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反讽的情爱笔记(下篇)
作者:小 白
七十二
除了“你到底喜欢我什么”,恋人之间还有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我们之间到底是谁先爱上对方的?其中总有一个是“时间在先”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究竟是谁呢?这个问题暗示着事情到了重要的转折关头:那个被爱者现在已不甘心仅仅作为一个“及物动词”的宾语而存在,两人开始争夺爱情叙述中的主语地位——那个原先只是被爱的对象“故意”遗忘,以便在即将建立的“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七十三
“结构”,爱情在其发生之初是缺乏结构的,它只是一些被抽离了时间性的情境——如童话般的——那洁白的脸在人群中幻影般闪现,好像湿漉漉的黑树枝上一缕花瓣(The apparition of the face in the crowd;Petal on a wet,black bough.)。这些情境缺乏一种足以令人安心的时间秩序,它们呈——如罗兰·巴特所说——发散型水平分布,它们不足以让我们的情人们在其中栖居,需要一个结构,“任何结构都是可以栖居的”,在这个结构中,谁是处于视角统辖地位的主体,这个问题事关重大,叙述将以他/她为中心展开。
七十四
恋人通过那个“谁先爱上对方”的简单追问,确立了爱情的“统治”结构,时间上的“在先”通过一种近乎隐喻的方式转换为逻辑上的“在先”、语法上的“在先”。现在,“爱情”获得井然有序的形式,关于爱情的叙述也获得了文本的统一性。恋人们只有在一方甘心居于其“被爱物”地位时,这种结构才保证其稳定性。如果双方互相争夺那个主语位置(不,肯定我先爱上你),那么原本稳定的结构就受到威胁,因为这个表述很容易就通过一系列语义转换,变成一种“我爱你”,但“你不像我那么爱你”的表述。这种表述可能引发结构的碎裂。“同爱你的人在一起”,那是一种朴素的结构主义观点。
七十五
他/她希望他/她的情人眷恋的,是他/她的内在之物,情人们需要一种“透视幻觉”,要对那些身外之物视而不见,目光要透过那些外在符号向内部延伸,以防陷入买椟还珠的可笑处境。匣子下面到底有没有秘密宝藏?巴萨尼奥说:“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却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七十六
一个顽固相信隐藏的“内在之物”的情人是可怕的,他要搜寻你每一个不为人注意的隐秘空间,他的强烈的爱将会演变出同样程度的恨。撕裂你精心设计的面具,粉碎你所有的“剩余空间”,直到发现你在你的身体/身份之下一无所有。
这种对于“你”是“内在”于你宝贵之物的顽强信念,有时候会以另一种更清醒的形式出现,海德格尔写给汉娜·阿伦特的信中援引奥古斯丁的话说:“Volo ut sis”——我希望“你”是/我愿意“你”存在,“你”是——将因我的爱而出生的——新生婴儿。
七十七
“按照我的意愿,你存在”——Volo ut sis,你是按照我的意愿的创造物,爱情在这里隐约透露出它的实质——它的叙述性。实际上,“你”不过是一部有关爱情的作品的主人公,我先要给“你”一个名字,洛丽塔,或者——“眉,你真象一条小龙”(徐志摩),我要象那些从康熙字典里寻找异体字的父母那样,为你寻找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以便我能用一种心领神会的秘密方式呼唤你。一个稚嫩的作者总是会在名字上绞尽脑汁,希望找到一个有魔力的名字,只要轻轻一声呼唤,那个独一无二的形象就会应声而现,他们努力避免堕入俗套而最终堕入俗套。一个老练的作者随意选用跳入头脑中的第一个名字,他懂得随便什么名字,只要你不断呼唤,最终总会跟那个形象附着一体。
七十八
我满心希望我的爱情(作品)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品质,但我的主人公并不完全听从安排,他/她总是出乎意料地突然偏离预定的叙述计划,日常琐事和难以操纵的词语一样,总是扰乱我们的想象(“没有人能上升到语言而不牺牲一点他的想象”),似乎语言和日常琐事一样,总有一些规则和惯例让它们变得贫乏无味,有一些俗套永远无法避开,想象之线在语言中穿越而行(梦想的光线照进现实),总是不得不从这些规则和惯例的暗桩上绕过,一旦提紧线头,结成的仍然是那几副俗套之网。
七十九
——“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你想听一个虚构的故事?”
