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牧羊女娜努

作者:〔法国〕儒昂多




  只有一个悲剧性的事件给娜努的生平画上壮烈的一笔。城里的几个老人记得——三十或者四十年前——从他们的窗前经过一口富人的华丽棺椁,有个牧羊女,她的罩衫兜满了石头,独自和几个神父一起护送。凡是棺材所过之处,不管在大街,还是在大广场,即使娜努从来没有去过那里,她还是跟随着棺材。她在教堂的门口等着,一直看到棺材来到墓园。
  塔扬蒂埃先生,就是要被埋葬的那个公证人,让地方上所有的穷人都破产了。当娜努听说教堂为他敲起丧钟时,她站了起来,受到神灵启示;她离开了她的天地、牧场和绵羊,她只有一次离开她的“爱俏”和“早起”——为的是去诅咒。棺材在石块的撞击下发出沉闷的响声。有谁敢拖住娜努呢?谁有娜努的勇气呢?那一天人们看到她穿着粗毛呢披风、戴着有带子的草帽,她的小木鞋橐橐地敲在大街的石块上,她把石头扔向富有的恶人尸体,随后看到她十分平静地坐在草场中,仿佛天主在他的一个临时祭坛上进行复仇。
  待她到耄耋之年,一天早上,她如此细弱的脚踝拒绝承载她了。不安的山羊拽着绳子,而狗流出真正的眼泪,在哭泣。邻居走近热烘烘的畜棚,娜努睡在棚里的窗子旁边一张十分干净的草褥子上,在一只清水桶和一大只黑面包之间。“早起”和“爱俏”拴在床脚上。
  她说:“我不会马上死掉。应该先通知布兰尚托先生。”
  娜努有些积蓄。布兰尚托想把她送到医院。她本来很想去,但是她说:“我可以把‘爱俏’和‘早起’带去吗?”——“不行,”屠夫说。——“那么,我就不去了。”
  那些掂量过她钱袋的农民问她,是不是想带着她的家畜住到他们家。她接受了。
  过了一个月,布兰尚托来到乡下,带给他为她办理的一小笔年金。农民不想让他见到娜努,可是他坚持要见。他周围的人都面有难色。大家好像在到处找娜努,甚至找到桌底下,大家当然知道在那里是找不到她的。
  于是屠夫发火了。最年轻的那个农民看来性格温柔,走近他说:“我是不肯的,但我父亲愿意。她待在地窖里。”
  布兰尚托没有勃然大怒,让人带他去见娜努。
  他下到地窖。
  娜努坐在阴暗处。
  一扇设在高处的气窗将一注黄光投在她身上。似乎她在自言自语:“他们出卖了我主耶稣基督的身体吗?出卖给谁?给皮拉托、希罗、巴拉邦。”她的声音变得微弱和尖细,就像一只垂危的鸟儿的声音;她在数念珠祷告;她的头在摇晃,俯向念珠。
  当她看到她的雇主进来时,她既没有发出快乐的喊叫,也没有发出呻吟。她说:“我晓得,我不会马上死掉。”
  布兰尚托抓住她的双手。她的手是冰凉的:“我有点冷,”她说,“我这样子活不长了。我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我犯嘀咕:这大概是‘冷’吧。‘我这辈子,这一生’从来没有冷过,所以我一准快死了。冷就是死。”
  然后,突然,似乎从噩梦中醒来:“‘早起’呢?气窗在大门之下。我看见‘这可怜见的’进了屋,它每次都从这个洞张望,好像它是在探看我在不在。它‘在看’,它‘在看’,然后走过去了。噢!我不用惦记它。它可以自谋生路,它啊,它会叫,会看到草地,始终看到草地。而我呢,一个像我这样的老太婆,只能祷告天主,什么也干不了,念玫瑰经就够了。”
  布兰尚托冲农民发火。
  “‘爱俏’呢?”她问。
  “已经‘宰掉’了。”那个农民回答。
  “可怜的小东西;它能挤奶呢;它供养我呢;它很讨泰奥菲尔喜欢;它应有更好的结局,至少有个好死。”
  牧羊女为她的“亲人”的不幸哭泣。
  她本想问一下她留下的每只羊的情况;她熟悉它们,她给每只羊都起了一个名字。她仅仅说:“我卧床不起时,有五十三只羊。”布兰尚托说:“眼下只有五十只。”“显然让您失去了三只羊,”娜努喃喃地说,有点可怜她的雇主,而他是不会代替她牧羊的。
  农民虚伪地问她,她想要什么东西。她说:“我想看看草场,一小块草地,做沙拉的奶油,然后是天空,像羊的眼睛那样大小的一角天空。再然后就没有什么了。”
  于是布兰尚托竭力扶她起来,可是她半陷在身下潮湿的土地中,一股使人气馁的气味使他感到窒息。
  他请农民帮他一下。
  农民气咻咻地回答他,她是他的人,他能支配她,她是自愿到他家里来的,她是他家的人,她本人知道她该干什么。
  布兰尚托当然有办法对付这个农民;他心里只做出这个决定:“我把警察叫来。”
  “何必呢?”娜努说,她看来明白他的想法。“明天,我会死去。眼下我感到冷。但是,一清早您还是带着泰奥菲尔来,我要抱吻他。至少要让我死前拥抱某个人。”
  布兰尚托大爷答应她一清早就来。
  娜努仿佛乐于待在她的黑洞里,整夜喃喃地说:
  “明天,在一片草地上,在天空下……”
  她突然想:
  “我要祷告,分一下心。”
  她想起,屠夫进来的时候,她还没有做完祷告:
  “看看我刺穿的脚和手,”她接着又说,“我的胸侧,我的右手和左手,我戴着白色荆冠的头。”
  第二天,当布兰尚托带着一个警察并开来一辆车,想把她载走的时候,牧羊女娜努已经死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