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在新形势下加强编辑学理论学习和研究的现实意义

作者:蔡克难




  在编辑活动的社会实践领域内,编辑学理论就是编辑活动的纲。一项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社会实践,是行之难远的,更是难以对历史负责任的,现实正在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我们加强编辑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
  
  一、加强编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编辑活动的本质规律是什么?编辑工作的社会作用是什么?上述问题既是多年来屡屡引起争论、编辑学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编辑活动具体社会实践的工作方针问题。
  笔者历来认为,编辑活动本质地表达一种意识形态,反映一定的思想观念或政治主张。编辑通过其对他人作品的选择、加工和扩散,客观上表达了自己的或其所代表的社会见解。编辑活动的本质在于诱导或引导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人们具体的社会实践方式,这既是编辑活动最初产生的历史渊源,也是如今形式纷繁、种类繁多的各种编辑活动本质不变的根本特征。
  笔者主张,无论是在哪种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条件下,都不可短视地将精神创造活动等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活动。事实上,如果回过头去看建国前乃至历朝历代的出版业,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在那时,官办或私营的出版业,都并非尽以赢利为出版活动惟一的价值取向。而如今,即使在信奉出版自由的西方,我们也不能说惟利是图是他们出版活动的本质特征。
  应该认识到,编辑工作不以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为其本意,而以反映、提倡、积累、引导和传播社会文化走向和精神文明成果为本质任务,通过对先进文化、哲学思想、科学技术的发现、选择、组织、整理和广泛传播,编辑活动间接地参与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其对社会的作用影响巨大,意义深远。
  我们研究编辑学理论,探讨编辑活动的本质规律,了解编辑工作的社会作用,其根本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对编辑社会活动价值的矛盾认识,改变目前一些编辑工作中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甚至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没有一门科学的理论指导,就不能取得认识上的一致,也就必然出现实践中的混乱。编辑学理论不能只是某些院校的课程设置,不能只是某些杂志上的热门文章,不能总是同样一批人在那里议论,它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真正成为制定政策法规的理论依据和编辑社会实践的理论指导。
  毋庸讳言,编辑活动也要适应社会环境、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但却决不能本末倒置,忘乎所以。要知道,即使是在私营经济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也提倡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提倡编辑人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良心。再看早年的商务印书馆和三联书店,尽管他们的主办者并非当局或什么社会团体,可通过对他们出版活动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私营出版业主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心,而这一切,原本都是通过相关编辑活动得以具体表达的。
  科学理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使人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编辑学理论研究的价值也是如此。面对当今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利益诱惑,面对编辑活动乃至出版领域的种种困扰、纷纷矛盾,编辑学理论建设和深入发展显得更加重要,我们有必要呼吁加强对编辑学理论的研究、宣传和推广。
  
  二、及时开展编辑职业培训
  
  要使编辑工作能够不负使命,始终自觉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编辑活动就必须按照自身的科学规律发展。从事编辑工作的每个人,必须对编辑活动特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必须要有适应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要求的特殊的价值观或职业素养。编辑工作者不能否认或放弃编辑活动对社会的特有影响,换句话说,编辑活动不能仅仅为市场经济所左右,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忘却自己的社会责任。
  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编辑从业人员并没有经过相关的职业教育,更谈不上什么编辑学理论教育,现实中的编辑工作大多是依靠传帮带式的师徒相承而得以沿袭。尽管从改革开放以来,已有许多人提出了编辑学理论教育的必要,并且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已使编辑专业教育进入了某些大专院校。可实际上,由于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院校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因而多年来,院校教育对编辑队伍构成或编辑工作实践产生的实际影响不很理想。
  编辑工作怎么做,这并不是初入此道的年轻编辑才会面对的问题,有许多老编辑对此认识也莫衷一是。不仅编辑活动的本质规律、编辑工:作的社会作用这类的大道理多数人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是具体编辑工作如何展开,也是人各一策,各自为政。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把“编辑六艺”当做编辑学的学科内容来认识,并将其引入院校教育,结果许多人产生了编辑学是否存在的疑问。如今来看,编辑学的专业教育似乎也应有所改观。从事编辑工作的人们大多并不来自相关的编辑学专业,而院校培养的编辑学专业毕业生又大多不能从事真正的出版工作,这种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影响了人们对编辑职业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编辑工作从表面上看并不复杂,无非是组稿、加工、校对等所谓“六艺”,可实际上那只是编辑流程,编辑工作中最重要、最富于创造性的内容是对选题的“选择”和设计,编辑的这种选择和设计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而其效果则完全不同。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编辑实践,是头脑清醒的,是对社会负责的,也必然是高效的。以如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看,编辑不仅要具备对相关出版物市场的前瞻性把握,能够挑选、物色、设计出适应社会或市场需求的畅销选题,能够挑选、物色、培养出合适的作者,进而帮助规划、设计出相应选题合适的体裁、篇幅、形式,而且在更深的层次上,在选题的内在思想上,要能够符合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能够对民族文化负责、对历史负责,这是编辑工作中最具创造性的内容,也是编辑活动之所以有必要存在的根本理由。
  从编辑岗位所涉及的工作内容来看,编辑人员既需要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知识,也需要有编辑专业的职业素养或专业技能。譬如,从事农业科技出版的编辑人员不能不了解一定的农业科技,从事医学出版工作的编辑不能不了解医学科学,从事语言、文学出版工作的编辑同样不能不了解这些学科的相关知识,否则不免会贻笑大方,甚至误人子弟,更不能积极有效地做好自己的编辑工作。应该看到,编辑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素养是高于编辑所从事相关学科专业基础水平的,因为编辑们单纯拥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并不足以应付编辑工作之所需。编辑们还要学习编辑学的基本理论、编辑工作的基本技能,还要学习诸如文法修辞、哲学逻辑、政策法规、人际交流、市场运作,等等,不断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结合我国教育的现状现实地看,编辑学教育理应是一种硕士水平的教育,至少应该是大学毕业以后的第二专业教育,惟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真正适应出版业对编辑能力的实际需要。
  
  三、加强对编辑学研究意义的宣传,重视编辑学理论队伍建设
  
  开展对编辑专业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需要有相对健全的编辑学理论基础。建成相对完整的编辑学理论体系,需要展开对编辑学理论的深入研究。而要使编辑学理论研究得以深入,迫切需要一支稳固的、充满朝气的编辑学理论队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