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解读“报纸杂志化”现象
作者:邵 林
大图片可起到“招贴画”的作用,发挥海报的广告效应。像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上海壹周》,头版就是一张铜版纸印刷的彩色照片,多刊登一些明星人物,十分抢眼,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
《南方周末》每期头版的大图片占整个版面的1/3,如第1106期头版图片以《被房子改变的命运》为题,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含有足够的信息,读者由关注图片开始,引起购买欲望,希望能解读图片背后更多的信息。
(2)导读:信息展示的橱窗。导读的出现有其必然性:第一,它是厚报的催生物。厚报提供了丰富的资讯,也给阅读带来一定的障碍。面对厚报,读者常常无从下手,导读恰似新闻超市的导购图,重要信息一目了然,读者直奔所需即可。第二,它是报纸和网络新闻竞争的产物。在网络新闻的页面上,各个频道一目了然,专题分类清晰,相关链接也十分明显,读者可以轻松地各取所爱。报纸导读就是将报纸“桌面化”,使阅读变得简单、快捷,实现了易读和速读。第三,它是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客观要求。快节奏的生活要求快餐式新闻,即在最短时间内获取自己所需的资讯,导读则可帮助读者实现这一要求。
因此,导读愈加受到青睐。如《京华时报》,头版基本上就是“图片+导读”,如一本杂志封面,十分醒目。导读使报纸的头版包含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如果说,图片靠视觉冲击力“抓住”读者的话,导读就是靠信息进一步“抓牢”读者。
2.在风格、个性、观点上做足文章
有人说,在这个资讯超载的世界,报纸虽不令人落伍,但却令人迷失在汪洋大海中,而杂志为不同的读者度身定做,让人找到知音、盟友和自我的空间。的确,杂志作为一种不同于报纸的传播方式,有许多的经验与做法值得报纸借鉴。
(1)写作精心打磨,避免八股化。长期以来,受写作时间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新闻作品被简单地认为是文化快餐,新闻作品出现八股化倾向,语言干巴,套路雷同,缺乏个性。许多新闻作品重叙述、轻描写,使得作品既不可读,又不耐读。在这个追求个性写作的时代,八股式的文章将失去读者。新闻写作,因为时效性等因素,虽不太可能像期刊那样字斟句酌,但是,在写作时应注意讲究文字技巧,努力使文章打动读者。因此,这需要记者提高对新闻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平时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写作时进行创新,树立自身的风格。
(2)细节彰显个性,避免同质化。期刊在时效等方面和其他媒体不能相提并论,但在挖掘细节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对事件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和挖掘,期刊给读者提供更多不为人知、而又急于了解的“猛料”。厚报时代,因为新闻信息来源基本相近,使得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报纸同质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有些报纸去掉报头,很难区分谁是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同样的新闻写出不一样的效果,如何抓住读者,细节的挖掘很重要。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可以大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吸引读者,因此,报纸记者在采访和写作中,应注意细节的挖掘,彰显个性,提高新闻作品质量。《南方周末》的文章之所以耐读,除了观点独到之外,更重要的是靠细节俘获了很多读者的心。
(3)以观点征服受众。国内几家广受读者喜欢的期刊,如《南方窗》、《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几乎每期都有一些极有价值的观点和认识。观点,是许多期刊读者对期刊的期盼。由于受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观点方面,报纸一向显得较弱,对一些本应表明态度的事件,往往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这无形中大大影响了报纸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记者通过自己深入全面的采访、缜密细致的思考,写出读者能从中读出作者观点的稿件,使读者对于同样某个事件,总会形成“我要看看某某报是怎么说的”这样的要求,就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报纸的竞争力。
3.有所为,有所不为
报纸杂志化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扩版,搞各种专刊、副刊。在此过程中,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每个报纸都有其较为明确的读者定位,在资讯泛滥的今天,各种媒介都很发达,传播应当是分众化的,所以,报纸应为读者提供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内容、服务,不要跟风。试图以大而全来收纳所有读者的心,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达到预想效果,反而会产生负作用。
以创办“国际周刊”为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与外界的联系也愈加紧密,很多人的眼光开始跳出所在的地区和国家,放眼世界,关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于是,许多报纸纷纷办起“国际周刊”,出现了整版整版的“国际热点分析”、“国际聚焦”等等,这样的国际周刊还是不搞的好。
原因很明显,一般都市类报纸,从其本身讲,它没有驻外记者,没有一手的国际信息源,在记者队伍方面也缺乏能对此类热点国际问题深入分析的人力,所谓“国际聚焦”,就只能从互联网上、其他报刊上“二手倒卖”,既没有本报独家分析,也不能反映本报独特视角,千篇一律,还长篇大论。从读者看,这类报纸的读者主要为一般市民,他们阅读该报主要是希望了解与自身工作、生活比较相关的信息、服务,而对于国际热点的关注,有《新闻周刊》、《环球时报》、《南风窗》等时政类报刊。这类报刊无论在信息来源、作者队伍,还是组织、策划、叙事风格诸多方面,相对都市类报纸来说,都有着绝对的、不可同日而语的优势,对问题的把握、热点的分析都更具权威性、更深入、更独到、更可信。因此,读者如果要关注国际形势分析,自然会更愿意看看《环球时报》、《新闻周刊》的观点,而不是其他一般市民报的所谓“国际聚焦”等不痛不痒的叙述。
再比如,一些晚报、都市报的休闲服务类专刊,打造所谓“品味生活”,选题往往十分“高雅”、“高贵”、“高层次”,介绍休闲方式时,推出的是五星级水准的西餐、咖啡;介绍健身方式,是高尔夫、汽车越野、热气球;介绍家居,是豪华别墅加跑车。这类生活方式远远超过市民类报纸的目标读者——一般工薪阶层可以支付的范围,他们真正能够承受的休闲服务类信息反而没有介绍。同时,能够享受那种高档生活方式的读者可能更愿意去看《时尚》,看《旅行家》。
晚报、都市报的优势在于它与读者的工作、衣食住行紧密的贴近性。一旦舍弃这个“贴近”,而搞所谓深度、高雅,不仅不能“扬长”,反而更加“显短”。市民类报纸的读者对于教育、医疗热点的关注度,要远远超过对某个国家政变、局势动乱的关注。
因此,都市类报纸在杂志化过程中,应从强化有用和服务两种意识出发,从读者关注点出发,以老百姓的眼光、角度、立场来透视生活,以生活化和人文关怀的方式来关注新闻资讯,把他们真正关注的内容做深做透。搞这类问题的聚焦、透视可能更有意义。
五、有厚度,但不是只有厚度
总之,无论是可运用的形式,还是可写作的内容,厚报都为编辑记者们提供了足够多的舞台,厚报应该被做成丰盛的宴席,而不是单调的快餐。厚报时代,报纸不在于厚度上像杂志,正像喻乐、朱学东在《心有多大,舞台便有多大——〈新京报〉一周年》一文中所写的:厚报首先要做到信息量大,具有普通专业报纸所不具备的巨大信息含量,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超市;厚报的信息种类要齐全,涵盖所有已经出现过的新闻门类;厚报的分叠应该按照国际流行的标准设置,方便读者按需索取;厚报在布局上要合理,按先硬后软、先大众后分众的次序,同时根据新闻季节和突发新闻的情况来选择呈现方式;厚报的导读要明晰,便于读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厚报在图文搭配上要合理,使读者能够轻松阅读。
参考文献:
[1] 马光仁等.上海新闻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 郝明工.无冕国度的对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 王君超.当代流行报纸版式批评[EB/OL].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2003-09-16) [2005-11-08].http:// 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5036.
[4] 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