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狗·咖啡馆·画·戏剧

作者:张雅琳




  作家的创作冲动也许只源于某个瞬间,就像剧作家哈罗德·品特,他走进一个房间,看到房间里有一个站着的和一个坐着的人,几星期后写了《房间》;他又走进另一个房间,发现两个坐着的人,于是创作了《生日晚会》;透过一扇门看见第三个房间,里面站着两个人,他便写了《看门人》,但是,一部作品的基础决不仅是一瞬间这么单薄,而是融入了作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日积月累的经验。巴黎的美景固然为写作供给了养料,而贝克特对艺术的痴迷以及颇为专业的研究才是他创作的土壤。
  参观画展、搜集画作是贝克特的兴趣之一,他甚至会花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站在同一幅绘画的前面,仔细琢磨这幅作品的色彩、线条等技法,他能像复印机一样把欣赏过的图画都复制在脑海里,就连最细微末节的地方都不会放过。在德国旅行时,他与画家们约会,聊天,讨论艺术问题,这些在他的旅德日记中一一记录下来。詹姆士·诺尔森在《去你的,名声:塞缪尔·贝克特的一生》(Damned to Fame: The Life of Samuel Beckett)中把贝克特创作的戏剧同他喜爱的画作联系在一起。诺尔森是研究贝克特作品的专家,在写作这本传记的三年前,他声称贝克特的传记对理解其作品毫无帮助,但这一结论却被他自己所撰写的传记打破,《去你的,名声》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对贝克特的作品进行了诠释。贝克特戏剧中的场景、人物、动作、灯光都受到绘画的影响,有时候在舞台上展示的形象实际上是某幅画作的“真人秀”。《等待戈多》的两幕在将近结束时都出现了月亮冉冉升起这一场景:
  
  第一幕:……光突然暗下来。一会儿便到了晚上。月亮从后面升起,爬升到夜空中就静止不动了,向舞台上投下一柱白月光。
  第二幕:……沉默。太阳落山,月亮升起。同第一幕。
  
  与这一场景十分相似的是贝克特在德国看到的法国画家卡斯帕·戴维·弗德里克的画作《两个男人共赏月》,画面中的两个男人站在一条小路上,其中一个人的右手搭在另一个人的肩上,他俩的旁边是一棵大树,远处的月亮散发着朦胧的光。单纯用图画来解释贝克特的戏剧有些“偷懒”,因为这位戏剧大师想要表现的绝不仅仅是为一幅名画作注解,但是这种简单化的方式比任何一种文字的解释都更加生动,更能吊胃口。
  贝克特还有一个小小的嗜好就是抽烟,但他不是烟鬼,工作得闲时抽一根,轻松一小会儿,有时还会礼貌地拒绝记者递给他的烟。他应该是属于朱自清笔下的那种悠然遐想、自由自在的抽烟人。于是,写着这篇文章时,脑袋里不断浮现出这样一个贝克特:他悠闲地遛着狗,走得太久累了便在路边的咖啡馆歇歇脚,品着咖啡,吐着烟圈圈;或者路过某个画家的个人画展,便一幅一幅地仔细揣摩,偶尔还和画家本人聊上几句;他边走边看,为着又一个谜语的诞生而满心欢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