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记住周雁

作者:喻 纬




  一
  
  周雁,1963年1月24日生于河南开封,2004年10月4日病逝于河南郑州。她死于胃病中最凶险的不治之症——“印戒细胞癌”。虽经尽力的诊治与抢救,但从2003年11月发现罹患癌症到辞世,她活了还不到一年。
  她只活了短暂的42岁,却在出版界工作了整整20年。在她逝世一周年之际,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图文纪念集——《忆周雁》。这本书留下了周雁的音容笑貌和崇高精神。
  1984年,周雁从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河南人民出版社工作。1985年1月到2003年3月,在河南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豫教社,后更名为大象出版社)工作。其中,从1993年开始,参与《寻根》杂志的筹备与创刊工作,1994年7月,出任《寻根》杂志编辑部主任,直至2001年底。2003年,调到杭州出版社。
  
  二
  
  周雁出身于教师家庭,父亲周鸿俊是大学教师,母亲房金枝是中学教师。1974年,周鸿俊在兰考县参与长篇小说《焦裕禄传歌》的创作。一天,他在开封家中谈起,5月12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10周年忌辰,届时将在兰考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12岁的周雁听到之后便记在心中。她扎了一个系满她精心制作的几十朵花的花圈,并在花圈两旁系上白色缎带,上款写着“焦裕禄伯伯千古”,下款写着“永远崇敬您的周雁”。到了5月12日那天,小周雁独自一人从开封乘火车来到兰考,找到了周鸿俊。小周雁的到来令周鸿俊与创作组的同志们惊讶感动。兰考县委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特地带着小周雁去见了焦裕禄的夫人和女儿,一起到焦裕禄墓地上献上了那只小花圈,并合影留念。照片中的小周雁稚气未脱,但是从她的眼神可以看出,她是懂得“永远崇敬您”这几个字的分量的。
  
