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书潮
作者:柏 栎
随着今年5月19日好莱坞年度巨片《达·芬奇密码》上映的临近,全世界的出版商都摒住了呼吸。年初,美国《出版人周刊》爆出新闻:Doubleday畅销两年依旧不衰的精装版《达·芬奇密码》,终于将推出平装版,起印即高达五百万册!令业界为之一震,要知道,火爆如哈利·波特系列的任何一集,首印最多也就两百五十万。
谁都能预见,电影的上映必将“达·芬奇密码”热推向新高潮。而对出版业而言,如何抓住由《达·芬奇密码》带来的大量知识、历史、宗教悬疑类小说的读者,应当是2006年最诱人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新年过后,美国各家大出版社纷纷以高首印量力推与《达·芬奇密码》类型相似的主打小说,一场大战已经初现端倪。
最引人瞩目的是西蒙-舒斯特集团旗下斥巨资打造的今春头号重点书《秘密晚餐》(Secret Supper,2006年4月版),精装本首印即达三十五万册。这其实并非新书,而是西班牙小说家贾维尔‧西耶拉(Javier Sierra)2004年的旧作,只是它在西班牙语世界引起巨大轰动后,才引起了欧美的注意。与《达·芬奇密码》一样,小说的情节颇为神秘,融宗教、艺术史、推理、阴谋于一体。公元1497年,宗教裁判长暨解码专家奥古斯丁·莱尔奉教廷之命,从罗马前往米兰,负责监督达·芬奇即将完成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因为梵蒂冈接获连串匿名来信,指称达·芬奇并未恪守宗教画惯例,画中没有圣杯,也没有耶稣主持圣餐的形象,十二门徒不但头顶没有光圈,达·芬奇更以异端份子为模特儿,包括圣母玛丽亚感恩教堂的僧侣、甚至希腊古哲柏拉图!除此之外,他还把自己加入画中,背对耶稣基督!达·芬奇为何要这么做?难道他暗藏异端祸心?《最后的晚餐》究竟埋藏了什么神秘讯息?
无独有偶,哈泼-柯林斯集团也跑到盛产历史悬疑类小说的西班牙寻宝,找来了西班牙女作家马蒂尔德·阿森西(Matilde Asensi)同样大卖的畅销书《最后的卡图》(The Last Cato,2006年4月版)。故事说的是一个埃塞俄比亚人突然被杀,身上刺满了神秘的花纹,罗马天主教会大为震怒,派梵蒂冈密档修复与研究实验室主任奥塔维亚·萨利纳修女破译死者身上的花纹含义。教会高层告诉萨利纳修女,这个埃塞俄比亚人只是许多盗窃耶稣蒙难十字架遗物的窃贼之一,这些遗物存放在世界各地的一些教堂的圣物箱中。教会派了两个男人——教皇的瑞士卫队队长罗伊斯特和一位埃及考古学家鲍斯威尔——同她一起重新找回十字架遗物。在但丁《神曲》的提示下,三人开始了危险而复杂的寻宝之旅,遭遇一个神秘的秘密宗教帮会。除了悬疑、宗教等各种元素,作者毕竟是女性,还不忘掺和一点爱情元素——萨利纳修女在独身三十九年后于患难中爱上了鲍斯威尔。该书首印量也达到十万册。
兰登书屋集团旗下的Ballantine出版社则祭出大旗,近期推出畅销书作家史蒂夫·贝里(Steve Berry)的《圣殿骑士的遗产》(The Templar Legacy,2006年2月版)。圣殿骑士又称圣堂武士,是十二世纪十字军东征时代保护欧洲教徒去圣城耶路撒冷朝圣的基督教军事组织,他们享受教会特权,逐渐发展壮大,富可敌国。十四世纪初,法国国王觊觎他们的财富,将圣殿骑士剿灭殆尽。1311年,最后一个骑士雅克·德·莫莱被烧死,从此,圣殿骑士的宝藏下落,成为各种传说的话题,《达·芬奇密码》中也有提及。《圣殿骑士的遗产》继承的就是这个传统。小说主人公柯顿·马龙是前美国司法部探员。他在丹麦哥本哈根时碰巧看到一个扒手在逃跑过程中从一座塔上跳下来,却在下跳过程中割断了自己的喉咙,难道他不愿意说出什么秘密?马龙展开了调查,进而了解了圣殿骑士的传奇故事和寻找圣殿骑士的密档“大计谋”的传说。据说有了它,就可以证明耶稣复活的说法是假的,进而摧毁基督教传统教义。马龙一路追踪到一个法国村庄,在那里发现了许多关于密档下落的古怪线索……连丹·布朗赞美贝里不愧是“自信的老手”。该书起印二十万册,足见出版社的信心。
