澳大利亚那段时期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之间的联系。
  泰:小说家莫里·贝尔写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了很多有关英国殖民主义在澳大利亚的政治传统,但这不属于澳大利亚小说类,只是这类的文章并不多。
  叶:澳大利亚历史上有过一些传奇人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出了惊人之举,其中的一些成为小说题材。这里面最为人称道的或许就是帕·怀特的《沃斯》了。
  泰:如你所知道的,早期来到澳大利亚的政治家只想把澳大利亚变成另一个英国,他们照搬英国的文献法案、法律体制、教育体制等。而殖民地的爱尔兰人却对英国人的统治非常抵触,因为英国通过武力占领了爱尔兰,因此爱尔兰人是反对英国的。更多的人则选择了客观中立的态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澳大利亚,试图了解这个国家。运用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征服广袤未知的大自然和没有开化的人类。这是怀特《沃斯》写作的背景。
  叶:帕·怀特的小说确实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和象征意义,能否从精神层面上谈谈怀特写作的动机。
  泰:我认为那是一种对超人的想象。小说是根据真人写的,主人公是德国人,他在殖民时期来到澳大利亚,帕·怀特并不是基督教徒,但是他的思想境界和基督教徒差不多。澳大利亚并不是一个特别注重宗教信仰的国家,信宗教的作家在美国和英国会更多点,我也不知道多少明显有宗教色彩的小说。小说着重表现了一种超人的意志和超验的精神,一种一般人难以具备的品质,集中体现在沃斯身上。这种情况具有普遍性,在澳大利亚同样存在,很多人并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生活,他们需要精神上的寄托。宗教可以帮助达到这样的目的,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考验也可以。沃斯这个人物的塑造揭示了人和神之间的联系,宣传了尼采的意志力论。当然也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例如沃斯以神自居的形象。
  叶:我想人类越来越重视精神世界,其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过去中国也是很单一的,但是现在也面临着多元的选择,每个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泰:如果人们想到澳大利亚来证明宗教信仰自由,当然完全是可以的。由于他们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人们大多会选择成为基督教徒。
  叶:说到历史文化传统,有些历史线索可以追溯到欧洲的文化,例如英格兰的、苏格兰的、爱尔兰的或者其他文化中可以发现不少澳大利亚小说的历史渊源。您看怀特以外,还有什么作家的作品可以看成是对历史的再认识呢?另外还有一点是关于移民文化的。近些年来,不少移民或者他们的后裔开始涉足文学领域,其中有不少来自亚洲。有没有这方面的例子?
  泰:这方面的小说有不少。如《孤掌难鸣》、《我的父亲罗穆乐》和《澳大利亚未婚夫》等。《孤掌难鸣》的作者是R.福拉那根,小说反映的是澳大利亚移民的艰辛生活,后来被拍成电影。另外一部书《我的父亲罗穆乐》,不能完全算是小说,却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一半是真实情况,一半是想象的,但是很能反映澳大利亚移民非常困苦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本书的作者加塔来自罗马尼亚,原本是很有名的哲学家,他根据父亲的亲身经历写了这本书。该书荣获 1998年维多利亚州长文学奖,影响很大,后来也被拍成了电影。
  西门·拉扎罗近期写的《澳大利亚未婚夫》,说的是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日本人的逼迫欺凌,而后来到澳大利亚,遇到一位生在新加坡的澳大利亚人,两人一见钟情,打算结婚,定居在澳大利亚,成为普通农民的故事。这本书很能够反映当前移民,尤其是亚洲和中国移民在来到澳大利亚过程当中的不寻常经历和心路历程,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叶:能不能举出运用特殊语言的例子?
  泰:我想《如此生活》这本书是一个恰当的例子,因为作者运用了不同的语言,在涉及不同时期殖民相关内容时,作者加入了爱尔兰方言、英格兰方言和苏格兰方言。特定的语言可以成为特定的背景及根据背景和语言对自身特殊的设想。
  还有戴维·马鲁夫的小说《柯鲁湾的谈话》,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生于爱尔兰的主人公,后来移民澳大利亚的遭遇。但是小说的重点放在了主人公移民澳大利亚前的童年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上面,采用了两种背景下产生的不同语言。
  (叶胜年: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邮政编码:2000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