  三
  
  1993年,《寻根》初创,当时只有何宝民和周雁二人。何宝民是周雁的严师和挚友,他对周雁的回忆与评价是:
  周雁有一副好心肠,关心人,体贴人,乐于助人。
  善良是人的最好品性。周雁是善良的。
  周雁热情、爽朗,她以自己的真情、诚挚,赢得作者的信任,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种人脉正是《寻根》组建作者网络、扩大刊物影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而周雁却做得很好。周雁去世后众多作者的悼念痛惜,足可以说明周雁的人缘。
  周雁志存高远,又特别敬业,总是把事情做到最好。十年来,一本《寻根》杂志就已经是不轻的担子,她还责编了一千多万字的书籍。几乎每一个日子都是在忙碌中度过。长期的超负荷的拼命劳作,在时间和精力的大量透支中,也透支了生命。
  周雁担任责任编辑的图书有:《汉代家庭与家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伟大的人格》、《甲骨文书法艺术》、《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思潮论争》 (五卷本)、《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十卷本)和《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等。
  《忆周雁》的第一辑,收入了23位专家学者的回忆文章。他们是清一色的教授、研究员,也是清一色的《寻根》作者,他们中的一些人,进而成为周雁担任责任编辑的图书的作者。23位专家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以论文、专著的形式发表研究成果的,对于文章、图书的选题策划与取材写作都是行家里手。他们也都是有相当地位的人。但是,面对周雁,他们表达出来的深情是从欣赏到钦佩,从学识到人品的钦佩。诸多专家在撰写回忆周雁的文章时,是沉浸在心灵的震撼与净化之中的。
  令我十分惊异的是,有的专家竟能将与周雁的交往记得那么牢固与清晰。考古学家李伯谦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四位首席科学家之一。1996年5月,工程刚刚启动,用李伯谦的话说,“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可《寻根》已经闻风而动,派周雁前去采访了。李伯谦最初是不以为然的,因为专家通常只是乐于用扎扎实实的成果来向社会汇报,对于媒体的宣传,非但没有兴趣,甚至还存有几分戒心。一个多月之后,李伯谦还未动笔,可周雁的催稿电话又来了。这次是周雁来帮李伯谦理思路出题目了:“您是搞考古的,您扣着考古学和断代工程的关系写不是手到擒来吗?”李伯谦一想也是,过去研究夏商周年代学的,都是历史学家、天文学家,没有听说过有考古学家。李伯谦“扣着考古学和断代工程的关系写”,一个星期就写出了初稿。这是李伯谦与周雁的第一次交往,周雁给他的印象是:“热情、泼辣、爽快、干练,看问题一针见血”。第二次交往,是周雁为《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一书催稿,长谈加深了李伯谦对周雁的印象:“实在、真诚、好学、上进和善解人意”。李伯谦在《和周雁的两次交往》一文中,大段大段地记录了周雁的话。如果说能否与专家学者平等对话是编辑组稿能否成功的关键,那么,周雁创造的一个个范例是足够经典的。
  面对专家,周雁侃侃而谈,谈到兴浓处,专家被感染被打动了,甚至激动了起来,周雁的组稿工作也就如愿如期地完成了。对此,冯其庸感触颇深:“最后谈得你也会兴致勃勃地觉得应该为《寻根》写稿子。而且我觉得这并不是周雁的组稿‘手段’,而是真正的学术兴趣和学术共识。有时她也会顺便说:请你写稿,但既无题目,也无时间,使你并不感到压力。久而久之,我自己觉得老不给她写稿子内心有愧!”那几年,冯其庸正忙于写重校评批《红楼梦》的书稿,但他果真心甘情愿地放下书稿,写了一篇关于汉画的文章交给周雁。连冯其庸这样的知名学者也觉得周雁与他有着共同的真正的学术兴趣和学术共识,这谈何容易啊!
  在《忆周雁》中,专家们对周雁的评价往往“三句话不离本行”,但是,更准确地说,他们赞赏的是从周雁身上焕发出来的、用满腔热情熔于一炉的德识才学。
  李辉说:“她开朗、热情,非常尊重作者对选题的观点和自主权。”
  郑慧生说:“她是个细致、一丝不苟,但并不拘泥成规的编者。”
  郑晓江说:“我感到她举手投足、浑身上下皆洋溢着一种执著的敬业精神……”
  朱学勤说:“她给我的印象是热爱事业,有思想亦有文才,是出版界难得的人才。”
  江晓原说:“我感到,这是一个爱书之人。”
  束有春说:“她以她的学者般的真诚、谦逊来打动人,感染人。……在她的身上,我们找不到辛苦、忧愁的身影,看到的总是乐观、开朗、热情、向上,看到的总是她对别人火一样的热情和一颗金子般的心。”
  叶舒宪说:“她为人的热情、坦诚、聪慧、亲切、干练、谦逊和超人的亲和力,是有口皆碑的。”
  朱易安说:“由于她本人的禀赋、才能、机遇和努力,她不仅继承了老一辈编辑的那种敬业精神和学术判断的敏锐,同时又具有现代出版人的开拓性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周雁所取得的成就和她的工作方法实际上代表了新一代出版人的追求。从她身上可以看到新时期出版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兴盛。”
  葛剑雄说,他曾与周雁谈过,《寻根》“杂志要着重寻文化之根,民族之根,国家之根,在此基础上寻家族之根。她非常认真地记录下来,而且《寻根》在这方面一直把握得恰如其分”。
  
  四
  
  专家们回忆周雁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连串词汇,在大象出版社同事们的回忆中几乎都高频率地再现了。
  社长李亚娜说:“见人不笑不说话的她,待人坦诚,心地善良,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善于开辟工作的新局面。”
  总编辑耿相新说:“……我再次惊悼书在她的生命里是如此重要。在她眼里,书是一项事业,书是一种追求,书是一份情感……”
   编辑孟建华说:“她是一个不多见的活出了品格的人:认真并不拘泥,直爽又讲分寸,心细至微且生动大气,体贴仁爱而又一往无前……”
  

[2]