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5期

译文咖啡馆

作者:佚名




  
  《译文》主编:
  你们好。我是一个译文出版社的忠实读者,可以说是看译文的小说长大的,译文已经离不开我的生活了。我想多《外国文艺·译文》提几个意见:一是要缩短长篇的规模;二是最好把每篇文章的英文原题目刊登土去而不仅仅是作者的英文原名;三是要规范人名和地名的中文译法。比如第十期中,同样一个名字Miller,有一篇中译为米勒,另一篇中译为密勒。还把Bismarc误译为"比斯马克",关于这个名字有统一的译法,是"俾斯麦",德国历史上有名的铁血宰相,那艘军舰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作后祝《译文》越办越好。
  施少波
  南大天文
  
  谢谢您给《译文》所提的意见以及给我们指出的译名的错误。关于Miller的译法,现在虽然有《译名手册》等规范性的东西,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要有所变通。第十期中的两个Miller,是两个不同的作家,如果把他们译成一样,读者容易把他们误认为一人,所以我们是特地把他们区别开的。--编者
  
  读者喜好的倾向是一份刊物潜在发展之所在。因此,我谈《外国文艺·译文》2003年5月号喜欢的栏目、篇目,也许为编辑选登译文有所帮助,总体上,我偏爱背景性译文,例如,此期的主题《用宽容/来想起我们》、《"文学要使人快乐"》,传递出德国名家的视角,对作家的评介、对经典的选择,这很有导向阅读的性质。我期望,贵刊的"专题"篇幅和容量可否加大,一个专题介绍一个作家的作品、访谈,或数位作家对一位作家的看法、交谈。作品加评论。只嫌篇幅过少,不过瘾呀。其他栏目还是以短文为主,不错。甚至可集中发一组两千字左右的小说(国内小小说刊物的兴旺不也是个启示?),以当代外国小说为主。"视界"是扩大视野,提供外国最新的深度的文化热点思考。遗憾的是"译文长廊"过"长"了,数期我都没耐性阅读,这么可观的文学景观,没人游览,倒不如撤掉,反正要出单行本,何必占一本杂志那么多页码?另外,"人物志"、"生活"、"随笔"都是牵得住视线的栏目,望选精选新。评点容易,办刊实难,不知痛痒地说了,是热心关注时生出的想法,供参考。谢谢啦!
  谢志强
  浙江省余姚市文联
  
  《译文》编辑部:
  你们好!自《译文》创刊来,我一直是你们的读者,我深为有《译文》这样高品位的杂志陪伴自己的生活而自豪。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的那种惊奇感逐渐地减弱,而多了一种更理性的欣赏心态,因此我不得不说《译文》也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我曾经被《白鹦鹉的森林》的清纯所感染;我也曾因《夏先生的故事》的神秘而掩卷;我更为《习惯》那情深的分析而折服。而现在,这种让我陶醉,给我启迪的文章少了。尤其是今年以来,"译文长廊"的作品也经常被肢解,要么是节选,要么是1-16章,要么是蓝板。这样下去将无法再看到原作的全貌,在最近一期上更看到你们将缩短"译文长廊"的篇幅的说法,千万不要这样呀!如果说限于篇幅,我觉得应该有办法解决。比如:可将字体缩小。我记得九十年代北京的《十月》杂志刊登贾平凹的《废都》就是如此,而且一期登完,不打折扣。再比如:可以分期连载,去年《外国文艺》分广期连载《博尔赫斯谈诗论艺》效果很好,也没什么不妥,还可以:将选文进行通盘统筹,这一期的长廊如果所占篇幅大了,那么下一期可选较短的篇幅(中、短篇小说中也有优秀的作品,不一定非选长篇),总之,我希望"译文长廊"不但不应缩减;反而应该更加充实,为读者奉献最好的精品,
  祝《译文》更上一层楼!
  文欣
  
  很多读者来信给我们献计划策,令我们非常感动。关于《译文》的长篇,有各种互相矛盾的意见。喜欢长篇的人主张继续登长篇,而且最好能看见全豹,不要删节;不喜欢长篇的则主张干脆不要"译文长廊",改登篇幅较短的文字。
  因为杂志现在的容量小了,全文登载一篇长篇确实有困难。但不登载全文,又让读者看不到全貌,总有不满足的感觉,似乎也不妥。到底是继续现在的做法,还是采取连载的方式,我们也在探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