美国企鹅集团也不甘示弱,旗舰出版社Putnam推出同类型的《迷宫》(The Labyrinth,2006年3月)。作者凯特·摩斯(Kate Mosse)是活跃在英国的名女人。
2005年7月,在法国南部城市卡尔卡松尼附近的比利牛斯山脉中,一项考古挖掘行动的女志愿者爱丽丝不小心掉入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些神秘物品:两具骷髅,写在洞壁上的怪字,和一个迷宫的图案。在两具骷髅之间,有一枚石戒指和一只小皮包。八百年前的卡尔卡松尼,在十字军东征的前夜,姑娘阿莱丝的父亲在出门抵抗十字军前,交给她一枚戒指和一本神秘的书,让她保管好。他说,这本书中埋藏着真正的圣杯下落的秘密。而用刻有迷宫图案的戒指,可以找到保护圣杯的卫士。十字军大军压城,保护迷宫的安全,就要付出巨大的牺牲。
故事回到现代,另一个女人将找到迷宫视为她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而一位有权势的男人,正不惜一切代价销毁任何能到找到迷宫的线索……
文/彭伦
最近两个月来上榜图书乏新可陈,非虚构类排行前五位的都已是多朝元老,后五名中首次上榜、勉强跻身第九的《间谍始终》又是一本关于伊战、中情局和美国总统的书。无独有偶,虚构类新近排名第一的《人质》也和伊拉克有关,稍显趣味的是著名推理小说作家苏·葛拉夫顿的年度新作《科学的“S”》出炉,并且连续五周上榜,着意味着英文二十六个字母又被她填平了一个。
1 《科学的“S”》
S Is for Science
By Sue Grafton
Putnam Adult,2005年12月
翻译这个书名不禁让笔者一番踌躇,因为女作家苏·葛拉夫顿跟读者玩了一个文字游戏:S正是英文“科学”的首字母。但在了解葛拉夫顿作派的读者而言,这却是理所当然的事。其实,自打1982年“字母系列神秘小说”的处女作《辩解的“A”》出版以来,葛拉夫顿几乎每年推出一部小说,一律按照字母顺序排名,到新近连续五度上榜的新书《科学的“S”》,已是这个系列的第十九号作品。
这种类似长篇系列连载的写作模式听来奇异,但并非葛拉夫顿首创,而是颇有“家学”渊源。葛拉夫顿的父亲也是推理小说作家,曾运用歌谣连续行列来为小说取名。这种做法大大培养了读者和作者的默契,读者每年都会纷纷猜测、翘首以待葛拉夫顿又会在下一个字母上如何做文章。由此葛拉夫顿也荣获了“字母女士”的称号。
虽然这一系列小说有着形式上的密切关联,但更要紧的是它们共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人公金茜·密尔虹。密尔虹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侦探,她特立独行,风格冷硬,开一辆旧大众,用指甲钳给自己剪头发,住在有形形色色奇怪玩意的车库里……而她过人的才智也总能以意想不到的方法侦破一出出奇案。在《科学的“S”》中,苏瑞文雇佣密尔虹去查访已失踪34年的母亲,而密尔虹却发现这位母亲是个背景复杂,牵涉众多的人物,她越是深入其中,遭遇的阻拦便越多。失踪人物究竟是他杀?是离家出走?迷案层出不穷。《科学的“S”》在写法上也突破了这一系列前一部作品的格局,在第一人称叙述中点缀了其它视角的闪回手法,使得整个探案故事轻灵生动,让读者一路猜到底。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
2 《错引耶稣》
Misquoting Jesus : The Story Behind Who Changed the Bible and Why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