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从版权贸易看中国出版“走出去”

作者:罗家如




  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和背景,中国经济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走向世界,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已呈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领域的“走出去”战略必然波及到文化领域,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也必将融入全球化这一大趋势中。中国文化走出去,利用文化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已成为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抉择。2003年12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
  出版业位于文化产业的高端。近年来,出版业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的五大战略之一,作为国际出版贸易核心的版权贸易之火在中国已经是越烧越旺。但是,在这一喜人景象的背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中国出版人汗颜的事实:引进和输出严重失衡,存在着巨大的逆差。根据国家版权局统计,1995-2003年期间,全国图书版权引进58077种,输出5362种,两者比例近10年连续徘佪在10:1的水平上。从输出品种上看,中华古籍、绘画、书法、中医药等图书占绝大多数;就输出区域而言,剔除港澳台和东南亚华文圈这一主要输出目的区域,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与从这些区域的引进数量相比,就显得凤毛麟角和微不足道了。2004年9月,国内出版界在银川讨论“走出去”战略,大家普遍认为:国外图书在国内出版的多,国内图书在国外出版的少,这与我国文化、经济的资源和地位很不相称。
  
  问题的症结
  
  对于这种与传统经济贸易顺差形成鲜明对照的巨大文化贸易逆差现象,专家学者和业内有识之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体制。我国现有所谓演艺和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影电视业这种传统文化产业结构成分的划分,实际上是政府根据文化的意识形态对产业形态表现方式的一种划分,反映的是政府文化行政管理权限分工。几个政府部门分管文化产业,造成条块分割、行业壁垒重重。这种制度安排反映在新闻出版业上就是出版社被迫画地为牢,传统产品结构比重过大,过度依赖教材和教辅,市场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思想观念落后,不重视版权输出工作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
  2.资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以资金作为后盾。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出版业相比,中国出版业的差距首先反映在产业组织化和集约化经营的水平和规模上。全国500多家出版社,数量不算太少,但资金规模普遍偏小,性质趋同,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竞争状态。具体到个体企业层面,总体上看,中国出版社的资金实力和获利能力与发达国家出版机构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对很多出版社来说,“守土”已不易,遑论“走出去”。
  同时,经济上的强势易于推动文化上的强势。在强大的资金和科技实力支持下,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出版物开发更完善,其产品所包含的信息和理念更易于得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消费者的认同。相比之下,中国出版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空间还很小,受众面窄,没有得到发达国家读者的认同。版权贸易逆差成为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弱势出版产业冲击的一个直接结果。
  有人将版权引进大于输出归因于文化差异,这是说不过去的。反过来看,引进版权的图书屡屡在中国市场上畅销,难道它们对中国读者来说就不存在文化差异了吗?
  3.创新能力。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许多出版物只是适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产物,无论其内容、表现形式以及生产和传播手段与海外市场还是有相当的差距。创新能力不足使得出版社对出版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低,利用形式单一,生产和传播手段落后,能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的产品少,甚至无版权可输出。
  4.市场运作和竞争能力。发达国家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出版物的生产、销售都有完善的市场运作网络,产品一经推出,就能通过这个网络迅速向全世界传播。另外,发达国家的出版机构更注重产品的营销,着眼于全球市场,在营销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很大。其图书出版不是以生产为中心,而是以读者为核心,为更好、更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来开展营销工作。相比之下,由于中国出版业市场发育先天不足,市场运作能力和范围有限,缺乏世界市场意识和渠道,极大地制约着中国出版走出去。
  发达国家的出版机构主体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经营和运作,培养了强大的生存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海外市场拓展能力。反观中国出版业,我们是从传统体制走过来的,经过几年的发展,初步出现了国内市场竞争。但是,对于国际市场,可以说我们刚开始涉水,亟待培养在国际市场的风浪中搏击的意识和能力。
  5.人才。中国出版业并未为走出去做好起码的人才准备。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从旧体制走过来的中国出版亟须有市场意识、懂市场、会经营的人才。在版权中介领域,版权贸易专业人才极度缺乏,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规模,从业人员少,专业化程度低,未能充当中国版权输出的有效渠道。由于专业分工不明,出版社无论大小都选择配备自己的版权贸易人员,如散兵游勇,各自出击,效率和效益低下,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如何看待版权贸易
  
  胡惠林教授认为: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是保障国际文化主权,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在于对文化资源和市场的掌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新闻出版的市场竞争已不再局限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范围,而是被推到了国际平台上进行激烈角逐。出版资源和市场也不再为一个国家独享,传统意义上的“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已不复存在。国际版权贸易从事的是文化精神产品的国际交换,当然会涉及到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它们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也可能会大相径庭,甚至根本对立。不可否认,版权引进有助于通过介绍国外先进科学文化,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丰富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但是,随着文化资源和市场的开放,长时期和巨额的版权贸易逆差所产生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文化产业利润的巨大流失,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文化产业的萎缩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中国必须牢牢掌握对于自己文化资源意义的阐释权力,这要求我国文化产业机构在做大做强的过程和基础上,积极走出去,用自己的声音说话,向世界推介优秀的中华文化,介绍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创新,树立当代中国的新形象。而版权输出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如何推进文化产业走出去
  
  1.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充分表达了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在这方面,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体制和组织。政府拥有对社会文化资源进行分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