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画报的兴盛及其原因

作者:能向群




  
  当然也有存在时间比较长的画报,但大多为综合性画报,如《良友》(19年)、《中华》(11年)、《时代》(8年),也有专门性画报,如《科学画报》(33年)、《儿童画报》(18年)、《中国摄影学会画报》(6年)、《妇人画报》(4年)、《少年画报》(4年)、《青年知识画报》(4年),以及社会性画报,如《图画时报》(17年)、《摄影画报》(12年)。
  可以看出,盲目跟风、质量低劣、一味迎合时尚的画报是难以长期存在的。而有着广泛读者(如综合性画报)或专门性读者(如科学画报、儿童画报)的画报才会更容易生存。
  
  二、上海画报兴盛的原因
  
  上海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都市发展的一个高峰,印刷技术的进步,摄影技术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都给画报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契机,从而使画报的发展走向一个高潮。
  1.印刷技术的进步
  从19世纪初起,西学东渐,先进的西方印刷技术也传入中国,石印、金属活字印刷、照相制版、三色版、珂罗版等先进方法逐渐取代了我们传统的雕版印刷方法。最先输入的是凸版印刷术,其次是平版印刷术,最迟者为凹版印刷术。凹版印刷术当时有“雕刻铜版”和“影写版”两种方式,而尤以影写版为佳。西洋印刷术成本低,效率高,样式繁,传入之后,大行其道。现代印刷技术使传统木刻版画逐渐被图片印刷代替。1902年,铜锌版印刷技术传入中国,开始出现上海印制的彩色石印图片,此后彩色图片不再送往欧洲印制。1868年,德国摄影师阿尔贝特在慕尼黑发明了“珂罗版”印刷技术,复制精确,效果逼真。1875年,“珂罗版”印刷技术传入中国。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印刷业已经相当繁盛。
  印刷行业的发展,印刷技术的进步,促使中国书刊的装帧艺术出现了新的面貌,使文字、图片的印制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画报正是在印刷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出现并繁荣起来的。
  2.摄影技术的发展
  摄影术于1839年发明,在19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摄影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视为奇技淫巧,受到画界大多数人的抵制。民国成立后,艺术界、教育界的一些名家、学者逐渐改变了对摄影的看法。张大千在《静山集锦张序》中公开承认摄影即绘画,绘画即摄影,因为两者都是为了表现“胸中之丘壑”,“道虽殊而理同”。蔡元培为摄影艺术“正名”:“摄影术本为科学上致用的工具,而取景传神,参与美术家意匠者,乃与图画相等。欧洲此风渐盛,我国亦有可记者。”[7] 刘半农不仅本人亲自尝试摄影,还在著名的《半农谈影》一书中批驳了好友钱玄同“凡爱好摄影者必是低能儿”这种在当时学术界很有代表性的论调,反驳了“照相总比不上图画”的观点。由于名家的大力提倡,加上摄影器械、摄影工艺自身的不断进步,摄影术逐步取得了社会各个层面的认同。
  五四时期,报纸上的新闻照片较多,人们对新闻照片的兴趣和认识都提高了,摄影开始成为报纸工作的一部分,并开始作为一门知识成为新闻教育的一项内容。到20年代中期,铜版印刷和小型相机都逐渐推广,摄影作品逐渐具备了最真实、最迅速、最通俗的形象传递工具的品格,被报刊广泛采用。到30年代,上海的摄影社团、刊物、画报、书籍纷纷涌现,其数量之多为全国之冠,郎静山等人的个人影展作品曾送往国际沙龙展出。
  
  正是摄影术的引入和发展,使画报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得到极大拓展,奠定了画报繁荣发展的基础。
  3.图像的力量
  与文字相比,图像在诸多方面都具有更容易满足人们需求的优势,它更方便、快捷、生动、直观,还具有直接的审美作用,这都是印刷文字难以具备的。1920 年6 月,报界前辈戈公振先生在《上海时报·图画周刊》发刊词中指出:“世界愈进步,事愈繁颐,有非言语所能形容者,必藉图画以明之。”“图画为新闻之最真实者,不待思考研究,能直接印入脑筋,而引起爱美之感。”良友公司在出版大型画册《中国大观》时曾提出:“……宣扬之道,文字之功固大,图画之效尤伟。盖文字艰深,难以索解;图画显明,易于认识故也。” 从当时出版人的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深谙图像在传播中的优势。
  另一方面,新闻照片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现场感,能够形象生动地揭发事件的真相。如“五卅惨案”发生后,《上海画报》的创办人毕倚虹“罗致了许多使人惊心触目的照片”,“居然轰动一时”。[8]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战画报蓬勃一时,出现十多种,正是因为图像在宣传报道上具有真实可信、震撼人心的力量,抗战画报通过登载图片新闻,既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野蛮暴行进行了报道和揭露,也宣传了我抗日将士英勇作战的事迹,极大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战斗勇气。
  4.上海电影的繁荣
  从晚清到民国,电影放映在上海已然成形,电影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髦而有趣的消费方式。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上海电影进入一个繁荣阶段。上海报纸广告版面的变化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20年代起,上海报纸娱乐广告版逐渐从以往以戏剧和游艺广告为主,改变为以电影广告为新宠。电影造就了人们视觉的“贪婪”,电影工业的繁荣带来了“图像”的繁荣,“图像”开始成为一种消费内容。
  电影的发达,刺激了社会对“图像”的需求,电影与出版互动联合,催发了大批电影画报的诞生,1921—1949年,先后出版过的电影杂志共计206份。[9]同时,电影剧照和电影明星也成了其他类型画报必不可少的内容,甚至是有的画报的主要内容。
  5.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兴起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文化发展的三个主要特点是:商业化、多元化、大众化。受商业环境熏陶的上海人,对于含蓄高雅的传统文化形式的兴趣逐渐减低,而喜欢闲暇生活的娱乐文化。鲁迅《申报·自由谈·零食》里说,“上海的居民原就有吃零食”的习惯。娱乐性画报无疑有着“消闲的零食”的性质。
  但上海这一时期的画报,又不完全属于通俗文化之列。上海在30年代,兴起“大众文化”运动,“左联”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讨论与实践,邹韬奋提出了“促进大众文化”的口号。这一时期,整个上海文化界掀起了大众化的浪潮,提倡利用一切文艺手段教育人民、启发民智,做现代国民。而《良友》、《大众》等画报正顺应了这种潮流。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