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莎士比亚的假面剧
作者:韦春晓
接下来他开始寻找其他六行体的诗歌,据说结果少得可怜,而入他法眼的不过两首。由于其中一首没有署名,直接被取消了竞争资格。于是只剩下最后一首,它就是德·维尔的《女人》(Women)。这时他手边正好有本第一版的《英诗金库》,一查发现,编者帕尔格雷夫将这首诗题名《弃绝》(Renunciation),收进了《金库》。于是他把这个发现写进了书里,并强调这是书里唯一一首六行体的诗。
他说得没错,在第一版的《英诗金库》里,《弃绝》是全册唯一的六行体诗歌,连所选莎士比亚的诗里也没有这种诗体。但也许是《金库》给寻宝者开了个玩笑,在之后1869,1888,1902,1911,1915等各版《英诗金库》中,编者去掉了德·维尔的这首诗,却在同样的《弃绝》这个主题下换上了托马斯·坎佩恩的“You are not fair, for all thy red and white.”(《你并不美丽,尽管你浓妆艳抹》)有趣的是,细心的编者换上这一首,正好是德·维尔和莎士比亚用过的“六行体”。不仅如此,编者帕尔格雷夫又分别在第31页和第51页加入了两首坎佩恩的诗,而且两首都是典雅的六行体。若是鲁尼当时拿了1915年版的《金库》参考,不知“牛津派”会不会变成“剪秋萝派”(坎佩恩的姓氏Campion, 意为剪秋萝)?然而命运给了鲁尼第一版的《英诗金库》,让他在这张藏宝图上找到了德·维尔。
“六行体”其实并不像鲁尼想象得那样稀缺。1600,莎士比亚还在世的时候,有人出版过一本抒情诗集《英格兰的赫利孔》(England’s Helicon),里面至少可以找出五首这种体裁的诗歌,还不包括德·维尔一首缩短了音步的六行体。大诗人如斯宾塞、西德尼等都用过这种诗体。此外,这本伊丽莎白时期的诗选里还同时收录了署名“牛津伯爵”和“W·莎士比亚”的作品,两首诗列在互不相干的位置。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编者并没有认同莎士比亚就是牛津伯爵的意思。
但不管人家怎么说,鲁尼已经决定走自己的路,继续进行基于“常理”的探索。他从莎士比亚的戏剧里总结出了作者的九条“一般特征”和九条“附加特征”。 这每一条特征,若是直接在德·维尔的传记里面找,其实比在莎剧里面寻找容易得多。因为它们每一条都明白无误地让人想到牛津伯爵,简直像是度身定“找”的。从这些特征中,鲁尼描绘出莎剧真正作者的形象是:出色的抒情诗人,离经叛道,放荡不羁,才华横溢,而且对女人的态度相当暧昧。
鲁尼指出,莎剧的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怪诞而且神秘”。哈姆雷特无疑是怪诞和神秘的,德·维尔也是。后者早年曾被认为是最好的宫廷诗人,但因性格乖戾、脾气暴躁而失宠,甚至一度几近潦倒。他在网球场上和《爱星者与星星》的作者西德尼爵士斗过嘴,还和情妇的叔父互相仇杀。连莎剧里也找不出这样一个有血性的伯爵。而貌似疯癫的哈姆雷特在导演《巩查哥遇害记》时,却有这样一段独白:
“For in the very torrent, tempest, and as I may say, whirlwind of your passion, you must acquire and beget a temperance that may give it smoothness.
当你的情绪激昂得如狂流,如暴风雨,如旋风时,你一定要有相当的自制能力,如此才能得到平稳及流畅的表达。”
从这段话里,人们却看到了试图驾驭猛烈情感的努力,和追求调和与完美表达的理念。德·维尔若是写出这段话,怎么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说出了多么精辟的真理呀?
