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陆费逵人品和创办中华书局动机考辨

作者:汪家熔




  
  陆费逵以出版家著名,但他更是一位教育家,是一位爱国者,认识他的时代要从1906年开始。他的理念是,只有用出版手段推动教育,用教育提高民众素质,我国才能与列强搏斗。他早期有三句话可以概括他毕生贡献社会的认识和服务宗旨:“国家之成立,必有一种人为其中坚。我国昔时之中坚在士,昔圣先贤所立之言,皆为士而言……他日国家社会,将以中等学生为之中坚,可断言也。”[3]151“教育得道,则其国昌盛;教育不得道,则其国衰弱而灭亡,此一定之理也。”[3]46又说:“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4]后两句话精辟地凸现了出版的社会责任和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也是他从事出版的原委。
  陆费逵1908年进商务印书馆,陆续担任过多项重要职务,其中包括创刊、主持《教育杂志》。他重视对教育方针的研究。1909年1月,他发表《缩短在学年限》。癸卯学制规定,初小5年,高小4年,中学5年,高等(大学预科)学校3年,分科大学3年或4年。这样,从小学到大学,在校时间长达20年或21年。当时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长,一个人在校20年,与能服务社会的年份相比,劳动预备期就太长了。陆费逵主张缩短在校年限,“七岁入学,二十一二岁可卒业于大学”。主张初小高小各3年。他说:“初等小学三年,未有不疑其过浅者,是又不然。盖与其年限长而不能普及,不若年限短而普及。与其中途辍业,紧要之知识未完,不如短期卒业,所获虽浅,而为人必须之知识,尚可粗具也。”“况所谓三年者,言此三年之教育,以为国民均当受之,不能少于此也。非三年之外不准再入学校,禁其深造也。”他实际提出了义务教育。他指出,他日国力稍长,自可延长。此后不久,四月,清廷学部奏请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添设初小4年和3年的简易科。此举实际采纳了陆费逵的建议。
  陆费逵1909年在《教育杂志》上发表的《缩短在学年限》、《减少授课时间》、《小学堂章程改正私议》有关教育的几个建议,到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完全被教育总长蔡元培所接受。教育部在民元元月十九日发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就是按照上述四篇文章和他在1912年元月10日出版的《教育杂志》上的《敬告民国教育总长》和《民国普通学制议》为根据起草的。我国相当长时间一直使用了民元元月十九日发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基本框架。陆费逵关心教育和对国家的贡献不可不说很大。这些,特别对教育制度的贡献,是没有被现有的出版史发掘的。
  前面说到,他认为教育在当时极端重要,教育需要书籍帮助,书籍熏陶人的思想,所以出版和教科书要掌握在国人手里。正是这一理念,文明书局出版的《蒙学读本全书》被中日合资的商务印书馆挤落,陆费逵到文明书局后,力谋重振。他说道:“与俞[复]、丁[宝书]诸君编初小国文读本、修身、算术等,仅出三四册,颇觉一新耳目……然文明书局资本仅十万元,不能发展,书亦未出齐。”[3]353
  陆费逵后来因文明书局资金实力难以战胜商务印书馆而离开。最后在辛亥革命期间,他接受原来在文明书局时的同事和朋友陈寅的推动,抓住机遇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注释:
  [1] 郑逸梅.书报话旧.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37-38.
  [2] 陈寅.中华书局一年之回顾.中华教育界,1913(7).
  [3] 陆费逵.陆费逵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 陆费逵.书业商会二十周年纪念册序//俞晓尧,刘彦捷.陆费逵与中华书局.北京:中华书局,2002:440.
  (作者单位:商务印书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