爱情在回溯中被虚构,采用的是希腊人在剧场里讲述神话故事(μυθος)的语言,说唱诗人预先就告诉听众,那不是他的故事——ουκ εμος ο μυθος ,那是他从别处听来的,“我从北方的森林路过……”那不同于希腊人在公众集会和智性辩论中所运用的逻辑语言,逻辑的语言本身就意味着怀疑,意味着演说者面对的是一群不信任他的听众,故事的讲述者天然享有听众的信任感,在此一情境下,听众被预先规定为抱有“悬置(延迟)怀疑的意愿”(亚里士多德),这种无条件的信任感(听众暂时不再怀疑)使虚构故事几千年来成为聚居人类的生活必需品,自石器时代神话起就被大量生产,听众在群居政治中不得不保持的审慎戒备可以稍事放松。
八十
爱情的叙述者出于一种无意识的纯真的机巧,把说明事实原本应当采用的逻辑表述暗中置换成虚构叙述,因为在此,假定的设问者和听众(无论是他/她自己或是他/她的情人)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剧场信任感”,而不是那种审慎的(本身就包含着疑虑的)结论。
八十一
爱情在语言学意义上是奢侈的——
回到那个人类只有最初几十个名词代词,以及少数几个动词的时代吧,有限的音素必须用到最需要用的地方,需要描述事实,虚构是一种语言的挥霍,几乎等同于犯罪,沉默是金,巧言令色鲜矣仁。两族配婚,只须说:“我要他/她。”为什么要他/她?亲等、财物、体征,每一样描述都需要验证,为了免起争端,必须尽量运用最准确的词句,一切都在怀疑和确认中商定,互不信任对方,但因害怕惩罚而不敢欺骗对方。
人们到剧场和故事讲述者身边,是为了逃避那种“理性”的猜疑气氛,那里有预先被约定的信任。逃避婚姻/制度化色情的情人们,出于同样的理由获得语言学意义上的豁免权——我信任她/他,所以我有权利虚构。
八十二
只有身处“爱情剧场”中人才能得到这种豁免——“爸爸说你只是个花言巧语之徒。”“妈妈告诉我,不要轻信甜言蜜语。”“剧场信任感”只是对怀疑的暂时延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终将被验证——“爱情是一场骗局”。
为了尽可能地延迟被怀疑,爱情的讲述者努力寻找那些难以被验证的条款,“我妹子,你用颈项一缕毛发伤了我的心”(雅歌)。“女人的牙齿如此魅惑,爱之瞬间才能看见”(德斯诺斯,Robert Desnos)。毛发牙齿这些中性体征得到格外重视,显然是为了避免引发“过分关注色情体征”的猜疑。这些中性体征逐渐被色情入侵,令爱情的讲述者日益词穷。
八十三
那真是一场言辞的泛滥,情人们站在剧场虚空的舞台上,不停抛出大量缺乏意义无须证实的词句——“眉,那辆新车漂亮极了,里面是顶厚的蓝绒,窗靠是真柚木,你一定喜欢,只可惜摩不是银行家,眉眉没有福享,眉眉,给你一把顶香顶醉人的梅花”(徐志摩书信)。“亲爱的,你为什么不让头发长一点?”“怎么长法?”“稍微长一些。”“够长了。”“不,再长一些,那样我就可以剪短,你我就一摸一样了。只是一个黄头发一个黑头发。”“我喜欢你的长头发。”“短的你就不喜欢吗?”“也许也喜欢。”“剪短也许很好。这样就跟你一模一样了。”(《永别了武器》)
不是语言的意义,而是语言本身成为情人取悦对方的礼物,“我要不停地说,把你包围在羽绒般轻软的语言里”,在音素字句稀缺的人类久远记忆里,似这般抛洒语言是多么奢侈的事,我把珍贵的言辞献给你,“就好像用辞令取代了手指”(罗兰·巴特),我用这“手指”触摸你抚慰你,你的疑虑之心得以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