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不顾体统的女作家乔治.桑和柯莱特
作者:玛丽.戈班 瓦妮莎.波斯泰克
六、女权主义先驱
美国评论界提到柯莱特时,推举她为女权运动的先驱。然而,她在1901年曾大肆谴责:“英国妇女参政运动分子令我厌恶。如果法国也有女人想模仿她们,我希望有人让她们明白这在法国行不通。你知道这些争取女子投票权的人要的是什么吗?鞭子和后宫。”大家一致同意,这位女小说家憎恨一切结党营私的事,即使是为了一桩高尚事业也不干。弗洛朗斯·蒙特莱诺感叹她“对她的同时代人缺乏团结意识”。
乔治·桑也是如此,她不参与妇女运动,却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在大西洋彼岸,有人积极肯定乔治·桑作品中的颠覆性;活跃的“乔治·桑联合会”女主席安娜蓓拉·里亚说得很明白,要用时代眼光去阅读她的作品,不要从中去寻找现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
那么为什么要把她们的名字往妇女运动上去靠呢?那是因为,她们是妇女长期寻找自由与解放的榜样。有多少女性曾成功地摧毁那么多堡垒?今天有人问女权主义者都跑哪儿去了,妇女权益依然极受漠视的时候,阅读乔治·桑与柯莱特的著作仍旧很必要。这两位女小说家知道去通过生活小事打破桎梏,去解放女性,从而,获得生活的自由。
小事情可以写成大作品。
专家评论
乔治·桑要求男女平等权利
从她的要求(女性自由,行动自由;她的愿望持久的爱情婚姻,物质与精神独立)来说,乔治·桑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她穿长裤,因为它们实用......也有象征意义:她拒绝被束缚在一个性别内!
为女人争取与男人平等的权利,这是她一生中头等重要的斗争。乔治·桑在她的书信和小说中,不停攻击《拿破仑法典》,由于法典确立父亲对家庭、妻子和孩子的绝对统治。性别是平等的,她要求两性的权利也平等。她反对确定荒谬的两性差别,她宣扬两性一致!
她的作品看不到了,因为它是极端反女权主义者的靶子。左派分子责备她诋毁巴黎公社,也把她作为靶子,其实他们应该支持她。然而大家没有意识到她的作品主要是文学作品,她要创造人物,让人物去体现一个新身份。
——巴黎第三大学历史学教授米歇尔·贝洛
乔治·桑既自由又团结
在自由与团结两者的特殊组合上,乔治·桑比古今任何一位女性都做得好。既要当作家,又要当情人,当母亲,当热切关心时代问题的女公民,即使在我们今天要做到这些也不容易。她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但是她也是在为别人做;首先从物质上来说,写作可以让她抚养孩子,雇佣人,供应情人和朋友;然后从哲学意义来说,她把构思文学作品,当作灵魂教育的一个高尚形式。
她拒绝一切的篡改删节。对她来说,“把孩子跟洗澡水一起倒掉”,提都不用提。她看重肉体的欲望,也看重精神的欲望,不需要像后来的波伏瓦那样贬低物质生活。乔治·桑的书让我一读再读的是她与福楼拜的通信集,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她表现出了人文和政治的智慧,还有不凡的享受幸福的能力!在女权运动斗争方面,除了谴责她那个时代的婚姻法,坚持对少女的教育,我还要说的是乔治·桑本人就是妇女力量的光辉明证,仅以她的存在即可推动她们的斗争前进。
——小说家、散文家南茜·休斯顿
自从我读上了柯莱特,我就放不下了。不久前我为“法国文化”电视栏目改编了《流浪女》。她的文笔无比奇妙,几近阿辛博尔(意大利画家,1527-1593)的风格主义!我欣赏柯莱特对大自然的那种异教徒式的、明确、陶醉的目光。她使我想起了那些要把看到的东西转移到画布上的风景画家。