正如鲁尼所形容的,德·维尔性格狂放,不懂节制。在他尚有金钱可供挥霍之时,却曾是著名的戏剧庇护人,自己也动笔写过戏。斯宾塞(注: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国哲学家。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等诗人都有题献给他的诗歌。关于德·维尔的戏剧才华,牛津派的证据主要来自评论家弗朗西斯·米尔斯。在《智者宝典》(Palladis Tamia, or Wit’s Treasury)一文中,米尔斯把德·维尔列为“最好的喜剧家”之首。
《智者宝典》其实是这样一篇文章,与其说是评论,更像某个大奖的获奖名单。该文写作的方式是把英格兰的作家作品按风格和体裁与古希腊罗马的作家作品一一对应起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米尔斯几乎把当时崭露头角的文人搜了个遍,自然也没缺了牛津伯爵和莎士比亚。在这篇颇受爱国心驱使的文章里,米尔斯扮演了一个好好先生的角色。他把“最好的××家”的称号慷慨地洒向本国的诗人。比如在语言的优雅上,把古希腊的索福克勒斯和德雷顿(Michael Drayton)并列起来。他也确实给了牛津伯爵“最好的喜剧家”的头衔,但必须指出,这里的“最好”不是唯一的,在伯爵的名字后面还列有一长串“最好的喜剧家”。我们一个个读下去,就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莎士比亚——他和德·维尔出现在同一个名单当中。
《智者宝典》只在这一处提到牛津伯爵,但却在其他地方又八次提到莎士比亚,先拿他一人和罗马的普劳图斯和塞涅卡并列,成为悲剧、喜剧双料“最佳”;又在另两处将他和奥维德、荷马、毕达哥拉斯等人并列,作为英国诗人中雄辩、甜美、抒情和机智的典范。弗朗西斯·米尔斯实际上是最早公开赞扬莎士比亚的评论家。
诗人中“对女人持有怀疑和矛盾的态度”不在少数,约翰·多恩(注:1572-1631,英国诗人,作品包括爱情诗、讽刺诗、格言诗、宗教诗以及布道文等,常使用莎士比亚式的机智的隐喻。)写过著名的《去摘一颗流星吧》;缠绵和挣扎亦是伊丽莎白时期的十四行诗中常见的主题。莎士比亚的沃里克郡同乡德雷顿也在他十四行诗集《爱狄亚》中也对自己的情人表现出既爱又恨,欲罢不能的态度。不可否认,莎剧的作者也“对女人持有怀疑和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作者笔下有变节的安夫人,有一月改嫁的葛楚德王后,还有哈姆雷特那句致命的“软弱,你的名字是女人”。但是,莎剧本身是一个更大的矛盾体,作者对女性也并非一贯的怀疑,有时则毫无保留地进行歌颂。同是脆弱的灵魂,可怜的葛楚德王后身边,有一个凄美的奥菲利娅;冷漠的高纳里尔和里根身后,还有一个孝顺的考狄利娅。莎剧里有精明的夏洛克,也有更精明的鲍西亚;有高傲轻浮的罗西昂伯爵,也有机智钟情的海丽娜。如果你能在莎剧中找出对女人的怀疑和轻蔑,那么你会发现作者对男人的怀疑和轻蔑更甚于女人。莎剧就像是潘多拉的盒子,在所有丑陋下面,还留了一点希望,这希望则常常以女性的形象出现。而从德·维尔现存的作品看,他对女人的矛盾态度却是相对“统一”的:女性对他并非没有吸引力,但她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克瑞西达。
至于爱德华·德·维尔为什么要隐姓埋名,戴起莎士比亚的面具,牛津派的解释是伯爵必定蒙受了难以启齿的羞辱,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也不是信口雌黄。德·维尔固然才高八斗,但性格放浪不羁,自从和西德尼爵士交恶后,未曾收敛,又开始勾引伊丽莎白女王的宫廷侍女安妮,并有了一个私生子。此事暴露后女王龙颜大怒,将德·维尔投入伦敦塔小住。之后安妮的叔父为此与德·维尔结怨,双方争斗中各有一名随从身亡。数年后德·维尔获得女王宽恕,重新结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