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解读“报纸杂志化”现象

作者:邵 林




  
  如今的报纸是“一家更比一家厚”,众多晚报、都市报,每份都是厚厚一叠, 36版、48版和52版,早已寻常,遇到双休日、重大节庆和活动,一般出64版、68版、72版,甚至超过100版。曾经的对开4版或4开8版的报纸在报摊上已难见踪影,研究者称这标志着我国报业已经步入了“厚报时代”。
  不管形式还是内在做法,我们的报纸越来越像杂志,“报纸杂志化”现象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就此问题展开分析。
  
  一、报纸:披上杂志的外衣
  
  厚报时代,曾经属于杂志的外在特点,在报纸上都有表现,最明显的表现有三个:
  (1)头版成封面。 报纸头版以往是用来刊载重大时事新闻、重要言论观点的,上了头版的内容往往是一份报纸中最重要的。而厚报时代,很多报纸的头版,已被封面化,更多地显示出杂志封面的种种特征。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头版刊登大幅影视明星的照片;另一种是头版目录化,即头版被处理成“图片+导读+广告”。如北京的《京华时报》,南京的《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等,它们的头版更像是杂志的目录。
  (2)专刊副刊多。 以文学、电脑、旅游、健康、消费、娱乐、房产、国际新闻等为内容的专刊副刊纷纷涌现。如《健康周刊》、《金楼市》、《都市时尚》等。各专刊有报头与刊头,而且头版处理手法与报纸相差无几,读者可独立取出阅读。
  (3)大特写比重大。以笔者所在的城市南京为例,该市的《金陵晚报》2005年3月25日这一期,整版刊登《美炼油厂惊天大爆炸》;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局势问题,则运用了两个版,分成两篇报道。
  其实,报纸杂志化并不是厚报时代才出现的新兴事物。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各报就根据读者的不同层次和对象,争相创办大量综合性、专业性、学术性、知识性、文艺性、广告性的专刊、增刊和专栏,内容包罗万象。据粗略统计,从1932年至1937年,上海各类报刊创办的副刊,共约六百八十种,其中社会科学类81种,经济类52种,文化教育类46种,文学艺术类226种,语言史地类46种,自然科学类52种,医药卫生类42种,综合类75种,其他约六十种。创办专刊、增刊和专栏最多的是《申报》,共46种。
  
  二、负面效果:几多几少
  
  厚厚的一叠报纸,在扩大信息量,满足受众更多阅读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一是报纸缺少短小、鲜活的新闻。文章动辄几千字,信息条数变少。二是专版专刊定位趋同。各家报纸大多以电脑、旅游、地产、商业、环球新闻为主要内容,如《南京晨报》的“文体/证券”、“财富/人才”、“时尚”专刊;《扬子晚报》的“体育周刊”、“汽车时代”、“楼市”、“健康长寿”、“世界”等周刊;《现代快报》的“金楼市”、“汽车”、“体育/财经”等。三是“一手”的信息少了,“二手”的信息多了。大特写、社会纪实类文章占了报纸的大量版面,这类文章往往并非该报记者一手采写,而是把二手资料拿来炒冷饭,或者就是网络或其他杂志上的内容摘编。四是广告唱着绝对主角,读者在拿着一叠厚厚的报纸翻看时,与其说是在读新闻,不如说是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找新闻。
  笔者随机抽取了2005年3月25日的《金陵晚报》,作了一个简单统计,该报当日在南京地区共发行104版,分5叠,分别是A新闻、B环球、C娱乐、D金陵家园、E法治。其中 56个版是广告,占总版数的53.8%;剩下仅有的48版中,还包括7个版从互联网和其他刊物上摘编的“环球大特写”。确实,读者从这份报纸中,能够获取的具有新闻特征的内容,已经被大大注水了。
  
  三、原因分析:必然的选择
  
  鉴于上述情况,有人认为,“报纸杂志化”是报纸这个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倒退,应该杜绝。其实不然。
  从竞争角度看,报纸发展至厚报的时代,竞争白热化,一份报纸,外要面对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竞争,内要与众多同行争读者,争广告商,报纸向杂志化方向发展,不仅非常必要,甚至可以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是报业竞争的必然结果。
  从需求角度看,一直以来,报纸通常以刊登新闻信息为主,新闻时效强,出版周期短,对新近发生的事件可以及时追踪报道。它毋需一页一页翻阅,对开或四开的形式及丰富的版面语言,就能使读者对报纸所报道的大小事情一目了然。随着社会发展,报业竞争的加剧,以及读者水平的提高,要求的多样化,报纸如果仅是刊登新闻、传递信息,已不能满足需求,而要进一步增强传播知识技能、阐述学术理论、服务社会生活的多种功能。报纸需要扩充信息量,增加版面,因此,各家报纸纷纷创办专刊,以吸引不同的读者群体。比如,创办健康专刊以满足人们对于健康体魄、健康生活方式的需要;创办旅游专刊以满足人们对于户外旅游活动方面信息的需求;创办教育专刊以满足人们对于各种教育资讯的需求,等等。
  从经济角度看,尽管报纸作为一大媒体,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舆论导向和传播信息的社会职能,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已不可能像机关报时期那样靠政府补贴、指定发行来维持运转。从报纸存在的最根本的条件来说,报纸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商业模式,因为报纸需要盈利,需要生存,需要不断地发展壮大。媒体运营有“二次销售理论”:第一次销售是把内容销售给读者,第二次销售是把读者销售给广告客户。报纸也同样遵循这个理论:第一次售卖是将报纸以定价卖给对其内容感兴趣的读者,第二次售卖则是将报纸凝聚起来的读者群“卖给”对这部分潜在读者感兴趣的广告商。没有读者的报纸,必将在报业市场竞争中日益萎缩,而不让广告商满意的报纸则必然丧失经济命脉。
  通常,报纸盈利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靠发行量,最初的报纸主要依靠发行以及政府补贴来生存或者实现盈利。《足球》、《体坛周报》等专业报纸就属于此类。另一种是以广告生产为核心,几乎90%以上的报纸和杂志都选择了这种途径,发行上基本亏本或者不赚钱,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广告。以《北京青年报》为例,该报每年广告收入在8亿元左右,利润则在1亿元左右;每份售价1元,而印刷成本在3元左右,连发行的大量成本都需要广告来补贴。在激烈的竞争中,核心就是如何提高报纸的发行量。发行量上升,必然会吸引广告商的注意,广告收入随之上升。而扩版、创办各类专刊,可以抓住更多读者的注意力,扩大读者群,是刺激发行量的基本手段之一。吸引了读者,自然也就吸引了广告商,报纸就拥有了重要的利润来源,就可以在竞争中扩大再生产,实现良性运转。
  
  四、拿来主义:如何拿来?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报纸应该如何杂志化,怎样借鉴杂志的自身优势,实行“拿来主义”。
  1.强化封面意识,在“三步五秒”内抢夺注意力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喻国明认为,报业竞争争夺的是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的也是受众的“注意力”,报纸的一切传播活动,都必须以回收“注意力”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意力”具体反映着报纸的竞争力,决定着报纸的兴衰存亡。有了强势“注意力”,才能成为强势媒体,并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那么,如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张报纸摆在报摊上,如何在“三步五秒”(读者在距报摊三步远、五秒内)之间吸引过往行人?应强化“封面意识”,将头版作为脸面,精心打造,改变过去以文字信息为主的单一的设计观念,走向多元化。具体做法如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