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记住周雁

作者:喻 纬




  文科编辑室的老编辑谢美光离休后,周雁也早已调离文科编辑室,但他两次生病,都得到周雁的悉心照料。一次是患带状疱疹到医院看病,刚好被周雁碰上,周雁为他挂号、划价、交费、取药,楼上楼下不停地跑。还有一次是因切除前列腺住院,手术后的一天,周雁夫妇将亲手烹饪的热乎乎香喷喷的鱼送进病房。谢美光出院后,周雁又送上一只活鳖给他补补身子。谢美光至今还将鳖壳放在厨房的窗户台上,作为纪念。谢美光在回忆文章中说,周雁不是那种“人一走,茶就凉”的无情者,她是个有情有义的人。2003年10月底,大象出版社召开建社20周年庆祝会,周雁从杭州赶来参加,送给每一位离退休女同事一条杭州名产丝绸围巾。老同志们都很感叹,周雁走了那么远,还是那副热心肠。
  对周雁的英年早逝最为痛惜不已的,是大象出版社现在的名誉社长,原社长、《寻根》主编周常林:
  周雁短暂的一生是和图书、出版紧紧相连的,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在常人难以忍受的化疗、放疗的痛苦的煎熬中,她在与一位作家的通话中,谈的话题仍然是图书与出版……
  
  五
  
  如果说作者和同事的回忆复活了工作中的周雁的话,那么,亲友的回忆则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家庭中活脱脱的周雁,也让我们更全面更完整地看到了周雁的一生。
  比她小10岁的弟弟周军,用这样一段话刻画姐姐周雁:
  她如同一台精密的仪器,周详、准确地安排着所有事务,照料着家里的一切。姐姐是个细腻的人,她能够用心去觉察每个人任何心理微小的变化;姐姐是个耐心的人,她能够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尽量帮助别人摆脱困扰;姐姐是个温柔的人,她始终善待生活所给予的所有;姐姐是个好强的人,她在工作和生活中从不甘于人后……
  父亲周鸿俊在与女儿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多次发现周雁在深夜里看稿子,以至通宵达旦,并且劝她也不听。推己及人,作为忠厚长者的周鸿俊在追思爱女的文末写了这样两段话:
  敬业重道是一种美德。但是不顾身体健康肯定是不可能坚持久远。有人告诉我说,周雁患胃癌是长期积劳的结果,可以说她是为工作累死的,我相信这个说法。
  我敬重自己的女儿,也埋怨自己的女儿。在此诚恳奉劝我的朋友和周雁的朋友接受她的惨痛教训,千万不要“透支”健康!
  
  六
  
  周雁走了,我们再也见不着她了。但是,周雁留下了她参与编辑的几十期《寻根》,留下了她担任责任编辑的一千多万字的图书。这是一份珍贵的文化财产、精神财产,融进了周雁的心血,值得我们去理解,去深思。
  周雁走了,她的作者、同事和亲友都没有忘记她,他们会永远记住她。我想,每一个读过《忆周雁》的人,也应当永远记住她。道理很简单:周雁是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关迎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