“柯莱特的生活?我才不管呢!艺术家的私生活引不起我的兴趣,除非其中有什么在她的作品中冒了出来。据说柯莱特自私自利,是个坏母亲,这不是问题,我寻求的是在艺术生活中指导我的人,不是良心导师。我追慕她的艺术风格,在这个意义上,我对柯莱特有种儿女般的亲情。”
对我来说,柯莱特代表创作自由,多于妇女自由,虽然她选择了一种允许她艺术自由的生活。她身上最重要的这种奋发力量,这个“什么东西”给你推动,给你写作的欲望。我发表了评论文章(《柯莱特,像植物园,像动物园》),又写了一则短篇《她使大山摇晃》,一个发型奇特的少女的故事。
——小说家、诗人雷吉娜·德当贝尔
乔治·桑年表
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本名奥罗尔·杜平。父亲死于1808年,她被送往诺昂,由祖母抚养。
1822年,奥罗尔·杜平与加齐米尔·杜德旺结婚。生有两个孩子,莫里斯(1823)和索朗杰(1828)。
1831-1834年,奥罗尔爱上作家朱尔·桑杜,离开诺昂和丈夫,迁居到巴黎。她与桑杜合写《粉色与白色》,后来以乔治·桑笔名发表《印第安娜》和《莱丽亚》。这个时期直至1839年,常与作家巴尔扎克、画家夏庞蒂埃、音乐家李斯特和他的情人玛丽·达古来往。
1833-1835年,与阿尔弗雷德·缪塞过从甚密。
1836年,与桑杜在法律上分居。
1838-1847年,与肖邦过从甚密。发表《康素爱罗》、《波丽娜》和《魔沼》。
1843年,参加政治活动,拥护第二共和。六月暴动的镇压使她震惊,逃到诺昂避难,在那里写政治小册子,也写田园小说,如《弃儿弗朗索瓦》和《小法岱特》。
1850年,雕刻家芒索当上乔治·桑的秘书,又做了她的情人。开始写自传《我的生活故事》。
1854年,开始发表回忆录。
1863年,发表《拉坎蒂娜小姐》引发丑闻。她的作品被教会列为禁书。
1876年6月8日,死于诺昂。
柯莱特年表
1873年1月23日,加布里埃尔·茜多妮·柯莱特出生在勃艮第地区的一个小山村。
1893年,嫁给亨利·戈蒂埃·维拉尔(笔名维利)。
1900年,发表《克洛迪娜》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克洛迪娜在学校》,署名为维利。
1904年,发表《野兽的对话》,署名为柯莱特·维利,这个笔名一直沿用到1923年。
1907年,与维利正式分居,维利把《克洛迪娜》系列的全部版权卖掉。柯莱特在红磨坊舞台上演出,引发丑闻。
1910年,与维利离婚。在《晨报》馆遇见亨利·德·若弗纳尔。
1912年,跟亨利·德·若弗纳尔结婚。
1913年,生下女儿柯莱特·德·若弗纳尔。《束缚》出版。
1922年,在《晨报》长篇连载《尚未长穗的麦子》。在愤怒的读者的压力下,在第15章时停止发表。
1923年,《尚未长穗的麦子》出单行本,首次用柯莱特署名,后一直沿用。亨利·德·若弗纳尔离开柯莱特。亨利的儿子贝特朗成为柯莱特的情人,住到她家。
1925年,第二次离婚。
1931年,在极右报刊《格林瓜尔》发表连载小说《这些——纯洁与不纯洁的——快活事》。
1935年,嫁给莫里斯·古德盖;发表《柯莱特文集》前三册。
1945年,《美丽的季节》出版。当选进入龚古尔学院,当龚古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评委。
1949年,患关节炎不能行动,从此不出房间。出版《其他的野兽》、《蓝色信号灯》、《在熟悉的地方》。
1954年8月3日,柯莱特逝世,享年八十一岁。法国政府为她举行国葬,埋在拉雪兹神父公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