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画报的兴盛及其原因

作者:能向群




  
  1884年在上海创办的《点石斋画报》风行世上之后,“画报”在中国便成了出版物中的重要一员。彭永祥在《中国近代画报简介1877—1919》中,通过对二十多个图书馆的调查,统计出我国从1877年到1949年间,共出版画报约八百种[1]。当时最主要的出版重地上海,既是中国画报的发源地,又是出版画报最多的地区。据统计,辛亥革命以前,全国共出版画报约七八十种,其中上海出版的约占一半,达三十多种。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种类型的画报在上海出版界竞相登场。1926年,中国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画报——《良友》在上海创刊(比美国同类型的《生活》杂志早了十年),使中国画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大型综合画报时期,画报出版也由此进入了黄金时代。
  
  一、二三十年代上海画报的状况
  
  民国以后,用铜版印刷、以摄影图片为重要内容的摄影画报已成为新闻领域的一个重要阵地。到1925年,“铜版画报风起云涌,而臻于铜版时代之全盛时期。上海方面尤盛,最著者有《上海画报》、《摄影画报》等,迄今仍在刊行,其余忽起倏灭之铜版画报,合计之则可多至百数十种焉”[2]367。 郑逸梅曾写过《上海的画报潮》,来说明当时画报创办之热。
  但对继《世界》(1907年创办)、《真相画报》(1912年创办)之后这一时期的画报,阿英的评价是“可称的极少”。萨空了也指出,很多画报为求读者欢迎,“照片则倾于高材生及裸体,文字则出于揭人隐私与性之描写,竟至迫画报成为纯肉感之刊物,其销行愈广者,趣味愈卑下,言之殊堪痛心。”[2]369格调较高的画报,又因为组织规模小,新闻照片无来源,而不得不倾向于艺术介绍及消闲的“无聊”文字,也因无人爱读而多夭折。
  直到《良友》出现,中国画报的面目才焕然一新,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呈现出新的面貌。
  1.《良友》的开创性
  1926年2月,上海一家印刷所让几个学徒拿着自己刚印出的画报,在附近一家电影院门口叫卖,过路人翻开看看,内容多样,耳目一新,纷纷购买。初版3 000册,两三天内就销光了,再版之后共销了7 000册,这在当时已是个不小的数字。从此,这本画报就闯开了中国综合画报的大道,风行全国,并销往世界各地。这就是我国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九开大型综合性画报——《良友》。《良友》由伍联德于1926年在上海创办,1945年10月停办,历时近二十年,每期最高销量四万余册。据1932年12月“上海邮政局挂号杂志销数记录”统计,《良友》销量仅次于《生活》周刊, 位居沪上杂志销量第二位。《良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佳绩,与其在各方面的开创性息息相关。
  
  首先,《良友》画报以其大开本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人拿到手里就能有莫名的“激动”,加上对图片的用心选择、精良的印刷质量和对装帧设计的重视,使得《良友》画报极具观感。开本大,就意味着能刊载更大更多的图片,加上极好的图片内容和印制质量,视觉冲击力就极强,以致读者称其为“眼睛的冰淇淋”。
  其次,《良友》在内容上,集新闻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身。如阿英指出:“强调着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建设,以及国际的重要动态,旁及于一般的社会生活,艺术文化。这是中国画报内容的一种高度的进展。”《良友》主编马国亮先生指出:“《良友》畅销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它对时事的重视, 每月发生的重大新闻, 几乎都可以从画报中找到如实报道的照片。”[3]此外,《良友》十分注意引导和制造读者的文化娱乐趋向,娱乐休闲内容在画报上一直比重最大,并对读者的文化娱乐生活有相当的影响。科学文化知识也是重要内容,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是读者购阅画报的重要旨趣之一。
  正是这些创新之处使《良友》成为一份新型画报,在各个方面满足读者的阅读旨趣,因而深受读者喜欢。《良友》成功后,上海模仿《良友》形式的大册画报盛行一时。正如萨空了指出,当时杂志为了吸引读者,大多只在趣味性、消遣性上下工夫,挖掘隐私、传奇,格调低下。正是有了《良友》的示范作用,许多杂志、画报才纷纷转向,中国画报才渐有新倾向。《良友》在画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标志性地位,它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开创性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画报的总体特征奠定了基调,无怪乎当时《申报》的主笔黄天鹏评价它是“为画报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萨空了称它“开创了中国画报的新趋向”。
  2.画报种类繁多
  阿英指出:“综合性的画报之外,更产生了不少的专门性的画报,日刊期刊,不一而足,真是蓬蓬勃勃,气象万千,其目既繁,亦难缕述。”[4]20世纪30 年代,上海杂志之多盛极一时。 据统计,1937 年上海出版杂志达320种, 其中仅画报便多达27种。[5]
  当时的画报大致可分为8类。大型综合性画报,如《良友》、《大众》、《时代》、《文华》、《中华》等;社会新闻性画报,如《图画时报》、《摄影画报》、《上海画报》、《中国画报》等;娱乐性画报,如《大上海》、《大都会》、《小世界》等;电影画报,如《青青电影》、《电通画报》、《联华画报》等;专业知识性画报,如《中国摄影学会画报》、《印刷画报》、《航空画报》等;特定读者画报,如《妇人画报》、《儿童画报》、《好男儿画报》等;文艺类画报,如《文艺画报》、《群众小说画报》等;战事画报,如《抵抗画报》、《抗日画报》、《战时画报》等等。
  可以看出,画报种类繁多,其中,综合性画报、社会性画报、娱乐性画报、电影画报、女性画报最受欢迎。我们可以看到,画报这一出版形式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可严肃也可娱乐,既可专业也可通俗,甚至成为战斗的武器(如《战时画报》),适用范围非常广泛。这也表明,在那个时代,人们对图像的认识和利用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图像传播也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3.画报的“长寿”与“短命”
  1933年,上海共出版了至少215种杂志,而且出现了专营杂志的公司——上海杂志公司,上海因此被称为“杂志的麦加”, 这一年也因此被称为“杂志年”。到了1934年,因杂志增长趋势更为明显,大多数人又把该年份称为“杂志年”。一直到1936年,杂志增长的趋势开始呈强弩之末的态势,显得疲软了。[6]画报在二三十年代的发展,也基本出现同样的状态。
  20世纪30年代之后,特别是1933—1935年,画报创办出现了高潮。娱乐性画报、电影画报、女性画报等大都是在30年代之后出现的,这与“杂志年”的情况是吻合的。1936年,画报创办数量锐减,虽然1937年的日本侵华战事又引发战事画报的创办高潮,但这些画报都是适应当时战事报道需要,而非长期刊行刊物。从1933年到1937年,无疑是画报的黄金时代。不仅是因为大量画报的创办、种类的增多,更主要是画报的出版已到了一个成熟期,与时代紧密结合,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印装质量,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与“杂志年”相对应的,就是“短命年”。杂志、画报的创办虽然出现热潮,但真正能维持下去的却极少,以致出现1936年的“短命年”。画报刊行不超过一年的,占了一半以上;存在5年以上的,只占1/5。
  娱乐性画报,包括电影画报,存活的时间都比较短。很多娱乐性画报常常在各方面都乏善可陈,不只内容单调,印刷也粗糙,图片欠清晰精美,版面设计也缺乏系统和美感。这样的画报自然难以持久,很快就被淘汰。有些画报上马太匆忙,以致自己也要出来说致歉的话,比如,《大都会画报》1935年11月第2期的《编者谈屑》中说:“创刊号匆匆地出版之后,本报同人自觉内容欠缺,深以为憾!谨此致歉。”如此办报,自然难以持久。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